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七互娛正式完成對強腦科技2000萬美元的投資。未來,雙方將以場景落地為導向、以社會責任為底色,探索腦機接口商業化路徑,在賦能企業業務升級的同時,推動腦機接口技術在文娛、XR等領域的應用落地,挖掘其在教育、醫療等場景的潛在價值,讓腦機接口技術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強腦科技成立于?2015年2月,是國內首個腦機接口領域獨角獸企業,也是首家入選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Harvard Innovation Lab)的中國團隊。目前,強腦科技的技術能力在全球腦機接口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在腦機接口領域具備稀缺的技術壁壘和商業化能力。公司核心團隊多數來自哈佛、MIT等頂尖院校,目前已獲授權專利480余項,核心產品通過FDA、CE等國際認證,并廣泛應用康復、消費健康、人機交互等多個領域。其創始人兼CEO韓璧丞更以專業能力,獲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創新與創業”領域顧問,成為政商學界認可的行業領軍者。

腦機接口賽道之爭,非侵入式成商業化破局關鍵
在科技加速迭代的當下,腦機賽道的競爭開始從技術比拼轉向商業化落地能力較量。當前,腦機接口行業有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三條技術路線,商業化路徑差異明顯。以馬斯克的Neuralink為代表的侵入式技術,能夠通過植入設備實現更高的信號精度,但由于涉及開顱手術,其應用主要集中在特定臨床領域。而強腦科技深耕的非侵入式技術,通過“超級傳感器”在皮膚表面采集腦電信號,無需創傷性操作,是當前階段更契合規模商業化破局的路徑。

目前,強腦科技圍繞“人機交互(HMI)+醫療及消費電子產品+前沿解決方案”三大業務板塊構建產品矩陣,還推出人形機器人靈巧手等面向具身智能領域的產品,實現了腦機接口技術的商業化落地,驗證了非侵入式腦機技術的商業應用價值。
政策層面,今年以來,腦機接口產業政策密集落地。如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2027年關鍵技術取得突破、2030年綜合實力邁入世界前列”的階段目標;“十五五”規劃建議將腦機接口與量子科技、具身智能并列,定位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在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領域已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政策紅利將加速該路線的研發與落地節奏。
而市場層面,腦機接口技術正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并被認為是下一代醫療革命的關鍵。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預計到2045年,美國腦機接口僅醫療市場的規模就將達到4000億美元。如未來能夠擴大至教育、文娛、工業、消費等其他領域,腦機接口將孕育下一個萬億美元級別的市場。龐大的市場空間,為非侵入式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提供了廣闊舞臺,將進一步鞏固其行業關鍵地位。
不止于投資:責任踐行與生態共振的探索
三七互娛選擇投資強腦科技,不僅是財務投資,更是其在腦機接口領域布局的關鍵舉措,也是其探索“技術研發-場景落地-生態賦能”正向循環的重要實踐。腦機接口技術憑借新模態的信息入口,突破傳統交互方式的限制,為醫療康復、文娛、XR以及更廣泛的領域帶來革命性變革。早在投資強腦科技之前,三七互娛已通過投資切入該領域,開展責任踐行相關探索,將自主研發的孤獨癥兒童輔助訓練功能游戲《星星生活樂園》接入腦機接口AI頭環,為孤獨癥兒童提供兼具趣味性與康復價值的全新訓練場景。
在業務生態維度,腦機接口帶來的不僅是新技術,更是下一代人機交互的核心入口。未來,基于腦機技術的運動解碼方案可以使玩家無需手柄鍵盤或可觸屏幕,僅憑意念便能與虛擬世界進行交互,這種全新的交互方式將極大程度地改變文娛產業的用戶體驗。三七互娛對腦機接口落地場景未來潛力高度認同,投資強腦科技是其“科技文娛”投資戰略的必然延伸。
一直以來,三七互娛聚焦“下一代人機交互入口”,從泛文娛領域向硬科技賽道拓展,構建“算力基礎設施—大模型算法—AI應用”完整產業鏈,同時布局XR硬件,持續向硬科技核心領域滲透。如今,三七互娛已搭建起“科技賦能文娛”的生態框架,探索業務生態共振效應,為后續業務創新與產業升級筑牢根基。
未來,三七互娛將持續探索腦機接口技術在文娛、教育以及醫療等領域的多元應用,推動技術與產業融合創新,通過構建全新交互范式,為用戶創造更沉浸式體驗與更高維度的價值,為不同人群提供個性化服務,為文娛及相關領域注入新動能,讓科技創新真正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