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摩根商研所
在券商行業并購重組深化、頭部效應凸顯的背景下,德邦證券 46.49% 的股權歸屬成為資本市場焦點。
今天券商圈子里正流傳著一則重要消息:德邦證券或將迎來新股東,多家公司已對接持股股東亞東興業,有意購買其持有的德邦證券46.49% 股權。這其中,一家國內大型產業集團和一家海外金融巨頭已經有了實質性接觸,兩家頭部券商擔任中介。

公司控股權變更在資本市場并不鮮見,但從去年德邦證券迎來國資入主,到今天傳出股權又有新動向,背后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分析。
德邦證券股權演變歷程解析
2023 年 5 月起,亞東興業通過股權質押等方式逐步退出,山東國資體系順勢接手。2024 年 10月,隨著證監會批復落地,山東財金正式成為德邦證券實際控制人,與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47.5%。值得注意的是,亞東興業雖失去控制權,但仍保留 46.49% 的股權,是單一第一大股東。

這就引發了兩個看點,第一,有意向的買家看重了德邦證券什么?第二,山東財金作為實控人會不會參與競價。
從市場反應來看,這部分股權受到的關注不小,產業資本與金融集團的同時青睞,恰恰印證了德邦證券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獨特價值。稀缺性決定議價權,德邦證券的股權熱度,本質上是其稀缺價值的體現。
對于投資者而言,更核心的關注點在于德邦證券的業績表現和未來預期。
券商估值修復或助推股權熱度
2025 年 A 股市場顯著回暖,上證指數從 3400 點震蕩上行至 4000 點,年內漲幅接近 20%。市場活躍度大幅提升。前三季度日均成交額同比增長 106.9%,直接推動券商板塊業績爆發。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150家券商實現營業收入2510.36億元,同比增23.47%;實現凈利潤1122.80億元,同比增40.37%,凈利營收比為44.73%。上市券商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32.02%,歸母凈利潤增幅達 58.63%,行業估值修復趨勢明確。
從德邦本身業績來看,雖未披露三季度完整數據,但上半年業績已釋放積極信號:實現營業收入 6.5 億元,同比增長 11%;歸母凈利潤 5500 萬元,成功實現扭虧為盈。特別在山東區域,債券承銷規模快速突破 110 億元,國資入主后區域資源的有效導入體現明顯。
業績改善和市場回暖形成共振,或為股權吸引買家的關鍵因素。
國資賦能見效,德邦證券的股權稀缺性
股權的熱度,不僅源于行業周期與業績改善,更來自于國資入主后德邦證券的實質性蛻變。
山東國資入主后,德邦證券的變化持續顯現。今年 9 月,德邦證券正式確立上海、濟南雙總部架構,濟南總部位于 CBD 核心區。此外,德邦證券還計劃在濟南新建數據中心,進一步強化區域根基。
與此同時,在監管鼓勵行業并購重組、打造一流投行的政策導向下,全國性全牌照券商價值愈發凸顯。德邦證券作為業務牌照齊全、網點布局合理的券商,在行業整合加速的背景下,自然成為稀缺標的。“牌照是金融機構的核心護城河”,這是行業共識。
山東國資的入主為德邦證券帶來穩定的股東背景和豐富的區域資源,同時保留了市場化機制和專業團隊活力。這種獨特組合在當前金融市場上具有顯著吸引力,既規避了純國企的機制僵化,又擺脫了純民企的資源短板。
資料顯示,德邦證券擁有公募基金、資產管理、期貨、私募等全業務牌照,重點布局財富管理、債券承銷、綠色金融等高增長方向。上半年投資收益達 3.92 億元,同比增長 16 倍;投行業務手續費收入 6400 萬元,同比增長 48.84%,強勁的盈利改善勢頭,印證了業務調整的有效性。
券商行業變革持續,股權并購或成典型
證券行業正經歷深刻變化:頭部券商通過并購重組持續擴大規模,中小券商尋求差異化發展。在此背景下,德邦證券憑借國資入股、業務優化和區域深耕,成為中小券商轉型發展的案例之一。
近年來,多地國資入主中小券商,既為完善地方金融體系,也看好券商牌照的長期增值空間。德邦證券作為國資與市場化結合的例子,地方國資加大對券商牌照布局的趨勢,其參考意義較為明顯。
德邦證券的案例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它既不是純粹的國企改革,也不是簡單的民企退出,而是在市場化基礎上融入國資優勢,形成混合所有制下的發展模式。這一模式符合當前證券行業改革方向,成為其股權受關注的深層原因。價值投資的核心是找到商業模式與時代趨勢的契合點,德邦證券結合了行業并購、國資入股、市場化轉型三方面趨勢。
德邦證券如果能繼續發揮市場化機制與國資背景的雙重優勢,在保持經營活力的同時用好股東資源,有希望在行業競爭中形成差異化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