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超過六成中國家庭,實施一種共同選擇,意味著什么?只能有一個邏輯意味:共同信任。
然后是一種邏輯認知:共同智慧。
來自海爾用戶管理平臺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已經充分競爭的中國家電領域,有3億以上用戶家庭(1個地址對應1個家庭),選擇了海爾,而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中國共有5.07億家庭,這意味著全國有超六成家庭,成為海爾家電的擁有者、使用者,智慧家庭生活的分享者。
表面上看,這代表著一種市場覆蓋,而本質上看,這是一種用戶共識版圖。而且,是一種早已形成并不斷漫延的價值共識。往往,在特定時刻,這種共識會呈現為群體性的選擇智慧。
雙11,中國消費釋放的標志性節點,在經歷了16個年頭的狂歡之后,面臨的已經不是無序的熱情,而是更加理性的成熟,因為已經有了一個更趨理性的消費群體。所以,類似的消費節日,已經不是“種草時機”,而是“拔草時刻”。比如,在位列營銷頭號矩陣的家電領域,盡管許多頭部品牌紛紛提前亮相、意圖率先收獲,但公眾也提前給予了自己的理性選擇。
據京東家電競速榜顯示,截至10月29日,在各大品牌的極力角逐中,海爾智家力甩同行,位居品牌總榜單第一,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冷柜等多品類榜單登頂TOP1;同時,據天貓雙11新品榜單,海爾智家旗下冰箱、空調、洗衣機、凈水器等,也均登頂所屬品類TOP1,占據了7大類新品榜單的頭部位置。
這相當于,生生將海爾智家提前簇擁成“雙11生活方式主場”,這種選擇,就是一種冷靜的智慧。
當然,所有的理性都有一個長長的邏輯,這個邏輯背后有一個更長久的認知周期:海爾連續16年獲得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第一,全球用戶數突破10億。它最起碼證明了兩點:第一,在用戶民主時代,16年奪冠,相當于經歷了16年的用戶選舉和智慧識別,所以,公眾信任背景很硬實;第二,全球10億用戶的選擇,代表了一種跨越國界的生活共識選擇,所以,公眾偶像口碑很厚實。
基于這個角度,我們可以斷定:16年16次桂冠,是全球用戶與海爾一起“選擇”出來的。
那么,如此廣泛選擇的智慧理性來自哪里?首要的前提,當然還是用戶共鳴。今年初,海爾與用戶粉絲共同捧火了一個詞兒:聽勸。這個詞兒背后的含義,就是一直以來海爾所具備的“用戶共鳴”能力。“共鳴”就是彼此響應,是美好生活的共同體驗。海爾的響應方式,無非兩點,其一是能夠解決用戶痛點;其二是能夠實現用戶理想。
迄今為止,在家電領域的幾乎所有重大用戶痛點、陳年頑癥,均由海爾解決,而且全部是以技術突破的方式實現。據統計,海爾智家全球累計專利申請11.6萬余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7.5萬余項,累計獲得12項國家專利金獎,穩居行業第一。這些“遙遙領先”的數據,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經年艱苦累積獲得的。至于一次又一次重新發明洗衣機、冰箱、熱水器……持續推動用戶生活方式迭代,當然是與用戶“共鳴”到一塊兒。
最突出的前提,則必然要說到需求覆蓋。超高的用戶家庭,就代表了超高的需求覆蓋。近幾年,中國家庭增長呈現一個規律,即家庭戶規模在縮小,但家庭立戶在增加,這與生活居住條件改善及生活方式進化有關,新增加的當然以年輕家庭為主,而海爾家庭用戶在增加,說明了一點:年輕家庭用戶正成為其品牌選擇的主力角色,海爾的用戶線也在不斷拉長。這也不難理解,就像海爾智家旗下Leader品牌推出“三筒懶人洗”,能夠創造清新、簡約、智控生活的海爾小紅花套系……都毫無懸念地擊中了年輕群體心底的柔軟秘境——潛在的高市場成長率來自這里。
的確,中國制造的供給能力全球最強,但對某一個企業來說,能做到“總有一款屬于你”并不容易。而海爾一直有種寬廣式的謙虛:你需要什么,我一定提供什么,而且一定已經“儲備”了什么。這么說吧,如果你想要品質生活有海爾麥浪系列、高端時尚生活有卡薩帝致境矩陣……而海爾智家旗下智慧家庭場景品牌三翼鳥,能夠充分提供從硬件到全屋智慧場景的定制解決方案,要啥有啥。
“用戶共鳴”與“需求覆蓋”,只能導致一個結果:市場優勢。按照一般的市場滲透規律,當產品和品牌超過四成,就一定是到達了一個重要拐點——標志著擁有了領先優勢;而40%到70%之間,是一個決定性拐點——標志著具備了穩固的占位優勢。超六成中國家庭的選擇,當然意味著海爾品牌的用戶偏好群體已經穩定建立,這背后是穩固的高市場占有率。
而且,3億+中國家庭,也意味著一個穩固的口碑壁壘。《迷因效應》中就有這么一句話:口碑是迷因的結果,是信息傳播后的蓋棺論定。既然共同“論定”,必然十分穩固。
而且,由更深一層看,海爾口碑壁壘的形成,來自深刻體驗而不是“反復說教”。
海爾深知,信息過載時代,用戶的選擇往往不是更具主動性——因為用戶往往會將選擇權、決策權讓渡給信賴者,而是更具知識性——因為用戶長期的知識累積提升了判斷的準確性,而普遍的用戶及其普遍的知識,就是普遍的智慧。
海爾的用戶哲學也就在這里:只體驗,不說教,這又促使其形成了鮮明的體驗壁壘——一切來自真實場景。
當然,體驗是需要底氣的。而海爾一貫的做法,也就是用場景底氣說話。10月份,海爾布置了一個上萬平方米的千人眾測式體驗場景,邀請社會公眾及全國各地的500余名自媒體大V,現場打卡、當場體驗,所有領先技術和領先產品,完全透明、任意“挑剔”,就是體驗底氣。
至于更具戲劇性的場景,也就更有體驗沖擊力:海爾干脆將熱水器,運到新疆阿拉山口,讓大家體驗在10級大風中,兩小時恒溫洗浴的場景,更是特殊的底氣。
雙11來自一種概念臆造,但人們的選擇不會是憑空臆想。人們又將面臨一個智慧局的到來。時代需要消費放大,但也鼓勵消費智慧,如果3億+中國家庭擁有一種選擇智慧,我們也將相信這種智慧,包括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