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祥龍
(孟祥龍為速途網絡總編輯&新媒體營銷實戰專家,曾組織并參與中國互聯網史上多個著名品牌傳播戰役。速途網絡是一家基于新媒體、新科技的品牌生態服務商,旗下有速途新營銷和速途科創空間兩大事業群,在品牌傳播、數字互動、粉絲運營等領域具有豐富經驗。)
五一小長假、母親節即將到來,估計很多營銷圈的朋友在忙著做借勢營銷的方案。既然借勢,預算通常不高,但對效果的預期不低。我總結了MEUH法則——Monitoring高效的監測,Empathy共情或叫同理心,UGC用戶產生內容,Harmony品牌植入毫無違和感。做到這四點,距離一場好的借勢營銷,就不遠了。
Monitoring高效的監測
我們通常會強烈建議企業建立自己的監測體系。監測不僅能發現和處理危機,還能發現借勢營銷的良機。
“鬼來電”借勢營銷是一個經典的推廣手機安全軟件的案例。
在幾年前,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稱自己“半夜會接到騷擾電話,電話里會傳出嬰兒哭聲”,而360第一時間發現了這一信息,而且發現360手機衛士可以直接攔截此類騷擾電話。
360第一個將此類深夜騷擾電話命名為“鬼來電”——一個極具傳播力和容易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并啟動了一輪社會化傳播。在微博上討論“鬼來電”的用戶紛紛分享自己遇到的類似情況,讓“鬼來電”成為騷擾電話的一個典型形態,并直接拉動了360手機衛士的下載量。
事后,有同行評價這是一次優秀的事件營銷,甚至是“恐怖營銷”,但其實這不是企業主動策劃的事件營銷,而是屬于極致的借勢營銷。

Empathy共情或叫同理心
同理心這個詞現在經常被提起,做營銷,要和受眾產生共鳴。想產生共鳴,販賣焦慮是前兩年常見的玩法,但現在已經不流行了。而對于借勢營銷而言,更易于共情的,無外乎親情、友情和愛情,而且永不過時。所以,情人節、母親/父親節、春節是借勢營銷的簡單命題。
在這里舉個速途團隊執行的案例。中新藥業旗下的速效救心丸,與“休克、心梗”這樣的物理場景緊密相關,它適用于急性病發作后的黃金4分鐘搶救時間,通俗說就是救命藥。速途策劃團隊設想過種種推廣形式,但依然感覺有點平、不夠“戳心”。最終我們確定了共情沖突點是:你日常當中最容易忽視的危險,才是真的危險。此時正直世界杯期間,一個個熬夜、通宵、飲酒等日常場景,一個個身邊常見卻又極具摧毀力的致命意外,在視覺和聽覺的結合下沖突更為劇烈,視頻很有代入感,也更容易打到用戶內心。
在這里提一句,其實不一定什么節日都要搞個大新聞。清明節做借勢其實是個HARD命題,雖然也和親情友情愛情相關,但這個節讓人平靜甚至隱含悲傷,中國人是內斂的民族,悲傷不愛表露出來,所以借勢也很難形成High力。
UGC用戶產生內容
沒有海量UGC的借勢營銷,是不夠豐滿的。這里我再舉個速途團隊執行過的例子:TOGO共享車“途歌體”借勢營銷。事件的起源一樣很簡單,就是如下一張圖:

這張段子圖拋出之后,真的變成了段子,讓網友們玩了起來。在朋友圈,出現了各種類似的段子,比如下面這些:

一旦產生跟風,勢頭很快形成。很多人轉發或者改編這個段子,里面帶有TOGO的LOGO,還植入了掃一掃就能開門這種便捷的共享汽車用法,四兩撥千斤,大賺。
Harmony品牌植入毫無違和感
借勢營銷,都想著四兩撥千斤,讓自己的品牌借東風,但品牌和傳播往往是矛盾的,營銷痕跡太重,自然發酵就很難。相反則皆大歡喜。

比如前不久爆火的星巴克的貓爪杯營銷事件,首先它借了一個最大的時間“熱點”——春暖花開,櫻花都開好了;還有貓文化的崛起,看似不經意間就戳中了這群龐大目標人群的G點;同時這場狂歡一定會裹挾著更廣大的群體參與其中,這也就是我們經常在心理學上談到的集體無意識,一起參與到這場收割“優越感”的狂歡中,時間、文化、心理畫像……所有的這些,星巴克可謂“借勢”借的恰到好處,好到一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貓爪杯火了,星巴克的品牌也收獲一大波好感。
環顧上面所提到的幾個案例,其共同的特點就是,品牌植入毫無違和感,自然和諧。
總的來說,我覺得借勢營銷在內容營銷范圍內,是最有意思也是最有挑戰的,需要對機會特別靈敏,也需要在現在的媒體環境中,有引導風向的能力。但做好了,由此而來的傳播聲量,可以是幾何級增長。各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