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再次強調“航天強國”戰略,這意味著中國航天事業正邁入一個由國家引領、商業航天企業以技術創新與全域賦能為驅動的新階段。在這一戰略指引下,商業航天正從浩渺太空走向產業一線,中國商業航天企業的規模化商業應用能力也日趨成熟。
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商業航天企業的全球商業化步伐加速,星座規模化商業落地正從概念走向現實。就在11月26日,時空道宇與孟加拉國知名衛星通信企業 Systems & Services Limited在中國上海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吉利星座在孟加拉國的政策準入、技術合作以及市場拓展展開深度合作,推動吉利星座在當地的落地應用與規模化發展,這標志著中國商業航天企業正加速實現從技術突破邁向規模化商業落地的重要跨越。

01 構建全域覆蓋、高效協同的低軌衛星物聯網絡
今年9月,隨著吉利星座第六個軌道面成功發射入軌,吉利星座一期組網完成。目前,時空道宇在軌衛星已達64顆,所有衛星在軌可靠性100%,網絡可靠性100%,已實現除南北極外,全球地表任一地點通信覆蓋,星座系統具備每日3.4億次通信能力,可服務2000萬用戶。

據悉,在通信性能方面,吉利星座可提供穩定可靠的傳輸,單條通信能力1900 Byte,支持文字消息、語音消息與圖片等業務傳輸類型;在抗干擾方面,星座載荷及終端配備先進全棧自研的自適應抗干擾算法,具備50dB超強抗干擾能力,信號抗截獲能力強,充分保障通信信息安全。
依托長期規模化研發投入,時空道宇已實現空間段、地面段、應用段全棧自研能力,從星座系統設計驗證、載荷平臺自研、衛星量產、星群測運控自主管理、應用通信芯片至多型模組終端實現全鏈條自主研發與量產。相較于傳統衛星通信,衛星物聯網通信的資費僅為其百分之一,可靈活設置不同場景下的優先級、實時性與服務頻次,覆蓋應急通信、智能網聯、工程機械、海洋漁業等多樣化應用需求。
02 天地一體融合,多行業應用開花結果
商業衛星星座的建設與運營的最后落腳點始終指向地面應用。
憑借高可靠性、全球覆蓋和低成本服務優勢,吉利星座已在工程機械、海洋漁業、Robotaxi等多個領域扎根生長,展現出衛星技術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巨大潛力。
在國內,時空道宇已與中國聯通、中聯重科、吉利汽車、曹操出行等企業合作,開展“衛星+智能網聯”、“衛星+海洋漁業”、“衛星+工程機械”、“衛星+交通物流”等場景驗證,測試成功率接近100%。
據悉,在國際市場方面,時空道宇重點布局中東、非洲、東南亞、南亞、中亞和拉美市場,已與20多個國家運營商簽署合作協議。2024年6月,吉利星座在阿曼完成首次海外商用部署測試,通信成功率達99.15%,網絡可用性超過99.97%。
在工程機械領域,吉利星座的衛星物聯通信服務能有效解決偏遠地區通信覆蓋難題。工程機械常年在沙漠、山區等地面網絡盲區作業,傳統通信方式難以保障數據傳輸。借助吉利星座提供的全球物聯通信能力,這些區域的設備得以實現運行數據監控和遠程管理,大幅提升作業效率與運維水平。

在海洋漁業領域,時空道宇已與阿曼Azyan Telecom達成合作,雙方將在合作初期聚焦海洋漁業等關鍵行業,開展衛星物聯網服務部署。根據規劃,阿曼漁船將基于吉利星座,實現遠洋作業船只的及時數據回傳、緊急通信與位置監測,從而顯著提升海上作業安全性與管理效率。日前,浙江臺州市海洋漁船“吉利星座”試點座談會順利召開,吉利星座在國內將在臺州完成試點后推廣全國,深度賦能中國海洋漁業。

隨著吉利星座在國內外多行業完成商業驗證測試,衛星技術正從實驗驗證走向大規模落地,彰顯出商業衛星星座在推動產業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中的核心價值。未來,吉利星座將繼續依托全球覆蓋能力和高可靠通信優勢,深化“衛星+行業”場景融合應用,拓展更多智慧出行、能源、交通物流及農林牧業等領域,助力各行業實現更高效、安全和智能的運營管理,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