當鄉村的夜裹著玉米的清香沉下來,村民張大姐家的院壩里,卻亮著搶修師傅蹲在地上的身影。
2025年深秋的傍晚,突然狂風暴雨,張大姐家的網線被吹斷——孩子網課卡成了“馬賽克”。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她撥通了安裝師傅的電話。沒想到半小時不到,身著工裝的恩施聯通智家工程師就扛著工具包出現在院門口。
沒有明亮的工作室,只有堆著金黃玉米的院壩當“操作臺”;師傅蹲在院子里,借著手機燈光理線、測信號。工具包里的設備攤了一地,和旁邊的玉米袋、塑料凳湊成了最接地氣的“搶修現場”。張大姐搬來凳子讓師傅歇會兒,他只擺擺手:“先把網通上,您這兒等著用呢。”
接線、調試、重啟……二十分鐘后,路由器的指示燈重新亮起,孩子的網課畫面恢復流暢。張大姐笑著拍下這一幕:“原以為夜里沒人管,沒想到師傅來得比白天還快!”
不是所有搶修都在明亮的機房里,更多時候,他們的“戰場”是農家院壩、田間角落。當信號穿越夜色連起屏幕兩端,蹲在玉米堆旁的身影,就是這個秋夜里最暖的“網絡微光”——您的需求,不分晝夜;我們的守護,隨時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