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國內騰訊、網易兩家占據70%的游戲市場份額的狀況相似,韓國游戲市場也正面臨大廠壓制的局面。
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KOCCA)數據顯示,2015年韓國三大游戲公司Nexon、Netmarble、NCSoft的總收入占韓國游戲市場整體收入規模的35%,2016年這個數據增長至40%以上,2017年仍將繼續上升,堪稱韓國的“騰訊網易”。
這種情況下的韓國游戲市場,很難進。

韓國Google Play暢銷榜 標紅的為中國游戲
但2017年卻有多款中國游戲成功打入了這個被巨頭制霸的市場,如在韓國Google
Play暢銷榜前列的《大航海之路》《崩壞3》《陰陽師》等。其中由藍港互動發行的《大航海之路》還曾到達過Google
Play暢銷榜第三名的位置,前兩名為韓國大廠發行、長期霸榜的兩款《天堂》IP產品。
大廠壓制下的韓國市場,中國游戲怎么進?
細分領域的機會
韓國本土最擅長的游戲類型是RPG,這與韓國PC游戲時期異常強盛有關,如《天堂》《傳奇》《奇跡》等端游IP,在手游領域依然強勢,形成馬太效應,擠壓其他同類產品的份額。
但在另一方面,正因為專注RPG品類,韓國本土游戲公司在其他領域略顯疲弱,同時,韓國玩家又疲于大量同質化的RPG游戲,這給了海外研發商切入細分領域的可能。

《大航海之路》
《大航海之路》抓住了航海題材無精品的機會。韓國作為一個三面環海的國家,存在深厚的海洋文化與航海情節,有受眾需求度,但在韓國手游市場中,卻缺乏高品質的、內容龐大的3D航海類游戲,此前上線的一款大IP同題材手游,因為外掛多、運營事故等問題備受詬病,《大航海之路》剛好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白。

《崩壞3》
《崩壞3》《陰陽師》《少女前線》則是抓住了“二次元”這一點。韓國存在二次元群體,并且對日系有高接受度,但本地開發商此前并不重視這一領域,給了中國游戲公司切入的機會。
隨著更多中國游戲以細分品類進入韓國,必然引起韓國本地研發商的重視,但掉頭需要時間,在當前階段,經過國內驗證的成熟產品,依然可以尋找細分領域進入韓國。
當地團隊重要性提升
產品只是一方面,要想在韓國市場取得做到長線運營,還需要本地化的營銷思路。
韓國地區一個明顯的特征,是娛樂業繁榮。中國游戲進入韓國時,與娛樂領域進行跨界合作,可以得到顯著的營銷效果。

《黎明之光For Kakao》與韓國組合AOA金雪賢合作
藍港在韓國發行游戲產品,均是由其韓國分公司進行本地化推進實施。此前的兩款產品,《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和韓國影視劇《鬼怪》聯動,將其中經典的鬼怪娃娃形象進行植入;《黎明之光For
Kakao》則是和韓國最高人氣女組合AOA的金雪賢、紫雨林樂隊主唱金潤雅合作,進行游戲主題曲創作與推廣。

《陰陽師》與韓國歌手IU合作
《陰陽師》韓國代理商kakao,是韓國知名游戲平臺,將女歌手IU(李知恩)定為《陰陽師》代言人。還有三七互娛的《永恒紀元》、Efun的《權力與榮耀》等,也選擇了韓國明星做代言。
可以說在進行營銷時,推廣方式、渠道選擇等諸多方面,均需要充分的本地化。這需要一個根植于韓國的團隊,才可以實現,目前來看,主要有三種方式:
一是直接成立韓國分公司,在當地組建韓國團隊,如藍港、昆侖等;二是選擇韓國本地發行商,如網易的《陰陽師》交給kakao代理;第三種方式是選擇其他中國游戲公司在韓國的分公司,如《大航海之路》,就是網易研發,藍港韓國分公司發行。
據了解,目前第三種方式的占比正在逐漸加大。因為已經有一批先頭部隊在韓國積累了大量經驗和資源,這時候選擇成立分公司已經錯過時機,而選擇代理商時,與中國公司的韓國分公司溝通,畢竟比韓國當地團隊溝通成本更低。
高門檻下市場會獎勵先行者
盡管中國游戲公司在韓國市場已經打開局面,并不意味著準入門檻降低。
大廠壓制的情況,對于想進入這個市場的公司來說仍是一個巨大的障礙,細分垂直領域的發展,是在這個背景下被逼出的局面。
而用戶獲取成本的水漲船高,已經是全球游戲市場都存在問題,韓國也不例外。
產品方面,2017Gstar上韓國大廠展出的產品,已經有虛幻4引擎開發的新品出現,韓國本土的游戲品質仍在不斷提升。
市場會獎勵先行者,高門檻對于此前已經在韓國扎根的團隊來說,只是市場的有序發展,在原有基礎上適應變化即可。這也是導致越來越多的中國游戲在進入韓國時,會選擇中國游戲公司在韓國的分公司來發行的原因之一。
盡管韓國市場存在大廠壓制的情況,中國游戲仍打開了局面,有業內人士認為,2018年會有更多中國廠商入局,韓國市場上的中國游戲會持續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