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李 楠
AIGC正在迎來最好的時代!
最近一年,OpenAI Sora、快手可靈AI、即夢AI、夸克“造點”等多模態生成平臺快速進化,越來越多的精品AIGC內容開始出現在內容平臺中,用戶不僅僅驚嘆AI生成內容質量的躍遷,也對這類內容所呈現的無限想象抱有更多期待。
另一個值得玩味的點是,閱文集團CEO兼總裁侯曉楠在2025閱文創作大會上表示,面向未來,我們看到了四個關鍵趨勢:內容爆炸時代,好故事是定海神針;AIGC時代,原創力是作品靈魂;新消費時代,IP是超級杠桿;全球共創時代,中國故事是世界語言。下一個十年,將是中國超級IP的黃金時代。
有了越來越“好用”的AI,越來越多的原創IP勢必將為觀眾帶來更好的呈現,那么如今AI創作內容的難點在哪里?AIGC的價值又體現在哪兒?在2025閱文創作大會期間,速途網采訪了異類Outliers創始人、AICA發起人、《新世界加載中》總導演陳翔宇,我們試圖了解,一家AI影視全流程公司的創始人的視角與實踐下的AIGC又是什么樣?
現在是內容和技術并行最好的時代,“AI可能做出前所未有的IP”
OpenAI新一代視頻生成模型Sora 2的“炸場”為AI玩家們充實了國慶假期,Sora App上也出現了大量網友創作的視頻,這其中OpenAI CEO 山姆·阿爾特曼的惡搞視頻成為了茶余飯后的談資。再往前看,9月下旬,夸克發布全新AI創作平臺“造點”,集成了AI生圖與AI生視頻兩大核心能力。7月底,世界人工大會期間,快手可靈AI宣布其全球用戶超4500萬,發布新功能靈動畫布和重磅升級的多圖參考。
AI工具的快速迭代,創作者的角度是如何看待的?陳翔宇告訴速途網,不管是早期的大語言模型,還是圖像模型到視頻模型,整個制作方向都在向多模態發展,內部也從工具組合向Agent to Agent轉變,制作流程也在發生變化。
“我們團隊當中也出現一些新的職位”,他介紹到,傳統的動畫師在團隊當中變成了AI構圖師,團隊在構建算法的過程中,也試圖把AI變成伙伴,做算法層面的更迭,解決其中核心的問題。
陳翔宇認為,現在是內容和技術并行最好的時代。“平臺開放了很多策略,這是商業化市場反推的過程,而去年技術還沒達到特別成熟的狀態”,此外,閱文開放的IP提供了多種合作形式,而去年生態并不成熟,今年開始有萌芽的狀態了。

據速途網了解,閱文集團升級了“創作合伙人計劃”,推出四大舉措布局漫劇生態:在IP資源上,閱文漫劇將開放十萬部精品IP,包括《國民法醫》等頭部作品及多元題材;在創作扶持上,閱文漫劇將設立億元專項創作基金,支持作家跨界及優質團隊開發;在技術賦能上,閱文推出“漫劇助手”等AIGC工具,加大提升漫劇改編效率;在產業鏈協同上,構建從制作、發行到IP產業鏈聯動等全鏈路扶持,構建一個開放、高效、共贏的漫劇共創生態。
選擇好的IP進行AI創作,在還原度和創新之間如何平衡?在陳翔宇看來,仙俠、玄幻、系統、微恐、無限流等市場上比較火的IP種類,AI在風格上很好兼容。同時,生產方式的變化會更迭出新的行業,這區別于傳統動畫和傳統影視,但最后生產出的內容,制畫水平是在基本線之上的。
“AI可以做一些之前可能開發不出來的IP,我覺得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他舉例,偏廢土、偏末世、偏生物進化,現在基于AI都有一些新的可能。
談及目前使用AI制作內容的技術難點時,陳翔宇舉了一個例子,機甲、四足動物等進行動態呈現時要涉及骨骼綁定,而普通人骨骼的節點的優先級和四足、機甲等不同,于是異類Outliers團隊寫了一套算法,并在Github開源,這套算法基于四足和機甲的骨骼做權重點的調整,極大提高了整體運動捕捉的效率。此外,持續性的問題,全景畫面中多人物的交互,都是待解決的問題。
“觀眾根本不在乎AI”,用心才是殺死同質化的唯一武器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AI生成內容,AIGC的價值也會被顯著地重估。那么,從創作者的角度來看,目前AIGC作品的價值體現在哪兒?
“我覺得觀眾不在乎它是不是AI輔助的,只在乎它是不是一個好的內容”,陳翔宇認為,內容本身的價值是最重要的,每個團隊做的內容不一樣,有的劇集會爆,也有石沉大海的,一切最重要的點還是在于內容本身夠不夠好。
“閱文有好的IP,如果有好的制畫公司,如果有好的內容呈現,有好的技術,我們非常相信在接下來AI內容會慢慢地變成主流市場當中的一種形態。”
此前,我們更多看到的AIGC內容更偏科幻風格,如今隨著IP的開放,異類Outliers團隊的選擇也更加多元。陳翔宇稱,團隊對作品類型很包容,現在在做純二維,偏青少年向的IP,也有原創的IP。他透露,原創IP大概花了近一年的時間,目前劇本已經初步完成,今年會看到先導片,會以長劇的形態呈現出來,是純寫實的風格,也是用AI去做,團隊希望能創造出來一些偏這個時代的所喜聞樂見的一些作品。
面對內容行業同質化的問題,陳翔宇認為,同質化最核心的本質還是創作者用不用心,AI也是人控制的,生產內容需要人去引導。“我相信一旦一個創作者用心做一個作品的時候,一定能找到這個作品當中的獨特性,是否同質化和技術本身其實關聯不是那么大”。
他指出,我們只能回歸到內容本身,創作者或創作團隊是否對這個內容是用心的,是否對它有獨特的想法和設計,這個是避免同質化最重要的因素。
當下,AIGC內容的價格趨勢也引發了創作者對于成本的關注,如果說將成本壓可以讓團隊活下去,那么堅持精品化則是另一種路線。
在陳翔宇看來,AIGC的質與量是兩個方向,質依賴于技術突破,同時團隊對于內容開發的專業度,一定是以工具驅動的量化去做,之間肯定有成本的差異,在最終的內容呈現上一定也有差異。異類Outliers團隊認為,接下來會是一個工具驅動的市場,一定有劣幣驅逐良幣的過程,但是留在市場中的一定是被打磨過的,真正被觀眾認可的作品。
不過,盡管多模態AI生成能力已經飛速發展,但創作者們在有很好的想法的時候,仍然存在被大模型的呈現力限制住的時候。

據陳翔宇講述,異類Outliers團隊此前在做全球首部AI單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載中》的時候,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也找不到求助對象,只能自己一點一點想。
“你會發現很多東西是你想不通的,同時臨近交片期,要么以傳統的技法做,要么調整你整體的制片模式,每天想辦法怎么去分層,要不然試試單人的工作引導,再進行組合起來,每天都在面對這樣的問題,它其實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
不過,他依舊相信見山拆山的路,會反哺很多新的經驗出來,對于這條路也是不害怕的,團隊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