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用戶創造價值,是小紅書的堅守。而一切對于平臺的措施,最終都是為了保障內容生態的真實性,從而做到真實與美好?!宾姆颊f。
幾天之前,一紙新規的出現,讓小紅書因KOL一事而備受關注。
新規是否嚴格、品牌合作人如何界定、甚至是小紅書的盈利模式究竟是什么,一系列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產生。
就在今日,以直播的形式,小紅書創始人瞿芳以及生態負責人包包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想法。關于以上問題,她們一一作答。
新規的誕生基于數據的考量
一切的關注,源于5月10日小紅書公布的《品牌合作人平臺升級說明》。
在這封說明中,粉絲量大于等于5000以及月平均曝光量達到一萬,被不少用戶認為過于嚴格。這也就使得瞿芳與包包,在直播剛開始,便對此事進行解答。
在瞿芳眼中,品牌合作人平臺進行升級,是小紅書治理內容生態的一項措施。不難發現,近一年來,以真實內容分享作為自己根本的小紅書越發受到用戶喜愛。一個數據是,截至2019年3月,小紅書用戶數已經超過2.2億。
然而用戶的增多,讓不少人發現小紅書的商業價值,并想要從中掘金,對平臺的考驗不斷加大。為堅守小紅書初衷,為用戶創造價值,小紅書不斷對平臺進行完善。在未來,小紅書還將有更多的舉措。
至于新規中的數據,包包對曝光量一詞進行了解釋。她表示,曝光量是基于筆記,在信息流里被展現的次數。一切推薦機制都是源于內容被分發出去,是否被用戶喜歡。如果能夠得到用戶的喜愛以及認同,內容將會被繼續分發。
她同時還稱,在出臺新規前,小紅書已經對用戶進行了調查,并通過平臺內部測試以及調整等,在維護內容真實、多元的生態前提下,做出了決定。
優質內容創作者可成為品牌合作人,規則是為鼓勵和保護創作者而生
而對于小紅書的關注,還在于新規對品牌合作人是否過于嚴苛。
在部分品牌合作人眼中,曝光量的不透明性,讓所謂的“月平均曝光量達到一萬”幾乎成為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品牌合作人身份的流動性,也會影響品牌合作人的積極性。
包包也對此做出了解答,她表示,新規中的平均曝光量,不是只針對商業內容,還有非商業內容。同時,曝光量并非不可見,在平臺的后端,是會有數據顯示。
至于品牌合作人身份的流動性,據了解,則是小紅書的一個類似激勵機制的舉措。在成為品牌合作人后,會有博主產生倦怠心理,從而對內容不再用心。
為保障用戶對內容的體驗,小紅書希望通過相應的考核標準,以及品牌合作人的流動性,鼓勵能夠生產優質內容的創作者進行創作,并通過品牌合作人身份為其獲得收益。并促使現有品牌合作人產生緊迫感,不斷產生有價值的內容,保障小紅書平臺的內容生態。
“維護內容的真實性,是小紅書的堅守?!卑Q?!耙巹t面前人人平等。不達標還留在平臺上,是對其他人的不公平。一旦成了品牌合作人,根據平臺觀察,只要不違反平臺規定,就能夠持續發展?!?/p>
瞿芳也稱,先利他再利己,先為用戶創造價值,才能獲得用戶的反饋,是小紅書能夠迅速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所有博主都需要在小紅書先證明自己的用戶價值,讓用戶來投票,這是小紅書的原則。在這一階段后,博主才能夠進入下一個階段,即變現。
至于規則,在瞿芳看來,一切規則都是基于平臺數據而生。一個好的規則是雙贏的規則,是面向未來的規則。所以不需要擔心,規則是鼓勵和保護平臺優質內容創作者。
小紅書商業變現還在探索,但未來絕不是簡單的抽成
至于小紅書的商業變現之路,是否會涉及到平臺對品牌合作人的抽成一事。瞿芳稱,小紅書的商業化今年才開始探索,未來的模式,一定不是簡單的抽成模式。
據瞿芳以及包包透露,小紅書目前對于品牌合作人并沒有采取抽成。即使是小紅書自有MCN機構鴻文,也是基于為野生博主服務而生。在試運營期間不會收費,而是在正式上線以后才會抽取10%的費用。
在瞿芳看來,小紅書不抽成,是因為成本由公司背負。小紅書從2015年便開始做電商,目前沒有營收壓力。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關于成本,公司會在能負擔的情況下承擔。
而小紅書的變現之路,確切來說,小紅書是在去年年底之時開始提出廣告。在今年的公開信中,瞿芳將2019年視為是小紅書商業變現的元年。
不會將抽成模式作為小紅書商業化的未來,在于小紅書的定位。作為一個內容社區,內容是小紅書的立身之本。因為內容,小紅書獲得了大量的用戶,商業價值也隨之而來。
也就使得小紅書在商業化過程中,走的格外謹慎。一切規則,都為維護小紅書內容生態。“如何幫助商家找到與消費者的鏈接,這是商業化的方向”。瞿芳稱。
對于商業廣告的界定還有待完善,但平臺不存在刻意限流
在直播過程中,不乏有用戶實時進行提問。如何界定商業廣告?以及真實分享的內容曝光度卻不夠,平臺是否存在限流一事也頻繁被提及。
在瞿芳看來,廣告同樣存在信息價值,目前尚未有明確的措施判定是否是廣告。但小紅書希望讓有價值的內容得到分發,廣告也是如此。如何將廣告做的更有效,是小紅書努力的方向。
至于平臺刻意限流一事,瞿芳提出,人是會被感覺所欺騙。流量不夠與限流的感受較為類似。包包則認為,所有的流量分發都是基于用戶的反饋,不存在平臺會有刻意的動作,去與用戶喜愛的東西對抗。
不難發現,對用戶負責,是小紅書外在舉措背后的內在邏輯。在瞿芳以及包包的言語中,用戶是小紅書的根本,小紅書需要為用戶創造價值,被頻繁提及。
新規引發的熱議,小紅書也在不斷改進,原定于立刻實行的新規也被延期至一個月后。而這一數據,正是平臺基于對品牌以及品牌合作人的調查發現,暫不存在大量合作人利益受損的情況。
同時,針對由于用戶與小紅書方面溝通不暢造成的問題,小紅書也在抓緊對有關人員的吸收,希望通過人工管理+技術的方式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