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再啟數智之約。11月6日至 9日,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如約而至。在“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10周年的節點上,騰訊AI全景圖亮相“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并在多個論壇上發出“騰訊聲音”。
在11月7日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杰出貢獻獎”頒獎典禮上,騰訊公司榮獲“社會貢獻類”杰出貢獻獎。頒獎詞表示,騰訊秉持“用戶為本,科技向善”,用科技的力量推動公益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圍繞“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做出多維貢獻。這是騰訊繼去年榮獲“創新突破類”杰出貢獻獎后,再度榮獲杰出貢獻獎。

元寶無處不在,守護無微不至,騰訊AI全景圖集中亮相
輸入一張照片,屏幕上快速生成烏鎮白蓮塔的3D模型。在騰訊展臺,混元3D世界模型吸引眾多參觀者體驗。
今年“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以“AI共生、智啟未來”為主題,“含AI量”大幅提升。騰訊展臺也以AI為主角,以“讓‘好用的AI’成為普惠生產力”為主題 ,集中展示豐富的AI多模態產品矩陣、廣闊的AI生態應用,以及推動AI行業安全治理的產品實踐。

作為騰訊自研的通用大模型,混元大模型已全面深度接入騰訊內部各大產品,并陸續開放圖像、視頻、3D等完整多模態生成能力和工具集插件。混元文生圖3.0模型在全球用戶盲測中登頂權威榜單第一名,開源的混元文生3D模型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模型之一。
當前,AI正逐漸覆蓋生活的每個角落,化身職場小秘書、出行助理、健康管家、營銷伙伴、知識管理員等不同的“數字分身”,讓人們擁有觸手可及的“AI伙伴”。
在現場,參觀者們與元寶聊天,并進行視頻通話。據介紹,元寶正全面打通騰訊全線產品,實現“元寶無處不在”。如今,用戶在幾乎任何場景都能直接召喚元寶:在微信中添加“元寶”為好友,讓元寶幫助搜索、解答問題;在公眾號或視頻號評論區@元寶,能即時得到回復;在使用騰訊會議時,能讓元寶生成會議紀要,甚至把整場會議托管給元寶;看騰訊新聞、用QQ瀏覽器時,也能一鍵問元寶。
“好用的AI”同樣成為點燃產業效率變革的引擎。在具身智能領域,由Robotics X實驗室打造的具身智能 Tairos開放平臺,為機器人開發者提供了包括規劃、多模態感知、感知行動聯合等大模型,并支持在云端快捷進行仿真環境驗證。

