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虎牙知名主播董小颯在微博中透露,原TCS隊員已全部解散現已轉入其他戰(zhàn)隊。身價千萬的當紅主播居然負擔不起一家普通的電競俱樂部?相信這是很玩家心中的疑問。

電競產業(yè)噴薄欲出
2016中國游戲產業(yè)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中國電子競技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504.6億元,而今年國內所有電競賽事的總獎金池就達3億元,接近去年全球獎金總額。


隨著今年在“第六屆DOTA2(游戲名稱)國際邀請賽”(簡稱:Ti6)總決賽上奪得冠軍的Wings被提名中國勞倫斯獎,電競選手逐漸成為冉冉升起的新體育明星。

同時教育部已經將該項目列入高職專業(yè),體育總局也首次舉辦“國家杯”,而騰訊、阿里等各路巨頭資本則蜂擁而入,電競行業(yè)與電競選手們似乎迎來了春天。也讓更多的年輕人開始向往這份榮譽與利益雙豐收的職業(yè)。
市場和行業(yè)的發(fā)展自然會帶動這個領域其它因素的跟新迭代,俱樂部發(fā)展就是其中之一。
電競行業(yè)究竟有多燒錢?
相比往年,雖然電競的大環(huán)境并沒有今年這般火熱,但是俱樂部的整體運營還是比較簡單,選手的工資和獎金并不算高,住宿條件也比較簡陋(基本住在普通的合租房內),比賽多在國內的網吧舉行,也沒有所謂的聯系費用和多余的開銷,因此經營一家俱樂部的話費并不是很大。
但是,如果讓我們來看一下當前俱樂部的主要資產就是戰(zhàn)隊的支出部分,我們就能夠明白,經營一家俱樂部所需要的已經今時不同往日。

日?;ㄤN:選手薪酬、訓練花費等(選手月薪普遍已經過萬)。
基礎設施:網站、社交網絡、視頻、其他職員薪酬、辦公室和住宿花費等(后勤人員和必要的戰(zhàn)隊建設費用也在逐年增加,而且多數俱樂部基地都是以各類別墅為基礎建設,WE,EDG這樣的俱樂部還擁有自己的不動資產)。
宣傳活動:舉辦活動、拍攝宣傳資料、游戲訓練室建設、比賽現場橫幅等(宣傳費用這就不必多言了)。
商業(yè)發(fā)展:開拓新的游戲及組件分隊,開發(fā)其他項目等(很多俱樂部不止在一個項目上擁有電競戰(zhàn)隊)。
而這些僅僅是一些固定的開銷部分,如果再加上外出比賽所包含的住宿費,每日個人開銷以及訓練費用的話,相信還要消耗更多的資金。

而且我們從DOTA2的TI系列和LOL的S系列賽事來看,最終獎金的收益者還是以選手為主,俱樂部只能分到其中一部分,哪怕是將戰(zhàn)隊獲得的獎金分成按最大值計算,把選手薪酬壓縮到最小。
另外還有一些因素我們沒有考慮到:
所得稅:三個國家的稅率不同,有的時候在不同的國家間比賽,俱樂部甚至需要為兩個國家分別交稅。
選手的身價:隨著比賽的火爆和游戲的火熱發(fā)展,選手的身價也在水漲船高,除去工資保證之外,如果想要擁有更好的成績,那么選手轉會也不可避免,而這又是一筆不小的話費。這樣算下來,俱樂部的收入更見是捉襟見肘。

如果不是俱樂部還有贊助和周邊產品售賣和廣告收入恐怕也支撐不了很久的時間。一家俱樂部能夠順利拿下所有大賽的冠軍獎金,那么他們的收入自然不必多說。但是如果戰(zhàn)隊的成績不理想,俱樂部還仍然要維持正常的運行,其難度可想而知。
雖然近年來直播業(yè)迅猛發(fā)展,但即使身價千萬,能夠真正的運營好一家電競俱樂部,顯然還是不夠的,單純的依靠著砸錢甚至還起了反作用。
早前的時候著名主播五五開曾爆料說,做一個LOL俱樂部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光資金上最起碼就要上千萬甚至上億才能玩的動。

敲黑板劃重點:
1.LSPL一年最少花銷344萬,LPL弱隊都要1700多萬,強隊更是4000萬起。
2.現在除了EDG只能做到收支平衡所有俱樂部都在虧錢。
3.LPL做俱樂部的老板身家都有50億,做LSPL身家也要3000萬以上。
4.韓援的轉會費價格普遍在600萬左右,Uzi的轉會費達到了5000W
5.之前做俱樂部的老板都掙錢了,唯一沒掙錢的是王校長,因為他的IG沒有賣。
如此看來,隨著電競逐漸開始自立門戶朝著獨立行業(yè)的方向發(fā)展,無數少年和資本心向往之,但產業(yè)管理的不完善依舊讓許多初入行業(yè)的團隊陷入困局。一邊是產業(yè)的不斷火熱,
一邊是不出現的撤退信號,希望正滿懷電競夢想的團隊在政策和資本和合作下找到合理的發(fā)展模式,電競行業(yè)終將走出一團健康發(fā)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