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對于一加手機來說,酷似OPPO R11或許可以活得滋潤,然而離劉作虎心目中的“英雄產品”卻越來越遠了。


6月8日,劉作虎在個人微博中放出了一加手機5的更多消息。在圖片中不僅顯示了一加手機5的發布及開售時間,還附帶了一張真機圖片。


從真機圖上,可見一加手機5也升級到了雙攝像頭和U型天線的設計,背部整體的腰線過渡也更加平滑,遮掉Logo,與剛剛發布的OPPO R11 真是傻傻分不清楚。
而根據日前GeekBench數據庫中偷跑的跑分信息來看,一加手機5不出意外將搭載高通驍龍835平臺,最高擁有8GB運存,電池容量為3300mAh,支持DASH閃充(技術原理基于OPPO的VOOC閃充技術)。
雖然目前還無法確認一加手機五是否也會使用“前后2000萬”像素的攝像頭,但從與OPPO R11高度一致的外形,加上更高硬件參數來看,一加手機5 似乎被稱為OPPO R11 Pro 也絲毫沒有違和感。
師出同門,同根不同命
一加手機5和OPPO R11 外觀如“孿生兄弟”般親近,對于了解這兩家公司淵源的人來說并不算驚訝,因為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畢竟,無論是OPPO還是一加,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金主——廣東歐珀電子工業有限公司。2014年,也就是一加推出手機的第二年,這家公司更名為了“廣東歐加控股有限公司”,分別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OPPO)”的全資控股方和“廣東萬普拉斯移動通信有限公司(OnePlus)”80%的大股東。
而一加的創始人劉作虎,也曾經是OPPO的副總,曾在當年OPPO生產藍光DVD時,推崇“英雄產品戰略”,在友商平均每年5款新品的頻率下,OPPO每年只用心打磨一款產品。最終這種“極致單品”的策略讓OPPO取得了成功。


隨著智能手機大潮的的到來,劉作虎懷著“不將就”的愿景,從OPPO 離開,自己創立了專注于線上出貨的互聯網手機品牌——一加手機。
雖然表面上另立山頭,但背后依然與老東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使用了OPPO自家的代工廠,而一加手機初代采用了神似OPPO Find7的設計語言,國內預裝系統也是OPPO的Color OS。
在較為成熟的設計方案、超高性價比、和接近原生系統支持各種刷機包的共同作用下,劉作虎口中“不講究”的一加手機初代上市之后便受到了市場好評,完成了約200萬的銷量,尤其在海外市場占據了總銷量的60%,更是在XDA論壇(全球著名的移動開發者社區)深受好評。
天壤之別,只恨巷子深
在初代機上嘗到甜頭的劉作虎,在第二年趁熱打鐵,推出了“從手感到質感”的一加手機2,還帶來了雙面玻璃/陶瓷材質的一加X。

遺憾的是,一加2“拆后蓋不能換電池”的設計,不僅讓手機厚度大幅增加,持握感一塌糊涂;更受到了網絡上“科技以換殼而生”的調侃。另一方面,驍龍810處理器“發熱門”,縱然劉作虎提到“給用戶一顆不發熱的810”,但實際表現仍不盡人意。在內憂外患的共同作用下,一加2的銷量遭遇滑鐵盧,劉作虎的“不講究”也成為了“不講究”。
對于瞬息萬變的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對手并不會為友商的失誤高抬貴手,一招下錯,便可招致滿盤皆輸。一加2的失利,讓一加關掉了線下僅有的45家實體店,也砍掉了一加X產品線,陶瓷版成為了一加歷史上的PPT產品。
而擺在劉作虎和一加面前更為嚴峻的問題是:下一年只有3000萬的營銷預算,一加手機3應該怎么做?
3000萬什么概念?親兄弟OPPO 每年廣告預算就超過20億元,僅冠名《奔跑吧兄弟》一季費用就達3億元,是3000萬的十倍。
最終,劉作虎的選擇是:放棄自己的“英雄產品”夢,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一加手機3幾乎放棄了營銷上的投入,甚至還放棄了設計上的打磨,回歸了平庸的造型,而將配置堆滿,重回性價比路線。凸起的攝像頭少了幾分“不將就”,看上去更像是誘導用戶購買官方后殼來抵消這種突兀的有意為之。


幸運的是,命運并沒有連續戲弄劉作虎兩次,一加3的“頂配+任意刷機”,雖然受限于產能僅實現了150萬的銷量,海外銷量70%的表現,整體呈現復蘇的跡象。
不過對比自家兄弟OPPO,其R9、R9s已經連續數月蟬聯了國內手機單品銷量冠軍,和一加對比有如天壤之別,看來酒香也怕巷子深。
雙劍合璧,殊途終同歸
相比一加在營銷成本的低預算,OPPO可以說在生產、銷售、推廣上就顯得十分“立體”。
在生產制造上,雖然OPPO手機出貨量巨大,但在所有手機品牌中,屬于國內少有的幾家可以完全不依賴外部代工廠,自己生產手機的廠商之一。擁有自己的生產線,有利于廠商 提前安排產能,并且有效地解決了因為頻繁更換代工廠所帶來的品控問題。這也是OPPO在市場中一直能夠保持低返修率的訣竅。

在推廣營銷上,OPPO也是大方得驚人,每年預算超20過億,最近更是5億拿下《中國新歌聲》的冠名權。在剛剛結束的浙江衛視年度盛典暨OPPO R11新品發布會上,還請來了周杰倫、孫燕姿、林俊杰、王俊凱等眾多頂級巨星登臺演出,取得了驚人的推廣效果。
有生產做后盾,營銷做支援,剩下的就是要讓產品落地,通過強大的渠道商銷售產品了。通過多年的品牌渠道伙伴建設,OPPO給一線促銷員完善的培訓體系,加上基本的工資和高提成,推動促銷員賣力推銷,同時給渠道商留足利潤空間,讓渠道有動力拼命賣貨。
陳明永說,OPPO這么多年就干了兩件事:做一個好產品,再把它賣出去。
相比之下,僅有3000萬的一加,拮據到只能通過少量的投放推廣,加之產品特性,在極客市場中保持“小而美”的形態。
當然,一加手機3的成功還是讓一加的未來充滿了希望。首先,一加3的成功讓一加下一代產品的營銷預算不至于如此拮據。
其次,雖然請不起明星作為代言人,但海外論壇開發者大佬以及眾多媒體,還是能在極客群體中制造不小聲量,可以借勢為國內進行宣傳營銷,這也是為什么一加5要在國內開發布會之前先在海外開發布會的原因。
最后,從一加5的外形看來,或許將摒棄一加3那種過于方正的設計,更加圓滑的機身也更加時尚,如果再帶來全新配色,或將更加適合女性市場,擁有更為廣泛的受眾。
只是,一加5酷似OPPO R11外形,雖然在情理之中,但卻少了幾分劉作虎最初“不將就”,或許這樣做可以活得滋潤,可是,離劉作虎心目中的“英雄產品”卻好像越來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