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的商業版圖上,多了一杯酒。
2025年10月1日,蜜雪冰城正式宣布完成對鮮啤品牌”福鹿家”的收購,斥資約2.97億元獲得其53%股權。這家憑借4元檸檬水、6元冰淇淋橫掃茶飲市場的”平價巨頭”,正式將觸角從新茶飲延伸至新酒飲。
這絕非一次簡單的品類擴充。當蜜雪冰城將現打鮮啤的價格拉低至5.9元一杯時,它瞄準的不僅是年輕人的味蕾,更是一個正在被重新定義的新酒飲時代。

01 Z世代的酒杯,重新定義酒飲市場
傳統酒企正深陷調整期,曾依賴商務應酬、禮品消費的品牌,在今年扎堆布局年輕化、低度化市場,但始終反響平平,傳統酒桌文化的厚重感、白酒的辛辣、標準化工業啤酒的苦澀,都與年輕人格格不入。
Z世代早已悄然接過了市場的酒杯。一方面,對這代年輕人來說,酒不再是社交場上的工具,而是取悅自我的媒介。微醺帶來的獨特體驗才是他們最核心的追求。另一方面,年輕人普遍追求口感的利口化,他們更青睞低度適口、酸甜平衡、層次豐富的飲品,因而果味、茶香等跨界融合口味更能成為首選。飲酒也不再局限于正式的酒局或宴請,而是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

當年輕人接過酒杯,也定義了一個全新的市場:它以“低度悅己、風味多元、即時新鮮”為核心,徹底脫離了傳統酒類的場景束縛,無論是傳統酒企還是新興品牌,都要解決“好喝、不貴、新鮮”的消費新需求。
蜜雪冰城收購福鹿家,其實精準踩中了這些需求痛點。作為主打現打鮮啤的品牌,福鹿家的產品設計幾乎是為Z世代量身定制:比如“砂糖橘果啤”,就是用酸甜果汁來中和酒感;“龍井茶啤”則是融合茶韻與麥香;針對女性消費者的低醇奶啤酒精含量甚至不足1度,口感接近帶氣泡的乳酸菌飲料。

5.9元起的單杯定價,搭配“0-8℃鎖鮮”的現打模式,福鹿家既打破了精釀啤酒“高價小眾”的刻板印象,又用“新鮮看得見”的賣點滿足了年輕人對品質的追求。
精準的定位換來了福鹿家的爆發式增長,其在2021年才創立,到今年8月門店已突破1400家,覆蓋27個省份,從大學城的學生聚集地到社區的便民角落,再到美食街的煙火氣中,都能看到其門店的身影。

那么,為什么蜜雪冰城偏偏選擇鮮啤所在的新酒飲賽道?公開數據顯示,2020-2024年中國低度酒市場規模從200億元躍升到570億元,2025年將逼近800億元,是酒飲行業中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在整體酒飲市場增長放緩的背景下,這樣的增速堪稱矚目,也展現出年輕消費者對新酒飲的強烈需求。
福鹿家的快速崛起,與其說是品牌的成功,不如說是市場需求被精準響應的必然結果,而蜜雪的收購,正是看懂了這場變革背后的市場邏輯。
02 渠道與場景革命:蜜雪入局新酒飲的背后
在當下的消費環境中,渠道的便利性直接決定了消費頻率,而場景的寬度則決定了市場的真正容量,這也是當前白酒行業嚴峻背景下,新酒飲實現逆勢增長的核心邏輯。
傳統的酒飲消費,嚴重依賴商超、餐飲終端、煙酒店等固定渠道。這些渠道對應的消費場景也比較固化,主要集中在宴請、商務應酬和禮贈市場。在這種模式下,酒類消費與特定的社交場合深度捆綁,脫離了現在年輕人“隨時想喝、隨手能得”的日常節奏,也限制了市場的拓展。
當下的酒飲消費正經歷一場深刻的“去餐化”演變,酒水不再僅僅是餐桌上的配角,而是融入多元生活場景的個性表達。掌握消費主權的Z世代們不再將酒與“飯局”綁定,而是更愿意在獨處、追劇、短途出行等碎片化場景中飲用,對“即時性”“便捷性”的要求遠高于傳統酒飲。
在他們的酒水清單中,果立方是近兩年的高頻選擇。他們發現果立方很適合作為調酒的基酒使用,而且在便利店就能快速買到,于是將其納入各種喝酒調酒的場景,網上也出現各種果立方調酒攻略和視頻筆記。便利店、快消店也發現了這一現象,售賣搭配好的果立方調酒套裝,這讓果立方成為增長亮眼的新酒飲品牌。

顯然,相比果立方和其他傳統酒企,蜜雪冰城入局新酒飲擁有著獨特的天然優勢。
首先就是客群的高度契合,蜜雪冰城的核心用戶為18-25歲的年輕人,與新酒飲的主力消費群體幾乎重疊,喝奶茶的人和調酒的人都是這一批人,對于喝鮮啤他們當然也樂于接受,蜜雪冰城也不用擔心重新培育消費客群,還可以通過其“雪王”IP聯合營銷擴大受眾。
其次,在渠道上,以茶飲起家、擁有5.3萬家門店的蜜雪冰城,其擁有業界矚目的布局能力。據報道,蜜雪冰城計劃延續加盟擴張的模式、賦能集團的標準化運營管理體系為福鹿家快速鋪路。
更關鍵的是供應鏈支撐,蜜雪冰城覆蓋全國的供應鏈體系可供福鹿家直接復用,實現“酒廠直送、0-8℃鎖鮮”。這不僅降低了物流和采購成本,更解決了鮮啤短保難配送的行業痛點,讓規模化布局變得輕松可行。據內部人士透露,蜜雪冰城收購后福鹿家的原料采購成本預計下降15%-20%,物流效率提升約30%。

