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成為人們日常必不可少的娛樂方式,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在線購票也發展成為人們的主要購票方式。中國電影市場逐漸步入正軌,穩定發展,在線電影票務平臺市場也逐漸規范。在線電影票務市場最初是多平臺同時發展,各大平臺擴大和影院的合作,開始跑馬圈地。此后BAT等互聯網巨頭開始利用資本和流量優勢,迅速瓜分在線票務市場,推動行業內合并,大規模的“燒錢補貼”淘汰了大量的平臺,形成了四分天下的市場格局,現如今形成了淘票票和貓眼兩分天下的局面。
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電影行業在2018年取得了609.7億元的票房成績,增長率為10.9%,觀影人次高達17.2億人。2019年Q1中國電影電影總票房為185億元,總觀影人次超過4億人。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通過對2019年Q1中國在線電影票務市場相關公開數據的收集整理,配合用戶調研,分析討論中國在線電影票務市場的發展趨勢。
中國電影票房逐年增長

根據中國電影總票房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電影票房僅有214.4億元,到2014年增長到294.1億元,增長率為37.2%。2015年,電影票房為440.6億元,增長率高達49.8%。2016開始,由于盲目追風現象的減少,觀眾逐漸對電影的主題、特效、劇情等有了更高的追求,2016年票房增速變緩,但觀眾的更高要求也粗制行業往內容更優質的方向發展,到2018年為止,電影票房沖破600億元,中國電影票房呈現出持續增長的發展態勢。
2019年Q1票房達185億元

根據2019年Q1中國電影票房數據顯示,總票房為185億元,Q1平均票房超過60億元。其中,一月的票房為33億元,二月在春節檔的影響下,取得了111億元的成績,三月相較于二月有所下降為41億元。
2018年觀影人次超過17億人次

根據2013-2018年中國觀影人次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觀影人次僅有6.2億人次,到2015年突破十億人次,達到11.9億人次,2016年由于票補減少和缺現象級影片,觀影人次增長變緩,2017年達到16億人次,截止到2018年,中國觀影人次突破17億人次,觀影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娛樂的高頻行為。
2019年Q1觀影人次超過四億人次

根據2019年Q1中國觀影人次數據顯示,2019年Q1中國總觀影人次為4.79億人,Q1中國平均觀影人次超過一億人次。其中,一月份的觀影人次為9660萬人次,二月春節期間觀影人次大幅度提升,超過2億人次,三月份也達到1.2億人次。
2019年Q1中國TOP10影片信息

2019年Q1《流浪地球》以46.5億元的票房成績穩居票房冠軍寶座,《瘋狂外星人》和《飛馳人生》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春節檔電影不僅取得優異的成績,還獲得良好的口碑,2019年春節檔票價有大幅度提升,但票房成績依舊不錯,這說明觀眾逐漸愿意為優質內容買單。此外,2019年Q1中國TOP10影片中,國產電影包攬前三,并且數量達到半數以上,而影片類型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根據市場表現來看,國產電影創作質量逐漸加強,但進步空間依舊很大。
淘票票下載量領先

根據2019年Q1中國在線電影類APP下載量數據顯示,下載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淘票票、貓眼電影和咪咕影院,其下載量分別為1716萬次、893萬次和435萬次,其中排名第一個第二的淘票票和貓眼電影的下載量遙遙領先于同類APP的下載量。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認為: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的普及,線上成為觀眾電影購票的主要渠道,在中國電影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在線電影票務平臺的角逐也異常激烈,從多平臺混戰到四分天下,再到今天的貓眼和淘票票兩分天下。兩大平臺分別背靠阿里和騰訊,有各自的發展特點,其競爭關系會長期存在。
中國電影已經度過了“粗制濫造”的階段,朝著優質內容的方向發展。電影市場經歷過爆發增長以后,觀眾觀影消費趨于理性,更注重電影本身的質量,電影市場熱度將更大程度取決于作品的質量。在線電影票務平臺兩強爭霸的格局形成后,順應潮流減少票補,加強電影制作和宣發等環節的投入。此外,在電影作品類型更加豐富和優質的同時,在線電影票務平臺的盈利模式也將呈多樣化趨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