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引發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浪潮涌起,互聯網在眾多領域都有無限空間。然而在醫療領域互聯網能夠為全球的人們做出什么貢獻?現階段互聯網+醫療發展又呈怎樣的趨勢?
2016年11月22日上午,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創新改善健康·展望未來”座談在上海召開,世界衛生組織親善大使周柳建成主持,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英國互聯網安全保障部部長Baroness Joanna Shields皆出席。會上百度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就這些問題系統闡釋了他的見解。

作為BAT中最早成立醫療事業部的百度,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醫療問診類的搜索網站。每天百度搜索框60億人次的搜索量中,有6000萬人次在搜索著與醫療健康相關的詞語,跟疾病相關的每天超過1500萬次、醫院相關的300萬、醫生相關的50萬。這些數字不禁讓李彥宏感嘆“比有些國家的人口還要龐大。”可見互聯網+醫療正逐漸深入到人們的生活點滴。
百度現今建立的權威性醫療信息,除了搜索和百科,還包括專家線上答疑解惑的“百度知道”。然而李彥宏卻認為百度現有項目“僅僅挖掘了技術和醫療結合的巨大潛力的冰山一角”,他更期待線上線下結合的020體系,他還展示了人工智能支持下百度醫療大腦的傲人成績。“根據最近在北大國際醫院做的測試,在80%情況下,百度醫療大腦做出了和這家醫院的醫生一樣的診斷。”
那么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以及云計算支持現代醫療體系重構?李彥宏表示,百度可以在精準醫學上取得長足進展,希望通過技術來分析遺傳性疾病,他本人也贊助了一個研究項目來研究食管癌的基因特征。“對于何種基因組合導致何種遺傳疾病知之甚少,我認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能夠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互聯網+醫療讓李彥宏十分興奮,蘊含潛力背后,他更關注互聯網行業對于醫療信息的責任。“人們很依賴互聯網來搜索健康方面的信息,我們有責任深入地為這些相關信息編索引,并且以正確的順序進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