對于場景,蜜雪冰城的擴張布局,本質上是將其18-25歲核心客群的消費場景從“休閑茶飲”延伸至“日常微醺”,精準對接“居家獨酌”“燒烤佐餐”“朋友小聚”等場景需求,完美適配年輕人的生活節奏。
實際上,茶飲品牌“做酒”并不是一件新鮮事。在蜜雪“舉杯”之前,早在2019年,知名茶飲企業“奈雪的茶”就推出酒館品牌“blablabar”,探索酒屋門店模式。茶顏悅色也在去年4月宣布旗下子品牌“晝夜詩酒茶·藝文小酒館”首批門店正式開業,并計劃持續擴張。
可見,蜜雪砸2.97億入局鮮啤,不是突發奇想的“跨界冒險”,而是茶飲行業集體探索新增長曲線的必然選擇。當茶飲品牌坐擁年輕客群與場景優勢,當新酒飲的“去餐化”“即時化”需求越發明確,蜜雪的入局既是對自身優勢的復用,更是對新酒飲賽道價值的認可——據預測,2027年中國新酒飲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1200億元。這片藍海中,不僅有蜜雪冰城為代表的茶飲品牌,還有中式雞尾酒、果味啤酒等各式創新產品,它們共同構成了蓬勃發展的新酒飲賽道。

03雪王賣酒,熱潮之下仍存隱憂
蜜雪砸下2.97億控股福鹿家,無疑為新酒飲賽道帶來了一波新的熱度,但這場帶著“雪王基因”的跨界冒險并非坦途,其挑戰遠比想象中嚴峻。
其一,蜜雪冰城進軍的鮮啤賽道,早已巨頭環伺。青島啤酒以“鮮啤1903社區店”快速布局,頭部品牌優布勞早已突破2000家門店,其主打“鮮打閃送+新零售”模式,備受消費者追捧。還有其他泰山原漿、鮮啤30公里等本土精釀品牌,這些品牌在產品特色、渠道布局和用戶群體方面各有優勢,均已占據一定市場份額。

面對這些對手,蜜雪的價格優勢并非不可復制。有分析指出,倘若蜜雪集團僅憑其價格優勢切入市場,極易被拖入利潤微薄的“價格戰”泥潭。鮮啤涉及高成本的冷鏈物流與釀造工藝,毛利率本已面臨一定壓力,福鹿家2024年才剛剛扭虧,若競爭對手放下身段跟進低價,蜜雪冰城恐陷“營收增長而利潤不增”的局面。
其二,對消費需求與場景的精準定位,是蜜雪冰城的優勢,也恰恰是其面臨的現實挑戰。
①鮮啤消費大多集中在17點至24點的夜間時段,且對餐飲、夜市等場景依賴性強。而蜜雪冰城的核心客群(如學生、年輕上班族)日常以日間消費為主,如何平衡鮮啤的夜間消費特性與現有客群的日間消費習慣,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②鮮啤的消費往往與社交、聚會等場景關聯度較高,而蜜雪冰城門店以快速外帶為主,缺乏堂食空間和社交氛圍。如何在不改變現有門店模式的前提下,滿足鮮啤消費者對社交場景的需求,存在一定挑戰。

其三,平民定價本身就站在一個微妙的平衡點上:精釀啤酒的核心認知是“高品質、風味獨特”,而低價策略極易引發消費者對“品質縮水”的質疑。
盡管福鹿家拿下了國內鮮啤首個國標認證,且強調“0-8℃鎖鮮”,但產品設計仍難掩同質化隱患,“果味+啤酒”的組合并非獨家,盒馬、胖東來等渠道品牌早已推出類似平價產品,一旦蜜雪的供應鏈優勢被稀釋,很容易陷入“跟風模仿”的困境。
此外,蜜雪冰城的收購雖能幫助福鹿家快速完成規模化擴張,運輸波動、庫存積壓仍是難以避免的問題,若鮮啤品質出現差錯,或動搖蜜雪冰城積累的消費信任。
啤酒不是奶茶,它有更強的場景依賴性、更高的品控要求,還有巨頭盤踞的競爭格局。雪王能否喝上“慶功酒”,還需要持續不斷的探索和努力。

蜜雪收購福鹿家的動作,看似是一次跨界,實則是對年輕人消費需求的精準下注。從4元檸檬水到5.9元鮮啤,蜜雪始終在做同一件事:用平價、便捷的產品,貼近年輕人的日常。
這場“賣酒”嘗試,也給所有想切入年輕消費市場的品牌提了個醒,冒險從來都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有優勢就會有風險。年輕人的酒杯里,裝的不只是酒,更是對“好產品”的認可,這一點,對任何品牌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