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途網10月27日消息(報道:龍翔)重慶產業母基金、三花智控、中升集團、施羅德、云峰基金等22家全球頂級機構齊聚一堂,以真金白銀為賽力斯的港股上市保駕護航。
港交所公告顯示,10月27日,賽力斯集團正式啟動港股招股,預計11月5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將成為首家“A+H”兩地上市的豪華新能源車企。
這家與華為合作推出“問界”汽車的公司此次IPO最引人注目的亮點之一,是豪華的基石投資者陣容——22家機構共同認購約8.265億美元(約64.21億港元),幾乎占據本次IPO募資總額(約17億美元)的半壁江山。
賽力斯基石天團:一場資本與產業的豪華共謀
賽力斯的基石投資者名單幾乎囊括了國內外頂級資本力量,涵蓋了政府基金、國內外金融機構、汽車產業鏈伙伴及知名私募和對沖基金。

首先,重慶產業母基金作為本地國資代表,不僅在賽力斯上市前已持有其股份,更通過母基金體系持續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這種“國資+產業”的模式,體現了重慶對本地龍頭企業的政策扶持。
其次,國際頂級投資機構施羅德、韓國Mirae Securities以及國內知名公募廣發基金、中郵理財等,共同組成了支持賽力斯的金融市場核心力量。
施羅德資本是全球資管巨頭,其參與賽力斯基石投資與其綠色能源戰略高度契合。同時,賽力斯此次IPO七成募資用于研發(如智能駕駛、三電系統),正符合施羅德對“能源轉型 aligned”資產的偏好。而韓國Mirae Securities的加入,也反映出亞洲資本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的期待。
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參與尤為引人注目——三花智控、星宇股份等上游零部件巨頭,與中升集團、美東汽車等下游汽車經銷商共同投資,形成了罕見的產業鏈協同背書。
其中,三花智控作為全球汽車熱管理系統龍頭,其參與基石投資不僅是財務回報考量,更可能深化與賽力斯在熱管理技術方面的合作。三花智控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客戶覆蓋特斯拉、比亞迪等頭部企業,其入股賽力斯或為后續聯合研發下一代熱管理技術鋪路。
中升集團作為中國最大汽車經銷商集團,早已與賽力斯達成戰略合作,其成為基石在情理之中。這種“車企+經銷商”的綁定,既緩解了賽力斯的渠道建設壓力,也為中升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銷售轉型中提供了優質標的。
此外,馬云和虞鋒創立的云鋒基金、中國“巴菲特”的林園基金、Jump Trading等風格多元的頂級私募和對沖基金的加入,更為此次IPO增添了多元化色彩。
其中,林園基金雖以“嘴巴經濟”聞名,但近年已悄然布局固態電池等新興領域。其參與賽力斯基石投資,既延續了對新能源賽道的長期看好,也可能基于問界系列車型的市場表現。
資本投票:賽力斯盈利拐點上的集體抉擇
基石投資者們用真金白銀表達了對賽力斯未來發展的信心,這種信心源于賽力斯已經展現出的業績增長和盈利能力。
財務數據顯示,賽力斯2024年收入達14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5.5%;凈利潤59億元,成功扭虧為盈。公司的毛利率也從2023年的7.2%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23.8%,并在2025年上半年進一步增至26.5%,顯示出盈利能力的持續改善。

與華為的深度合作生態無疑是賽力斯最重要的價值支撐點。從2018年聯合研發增程系統,到2024年以115億元入股華為子公司引望智能,雙方的合作持續深化。問界系列產品貢獻了賽力斯80%以上的營收,而HarmonyOS座艙、ADS自動駕駛等華為技術支持,都是雙方協同發力的成果。
作為賽力斯的核心增長引擎,問界品牌已構建覆蓋22.98萬-56.98萬元價格帶的“新豪華”產品矩陣,2024年以38.71萬輛交付量實現268%同比增長,其中多款車型霸榜細分市場。
根據招股書,賽力斯擬將募集資金的70%用于研發投入,約20%將用于多元化新營銷渠道投入、海外銷售及充電網絡服務,其余10%用作營運資金,研發為先的戰略導向十分明確,這有望持續支持公司保持技術靈犀那。更值得關注的是,賽力斯已成為全球第四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車企,這一里程碑極大地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
在海外布局方面,賽力斯已進入挪威、德國、英國等歐洲市場,2024年海外收入達42.1億元,公司計劃2026年前在歐洲、中東等地設立100家體驗中心,并與華為共建超充網絡,目標覆蓋全球主要市場80%的高速公路。
征程剛剛開始,與華為的故事遠未到高潮
本次IPO是2025年亞洲科技圈最受關注的上市事件之一,賽力斯有望成為首家“A+H”兩地上市的豪華新能源車企,具有里程碑意義。賽力斯港股上市后,市值預計超過2000億港元,將與蔚來、理想等新勢力車企處于同一市值梯隊。
值得注意的是,賽力斯港股發行價最高131.50港元,較其A股股價折讓約24.7%。這一價差為市場留下了想象空間,也讓國際投資者有機會以更優惠的價格,參與到中國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的成長故事中。
速途網認為,放眼未來,賽力斯的征程才剛剛開始。隨著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加速海外布局,其與華為合作的故事還遠未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