安全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基石。為了應對行業大模型安全風險,騰訊云安全推出了大模型安全防火墻,高效檢測并攔截算力濫用、提示詞攻擊、不當內容、數據泄露等各類安全風險。同時,騰訊全面升級平臺AI標識體系,用戶使用騰訊元寶、IMA生成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內容,都將添加“AI 生成”“AI 合成”等清晰標識,幫助用戶辨別信息來源。
在未成年人保護領域,騰訊以技術與溫度的深度融合,構建“疑似未成年畫像” “疑似租號黑產畫像”等大模型。騰訊成長守護將AI應用到科技教育、運動激發、音樂培養等多個領域,為青少年筑起網絡安全與成長的雙重屏障。此外,在政府指導下,騰訊聯動高校,打造符合青少年教育特性的騰訊青少年AI大模型,增強青少年與AI的互動體驗和趣味性,目前已在企鵝教師助手電腦端、企鵝讀伴小程序應用了這款大模型。
在家庭服務方面,家長可一鍵開啟微信、QQ、騰訊視頻的未成年人模式,讓孩子使用更安全、家長更放心。此外,騰訊客服未保營地創新采用“大模型+志愿者+教育專家”三級遞進服務模式,推出首個AI家庭教育咨詢助手,“懂教育、會共情”,既能精準識別并回應家長情緒,又能依托沉淀的實踐經驗,為家庭提供定制化教育方案。目前家庭教育咨詢助手已服務超過60萬家長用戶。
“責任是創新的基石。美好的網絡家園需要大家一起悉心維護、共同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共筑文化安全防線。”騰訊公司總編輯、公共政策副總裁朱殿君說。
多場分論壇相繼召開,“騰訊智慧”閃耀烏鎮
在烏鎮峰會的多個分論壇上,騰訊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論壇主題、結合公司實踐做主旨演講,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貢獻“騰訊智慧”。
互聯網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也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中堅力量。在互聯網企業家論壇上,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以《創新與向善:讓科技的力量始終服務于人》做主旨演講。郭凱天表示,在新一輪科技周期中,民營企業的時代使命,就是做好價值的創造者和社會的助力者,用實實在在的技術和產品,回應時代的命題。
近年來,騰訊堅持價值創造,推動AI從技術轉向價值。在消費端,騰訊助力AI成為人人可用的好幫手;在產業端,通過開放技術能力,助力實體經濟。此外,騰訊堅持“智能向善”,構建人與AI 的信任基石。“我們希望看到的智能未來,是一個更加普惠、更有溫度、也更負責任的未來。騰訊愿與所有同行者一起,創新探索,向善而行,讓科技的力量更好地服務于人。”郭凱天說。
論壇還發布“2025年度中國互聯網企業創新發展十大典型案例”, “騰訊攜手南航基于游戲科技推動飛行模擬技術代際升級”項目入選。由騰訊和南航共同打造的國內首個全自研“全動飛行模擬機視景系統”,運用游戲AI以及PCG程序化內容生成技術,3天即可高精度復原一座“數字機場”,為民航飛行員創造更擬真的飛行訓練場景。
良法善治是護航人工智能行穩致遠的重要保障。在網絡法治論壇上,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總結出法治給予中國互聯網三個至關重要的饋贈:空間、信任與未來。郭凱天表示,中國互聯網法治選取“維護底線、包容發展”的策略,既保障了社會的穩定健康,又留出了充分的產業發展空間;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成就,都得益于互聯網法治確立的最大價值——信任;中國互聯網法治摸索出發展與安全上最平衡的做法,以此為基礎,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將保持巨大的優勢,相信在未來將持續走在世界前列。“騰訊愿與各方共同努力,遵守并推動更加完善的治理共識,讓科技真正轉化為服務用戶、普惠社會的巨大福祉。”郭凱天說。
人工智能的創新突破,走向產業實踐的廣闊天地。在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治理論壇,騰訊公司副總裁陳勇表示,當AI革命進入下半場,繁榮的“次級創新”至關重要。騰訊不僅深耕AI技術,更立足自身的產品與場景優勢,努力成為“次級創新的孵化器”和“AI落地的轉換器”。未來,騰訊將堅定地把AI作為長期發展戰略,推動技術與各個領域的創新性結合,攜手打響“中國智能”的品牌。
當前“科技向善”已成為行業發展共識。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智庫合作計劃研討會上指出,AI技術快速發展,既可以降低表達門檻,也可能稀釋專業技能的價值。司曉建議世界互聯網大會智庫合作計劃參與各方,秉持“科技向善”理念,以“AI&Society”為主題,聚焦AI對人類社會未來和不同群體的影響,開展系列研討,共同探尋相關問題的答案。
科技向善在文化領域的一大體現是科技與文化同頻共振。在網絡空間文化交流與發展論壇上,騰訊公司總編輯、公共政策副總裁朱殿君以“數字中軸”、全球首個甲骨文智能體“殷契行止”、文化出海“新三樣”等為例,分享了騰訊以科技助力文化傳承發展、文明交流互鑒的實踐。未來,騰訊也將繼續在產品中融入更多的人文關懷,以技術傳遞溫暖,讓數字文明成果惠及大眾。
科技向善,不斷拓展公益助力社會治理的新路徑。在互聯網公益慈善論壇上,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副總裁、公益平臺部負責人趙國臣介紹,騰訊持續通過產品技術創新,降低公益參與門檻;推動公益行業數字化轉型,用技術鑄就信任基石;聯動多元主體參與,共建公益新生態。“騰訊愿與各方力量一道,以科技連接善意,共同拓展互聯網公益助力社會治理的創新路徑。”
在部分論壇的圓桌環節,騰訊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與行業人士、專家學者分享交流。
在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論壇的圓桌環節,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副總裁、數字文化實驗室負責人舒展圍繞“數字科技與文化遺產融合”進行分享。舒展表示,騰訊始終秉持一個原則:文化遺產數字化的出發點是“為全社會所用”,因此騰訊將大量高清數字資源、技術開放給了全社會,推動形成全社會協作。
在海峽兩岸暨港澳互聯網發展論壇上,騰訊公共事務副總裁、華東總部總經理李侃分享了騰訊與港澳高校、企業在智能發展、安全協同、標準共建與人才共育方面的合作。未來,騰訊將繼續深化“安全即服務”模式,通過技術普惠和生態協同,與港澳伙伴共建可信賴的數字未來。
在網絡法治論壇的圓桌環節,騰訊公司公共事務副總裁韓開創指出,人類正共同打造一艘駛向未來彼岸的“人工智能”巨輪,但無論是模型可解釋性、數據質量,還是隱私安全,都不是某個國家獨有的風浪,而是全人類需要共同面對的風險。大家可以通過相關國際組織共同建立一系列標準,發揮“燈塔”作用,指引巨輪更安全地航行。
從千年水鄉駛向數字未來,騰訊將堅持“用戶為本,科技向善”的使命愿景,持續推進開放合作、強化安全普惠,助力全球互聯網領域在創新與治理間找到平衡,讓AI浪潮朝著造福人類的方向奔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