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和隱私你選擇哪個?”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11月22日的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創新改善健康——展望未來”論壇上,用這一問題間接表達了他的觀點:包含了“隱私”的數據在技術的幫助下,能夠更好地發揮出價值,從而惠及整個醫療行業。李彥宏表示,在制度和道德的引導下,技術可以在人類疾病的問題上大有作為。
李彥宏認為,當前的瓶頸并不是技術,而是數據。技術在其他領域都表現出色,但是在互聯網醫療領域,卻沒有足夠的數據和知識讓機器學習。李彥宏在現場還分享了一個故事:西奈山醫院(Mount Sinai Hospital)曾經有過一個項目,研究者們收集了很多擁有某種罕見疾病基因,但卻沒有罹患這種疾病的案例,他們想要通過這些數據來研究這種疾病免疫的問題,卻因為受限于隱私,沒有獲得更多的信息,研究不得不停滯不前。
“造成恐慌的正是源于知識的匱乏。”曾經人們在使用電商網站時,也抗拒輸入身份證信息,但是現在消費者已經能夠坦然接受,李彥宏講到,“如果你可以告訴人們,他們放棄隱私或是個人數據后能夠得到什么樣的好處,我相信大多數人是會愿意讓我們獲取他們的個人數據的?!?/P>
李彥宏呼吁大家思想應更加開放,當最保守的醫療行業和最開放的互聯網結合起來,可能將會有奇跡發生。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也表示贊同李彥宏的觀點。她認為,隱私和病患個人信息保密在醫療行業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如果各國在制定政策時,缺乏數據支持,就成了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