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上海訊
由蜻蜓FM與高曉松聯合出品的付費音頻節目《矮大緊指北》開播發布會今日在上海舉行。雖然之前的視頻系列《曉說》和《曉松奇談》在音頻傳播中積累了大量粉絲,但《矮大緊指北》是高曉松首度嘗試全音頻節目,首年節目設有156期,每周一、三、五在蜻蜓FM獨播,第一期節目《指北排行榜01:十大美人》當日已上線。

高曉松是大眾眼中的知識分子文藝青年,在《曉說》中只和大家交流符合“知識分子”價值觀的觀點,矮大緊則是幽默、會逗趣、接地氣的截然不同的形象。而這也是“矮大緊”作為這檔節目的主題的原因。
蜻蜓FM董事長張強在會中表示,隨著人們對聲音場景需求的增加、聽的空間越來越多,音頻場景內容也在各個垂直的細分領域形成了非常獨特的內容矩陣,也培養了大量的深度用戶。隨著伴隨性、垂直性和深度性進一步的成熟,用戶的粘度也為音頻的商業帶來了很大的價值,這些都會逐漸的成為音頻這個行業的核心價值。蜻蜓FM在切入內容付費、知識付費的風口上選擇的切入點是精,并且頭部一定是精品,今天我們跟曉松老師合作上線的《矮大緊指北》是頭部中的頭部,通過近年來在音頻的發展證明,高曉松在整個音頻領域是最大的頭部IP。
在張強看來,對于精品的理解主要基于主講人具備很強的人格魅力,不僅有可持續生產內容的知識儲備,同時還有對知識應用系統的方法論,以及把知識和智慧串聯為一體的價值觀,所以知識加方法論加價值觀共同構成了頭部內容以及優質的付費內容的高門檻。
據了解,與蜻蜓FM的合作是高曉松首次對外宣布矮大緊與自己的強關聯性,并對矮大緊與高曉松的差別娓娓道來。他說,矮大緊跟高曉松不一樣。高曉松從小受到的教育是縱橫四海,改造世界。但矮大緊不是,他一肚子妙點子,滿口是俏皮話。因此,矮大緊不傳授所謂的成功學術,在“指北排行榜”、“文青手冊”、“閑情偶寄”三大欄目中,談朋友、說美女、聊生活。其實矮大緊是獨創一套方法論,通過更生活化的、人性化的角度為用戶創作更適合碎片化學習的產品。
移動音頻迎來內容付費風口
互聯網的浪潮推動了傳播的數字化,也豐富了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自2011年蜻蜓FM作為中國第一家移動音頻平臺上線以來,中國FM產業已經走到第六個年頭,技術迭代令人們收聽音頻的場景不斷拓寬,也使得人們與除了廣播電臺之外的豐富點播內容產生了更密切的聯系。
伴隨著音頻節目類型越來越豐富,人們對在線內容的認知度逐漸提高,近一年來,“內容付費”成為了移動音頻行業的熱詞,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中國內容付費用戶規模為0.98億人,預計2018年用戶規模將達到2.92億人。內容付費忽如一夜春風來,與音頻這一媒介密不可分。
官方資料顯示,蜻蜓FM在擁有2億用戶,2016年上海書展期間與金庸漢語有聲作品全球獨家發行公司——朗銳數媒達成戰略合作,獲得了金庸武俠小說全集的有聲版音頻,并以此首次試水內容付費。后來,蜻蜓FM又與臺灣美學大師蔣勛獨家合作,他所主講的《細說紅樓夢》是目前平臺付費專區最受歡迎的欄目。金庸作品集、蔣勛美學系列這樣的垂直領域的頭部精品內容是蜻蜓FM深耕內容付費的切入點。
目前蜻蜓FM平臺已聚合超過900萬小時內容,通過其所建立的PUGC主播生態,平臺上已簽約專業主播1.5萬名,其中包括高曉松、蔣勛、張召忠、邱震海、馬紅漫、萬峰等各領域內的意見領袖。在幫助內容創業者打通了音頻自媒體傳播渠道后,蜻蜓FM開啟了平臺音頻+商業生態的創新模式。
最后在針對《矮大緊指北》相比高曉松的《曉說》有什么不同之處和創新的問題上,張強在接受采訪中表示:“《矮大緊指北》在節目的設計上有一定不同,比如包括節目切入點的節目結構,我們希望這個節目是有一定的用戶、有一定的價值獲得感,以前曉松的節目主要是雜侃,當然這種雜侃里也涉及到了很多知識和很多東西,但是不夠系統化的。但是在音頻上面,我們希望設計的節目是能夠比較系統化的,讓用戶有更強的價值獲得感,可能風格上還會發揮《曉說》這種非常廣博的、非常雜家的風格,但是會更體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