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訊 2025年11月15日下午,人工智能+大會具身智能專場論壇在靜宜廳隆重召開,活動由中關村發展集團指導,匯聚了工信部、地方政府代表及銀河通用、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智平方、靈初智能、靈心巧手、傅利葉集團等領軍企業,通過6場深度技術分享與1場圓桌論壇,全景呈現了具身智能從“實驗室突破”到“產業實踐”的關鍵進展,探討了“人工智能+機器人”深度融合路徑,為AI賦能千行百業注入新動能。

活動伊始,中關村發展集團副總經理張金輝發表開場致辭。他指出,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人工智能正從“感知智能”邁向“行動智能”,而具身智能作為連接AI與物理世界的橋梁,是實現“智賦千行,鏈通百業”的核心。中關村作為中國創新旗幟,已累計服務科技企業18萬家次,培育103家獨角獸和162家上市公司,其中人工智能領域企業超1400家,投資金額超120億元。
張金輝強調,具身智能的生命力不僅在于實驗室參數突破,更在于扎根行業、重塑流程、創造增量——既能改造傳統產業智能化,也能催生無人化、協同化新生態。未來,中關村發展集團將依托全站式科技服務體系,推動場景驅動、數據融通、生態共建的賦能體系,加速底層技術攻關與行業應用示范,讓具身智能真正成為千行百業的新質生產力引擎。
技術突破:從“數據-模型-硬件”全棧創新到“具身大腦”進化
專場聚焦具身智能的核心技術鏈條,多家企業分享了從底層研發到場景驗證的前沿實踐。
銀河通用以“全球少數全棧技術力企業”身份,揭秘了從具身大模型到人形機器人生產力的進階路徑。首席戰略官趙于莉介紹,團隊通過合成仿真數據+真實場景數據融合,攻克了抓取、導航等大模型關鍵技術——抓取大模型基于合成數據實現七大金標(跨光照、背景、語義等泛化能力),硬件層面則按工業級標準打造,年底將推出32公斤重載版。其機器人已在制造業、物流、康養等領域落地,更以“干活比賽冠軍”“總理現場下單”等案例驗證了產業化潛力。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則展示了從“會跑”到“好用”的跨越。副總經理李春枝介紹,中心研發的天工人形機器人已實現全尺寸、高算力與開放接口,其“具身大腦WoW”是全球首個通過工信部VLA模型認證的系統,能自主規劃任務、模擬行為軌跡并精準執行。從馬拉松無遙控奪冠到與李寧、國家電網等合作(如高壓變電站物料搬運、化學藥劑檢測),天工正從“樣機”走向“產線”,更開源了五大場景數據集,推動行業共建生態。
智平方提出“具身大模型=通用智能終端”的愿景。副總裁張鵬認為,通用智能機器人將是繼PC、手機后的第四代終端,而核心是端到端VLA(視覺-語言-動作)范式。團隊通過自研模型解決數據泛化(如視頻關鍵幀提取)、增量學習(避免技能遺忘)等難題,并在工業(汽車/半導體)、公共服務(餐飲/機場)等場景落地,強調“真實場景數據閉環”是規模化落地的關鍵。
靈初智能專注“長程靈巧操作”,創始人王啟斌展示的機器人能自主打麻將、完成分鐘級多技能組合任務。其秘訣在于統一模態對齊的模型架構與低成本真實數據采集(如數據手套收集觸覺模態),并鎖定泛物流等高價值場景,推動從“單點技能”到“長程任務”的產業化突破。
靈心巧手則以“高自由度靈巧手”破解操作難題。副總裁左家平介紹,其科研版Linker Hand自由度達42個,每根手指獨立9自由度控制,負載5公斤,價格低至6000元。團隊不僅自研微型電機、傳感器與算法,更通過“數據農場”與云端模型,推動靈巧手成為機器人“通用操作入口”,目標構建全球最大靈巧操作技能庫。
傅利葉集團帶來“有溫度的具身智能”。副總裁周斌透露,從康復機器人到人形機器人,企業堅持“醫療康養-社區-家庭”漸進路線。最新GR3搭載觸覺交互與自然步態,已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輔助康復訓練,未來將通過交互安全標準與生態開放,推動人形機器人真正“走進家庭”。
圓桌對話:資本、整機、平臺共探產業未來
在圓桌論壇環節,藍馳創投合伙人曹巍、傅利葉副總裁周斌、智能無人裝備產業創新中心總經理范晶晶、國茂股份副總盛嘉康、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有限公司首席生態官張凡等,從資本、整機、平臺、產業鏈等維度展開交鋒。
曹巍指出,具身智能是“超長周期超大賽道”,藍馳憑借十年周期耐心,更看重團隊的使命感與技術迭代能力。
周斌強調“真實需求、技術靠譜、ROI可行”是商業化三要素,具身智能需從過渡場景(如康復、工業)逐步邁向家庭終局;范晶晶則通過“場景牽引”模式(如溧陽新能源供水聯運、榆林綠色礦山),孵化20家電動裝備公司,驗證了場景驅動創新的可行性。
盛嘉康認為,減速機等核心部件需與本體廠商協同,避免“上游空轉”;張凡提出生態建設三大層次——宏觀、產業、微觀,呼吁產業鏈共建共享。
嘉賓一致認為,具身智能正處于“技術解鎖早期”,需耐心培育;消費級機器人需等待算力基礎設施成熟;而中國憑借場景豐富度與政策支持,有望在全球競爭中占據先機。
結語:攜手邁向AI賦能千行百業的新時代
“具身智能不僅是技術的躍遷,更是生產關系的重構。從‘人形機器人即服務’的生產力新范式,到靈巧操作、靈巧手等核心部件突破,再到康復、物流、家庭等場景的漸進落地,中國具身智能正以‘技術-產品-場景-生態’的立體化路徑,書寫‘AI下一個十年’的精彩篇章。”
2025全球人工智能+大會具身智能專場,不僅是一場技術的盛宴,更是一次產業的誓師——在政策引導、資本助力與企業創新的合力下,具身智能必將加速“鏈通百業”,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