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OpenAI在舊金山舉行其第三屆 DevDay 年度大會。宣布了四大重磅的更新,同時公布了關鍵的一些產品數據值得關注。

OpenAI官方公布數據顯示,目前累計已有 4 百萬開發者利用 OpenAI 平臺進行開發;ChatGPT 的每周活躍用戶已超過 8 億;其中API 平臺峰值吞吐量達到 每分鐘 60 億 tokens(tokens per minute)。
OpenAI新目標:把ChatGPT打造成未來的操作系統
本屆 DevDay 上,OpenAI 正式推出 “Apps in ChatGPT” 框架——開發者可以通過 SDK 將自己的服務嵌入到 ChatGPT 中,用戶無需離開聊天界面即可觸發、交互、購買。
看上去 OpenAI的目標是把ChatGPT打造成未來的操作系統,挑戰傳統安卓和蘋果的生態地位。目前,首批支持的應用包括 Booking.com、Canva、Coursera、Expedia、Spotify、Zillow 等。比如只需要輸入Coursera,ChatGPT就能自動識別并調用Coursera的功能,也可以直接要求在ChatGPT調用Canva作圖。奧特曼預告稱接下來還會上線更多應用。
這一動作其實是對 OpenAI 之前推出的 “GPT Store” 的延伸和升級。過去,開發者可以創建自己的 GPT 模型,但現在,他們能把這些服務直接“裝進”ChatGPT,讓用戶在聊天時就能完成搜索、訂票、學習或設計,無需跳出界面。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模式讓 OpenAI 不再只是一個聊天入口,而開始變成一個能連接應用、交易和支付的平臺。未來,用戶可能在 ChatGPT 內就能看到推薦內容、完成購買、開發者也能從中獲得分成——整個過程都在一個窗口里完成。
現在,蘋果、谷歌、Meta、微軟等科技巨頭都在搭建自己的 AI 平臺,希望把用戶牢牢留在自家生態里。OpenAI 如果不能盡快建立自己的應用體系和賺錢通道,就可能被這些“生態巨頭”擠壓。這次讓應用直接嵌入 ChatGPT 的做法,可以看作是一次“反擊”——OpenAI 想用一個更開放、好用的平臺,把用戶重新吸引回來,讓開發者和服務也能在它的系統里運轉起來。
OpenAI發布AgentKit、Codex與全新API矩陣
除此前述新布局之外,OpenAI 在 DevDay 上還重磅推出了面向開發者和企業的 AgentKit 套件,以及正式版 Codex、多個API產品等,進一步強化其“AI 應用+智能體”矩陣。
OpenAI 正式推出 AgentKit,這是一個面向開發者和企業的全流程工具集,旨在從構思到上線、再到性能優化,為智能體(agent)提供端到端支持。AgentKit 包含三大核心組件:Agent Builder,一個可視化畫布,開發者可以通過拖拽節點、參數配置、連線邏輯來構建多步驟的 agent 流程;Connector Registry,作為連接器管理層,用于統一管理各種數據源、工具 API、內部系統的接入方式;ChatKit,用于將智能體的聊天界面嵌入到產品中,使得交互體驗更自然、更易于定制。
在大會現場,OpenAI 員工演示了從0開始搭建一個業務型智能體的過程:無需寫一行代碼,只需拖拽節點、設置參數,就能拼出一個完整流程;然后點擊預覽、運行、調試,幾分鐘內生成可上線版本。此外,OpenAI 提到早期用戶就已用 AgentKit 在數小時內構建起客服機器人或銷售助理等多 Agent 工作流。比如金融服務公司 Ramp 宣稱,用可視化界面構建一個“買家 agent”流程從零起步只用了幾個小時而非幾個月。
AgentKit 還集成了新的評估與優化機制:在 AgentKit 內部便支持 Evals 能力強化,比如 trace grading、自動化 prompt 優化、第三方模型支持,以及 RFT(強化反饋調優),從而在上線后能持續改進 agent 性能與穩定性。在這一體系與 “Apps in ChatGPT” 相結合的設計下,OpenAI 有望把“智能體 + 嵌入服務”形成協同效應。
在 DevDay 上,Sam Altman 宣布 Codex 從研究預覽版轉為正式可用版本(GA,General Availability)。同時,他還推出 Codex SDK,并支持在 Slack 中直接調用 Codex 解答技術問題或生成代碼片段。
據現場演示,Codex 的三個亮點值得關注:首先是Slack 集成:企業用戶可以在 Slack 聊天頻道中向 Codex 提問或請求代碼片段,Codex 將在聊天流中直接回應,無需切換應用界面;其次是Codex SDK:企業可以將 Codex 的能力作為模塊引入自家內部工作流、工具鏈中,自動化地擴展開發效率。
最大的亮點是語音交互,Codex 正式版集成了語音輸入能力,支持口語指令轉為技術操作指令。例如在現場演示中,只需說一句 “將燈光聚焦到觀眾席”,Codex 就通過后臺 MCP 服務器控制會場燈光系統,將觀眾席燈亮起。奧特曼提及,自今年 8 月預覽版上線以來,Codex 已處理 40T tokens 的請求,成為 OpenAI 增長最快的產品之一。
目前來看,Codex 正式版的推出,對 OpenAI 在開發者工具和企業自動化方向都是一大補充,不過它在復雜邏輯、跨模塊調用、高安全性場景下仍有局限。
在大會尾聲,奧特曼又重磅宣布三個新的 API 動作,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GPT-5 Pro 是 OpenAI 面向高端任務推出的頂級模型版本,其訓練截止日期為 2024 年 9 月 30 日。該模型支持高達 400k 的上下文窗口,最大輸出可達 272k token。
在定價方面,OpenAI 給出了輸入價格為 15 美元/百萬 token(約為 GPT-5 的 15 倍),輸出價格為 120 美元/百萬 token(約為 GPT-5 的 12 倍)。目前 GPT-5 Pro 支持文本 + 圖像輸入,但僅支持文本輸出。這條產品線的推出目的很明確:定位那些對上下文長度、理解復雜任務、專業推理要求極高的應用場景,比如科研寫作、法律分析、長文檔處理、復雜業務流程智能體等。
OpenAI 本次也同時推出了一個輕量級的實時語音 / 聊天模型 gpt-realtime-mini,其優勢在于成本更低、延遲更低。相較于常規模型,它在成本方面有大幅度節約,更適合語音交互、實時對話這種高頻場景。 OpenAI 在語音交互方向上的策略強調的是多模型組合,以適應不同場景下的計算與成本需求。
此外,Sora 2 也在 DevDay 中正式上線其預覽 API。2.0 版本在視頻生成、動態畫面控制、內容可定制化方面進行了升級。目前尚未披露 Sora 2 的具體定價和輸出性能細節。不過奧特曼展示了Sora2在電商行業的一個案例。
演講的最后,奧特曼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讓 AI 對每一個人都真正有用,這一目標,離不開所有人的參與。”
(文章來源:藍鯨新聞,記者 武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