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行業是最保守的,互聯網是最開放的,相信兩者結合會產生奇跡。”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上如是說。 全球健康促進大會素有健康界的“奧林匹克”之稱,本屆大會11月21日至11月24日在滬舉辦,來自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19個國際組織的1180多位嘉賓齊聚上海,圍繞“可持續發展中的健康促進”進行交流和分享。
在22日的特別小組會議上,李彥宏作為特邀嘉賓與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英國網絡安全和安保部部長Baroness Joanna Shields、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以“創新改變健康-展望未來”為主題進行了討論。
李彥宏表示,“互聯網+醫療”讓人十分興奮,潛力很大,“百度現在每天接收6000萬醫學健康方面的查詢,但這僅僅挖掘了技術和醫療結合的、巨大潛力的冰山一角。”
陳馮富珍提出醫療健康領域數據挖掘欠佳、醫院之間不分享信息和交換數據等問題。李彥宏回應道,醫療健康界當前的瓶頸是數據,而非技術,“在互聯網醫療領域,目前尚沒有足夠的數據和知識讓機器進行學習。”李彥宏表示。
他認為,醫療科技的Level 0主要是信息獲取;Level 1就是O2O,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把患者同醫院和其他醫療資源連接起來;Level 2 指智能診斷,電腦和系統可以幫助醫生們做出各類診斷,“人們在網上可以使用智能系統,幫助缺乏經驗的醫療人士來篩查病患,做出初步診斷。”
李彥宏還分享了智能醫療的四個層次,它們分別是O2O服務、智能問診、基因分析和精準醫療、新藥研發。
在O2O服務領域,李彥宏稱該服務模式是幫助病人在線預約醫生,然后線下去看醫生。智能問診方面,基于百度人工智能技術的百度醫療大腦可以幫助醫生診斷病人。李彥宏舉了一個例子,百度醫療大腦在北大國際醫院做過一個測試,80%的情況下,百度醫療大腦的診斷和北大國際醫院醫生的診斷是一致的。在基因分析和精準醫療方面,李彥宏表示,基因測序是IT業以外少有的符合摩爾定律的行業。他提出,在利用基因方面的數據分析遺傳性疾病,以及研究何種基因組合導致何種遺傳疾病等方面,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能幫助解決這些問題。在新藥研發方面,李彥宏稱使用深度學習和大數據,人們可以發現現有藥物的新用處,或者找到新的藥物。
李彥宏透露,他自己重度依賴使用百度的搜索引擎去學習所有的事情。在網絡診斷方面,“多數情況下我會在互聯網上搜一搜,當然有必要的話我會聯系醫生。”李彥宏稱。
李彥宏提出,醫療科技的Level 0主要是信息獲取;Level 1就是O2O,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把患者同醫院和其他醫療資源連接起來;Level 2 指智能診斷,電腦和系統可以幫助醫生們做出各類診斷,“人們在網上可以使用智能系統,幫助缺乏經驗的醫療人士來篩查病患,做出初步診斷。”
在回答主持人提出的百度是如何過濾信息的問題時,李彥宏表示,百度應該盡最大努力過濾不實信息和假信息,并按照順序將最相關的信息和機構呈現在用戶面前,“但這并不意味著百度作為一家私企需要承擔所有的責任,政府、法規制定者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而用戶自己也要判斷在網上看到的東西是否可信。”李彥宏表示。
李彥宏透露,過去百度對于醫療的工作主要停留在信息層面,但是人工智能和其他技術可以幫助解決醫療健康界其他嚴峻的問題,“我來參加這個會議的原因之一是,我希望通過此次會議能夠更了解醫療行業專業人士的需求,這樣我才能知道百度從何處著手幫助他們。”
李彥宏此呼吁醫療健康行業人士更加開放思想,讓技術有所作為,“當互聯網人士和醫療健康界人士雙方合作無間時,奇跡都有可能會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