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熙生物交出一份有所承壓、又暗藏轉機的半年報。財告顯示,華熙生物2025年上半年營收22.61億元,同比下降19.57%;凈利潤2.21億元,同比下降35.38%。然而細看第二季度,華熙生物單季凈利潤逆勢增長20.89%,利潤率實現自2024年一季度以來首次同比、環比雙回升。這一拐點的背后,是華熙生物創始人、總經理趙燕在2025年3月的重返一線。她以“二次創業”的決心,推動了華熙生物一場從營銷到組織、從研發到品牌的全面重構。

來源:華熙生物官網
華熙生物這場重構看似“鐵拳鐵腕鐵石心腸”,但在外界看來,華熙生物砍掉低效營銷、摒棄外包代運營、壓減非核心品牌……華熙生物一系列動作的成效,已在二季度初步驗證。
而在戰略層面,華熙生物正全力押注合成生物這條增長曲線。華熙生物不僅與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天津市政府共同建設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天津產業化基地,突破生物制造“放大”瓶頸,更在肝素聚糖的體外全酶法合成等領域嘗試技術突破。
與此同時,國際市場正成為華熙生物的另一收入支撐。據財報,華熙生物上半年國際市場原料銷售3.31億元,占公司原料業務收入的52.93%。華熙生物在日本增速超20%,歐洲、東南亞等區域也保持近10%增長。
在合成生物的“戰略縱深”中,華熙生物從“賣原料”轉向“賣解決方案”,華熙生物從“規模導向”邁向“科技引領”的成效要如何落在財務報表的每一行,值得長期關注。
華熙生物總經理重返一線
“2025年3月,華熙生物總經理重回業務一線”——在華熙生物這份半年報中,華熙生物多次強調了這一變動。
這不是華熙生物一次簡單的人事調整,而是華熙生物這家生物科技巨頭在歷經一年半“深蹲”后,發出的最強烈信號:華熙生物要“起跳”了。
趙燕的“二次創業”并非簡單的“老板親自上”,而是華熙生物一次系統性重構。
過去,華熙生物常被指“高舉高打”,依賴流量投放和明星代言。而趙燕回歸后的重大舉措之一,便是果斷削減華熙生物低效營銷投入、壓縮華熙生物非核心品牌預算,并要求華熙生物所有市場傳播必須與“高壁壘科技資產”緊密綁定。
由此,華熙生物品牌傳播邏輯被改寫。
華熙生物不再追求無技術支撐的品牌擴張,而是聚焦以高端透明質酸為核心的優勢領域,推動華熙生物核心技術與品牌深度結合。
與此同時,華熙生物組織與人才體系也迎來全面革新——華熙生物徹底摒棄了外聘“職業操盤手”的模式,轉而在華熙生物內部培養兼具科技情懷與創業精神的管理骨干;并建立起一套基于科學論證的傳播體系,主動回應“透明質酸過氣論”等
“3月份華熙生物總經理重返一線后,華熙生物組織變革、費用壓縮、研發聚焦的動作幾乎在一夜間啟動,二季度只是初步驗證。”一位長期跟蹤華熙生物的機構投資者評價,“真正的看點是,當華熙生物這些動作全部跑完一個完整年度后,華熙生物能不能把合成生物平臺的價值兌現到財務報表的每一行,從華熙生物目前整理布局看,市場可以對其報以期待的?!?/p>
過去的18個月,華熙生物確實經歷了一段艱難時期,華熙生物收入下滑、利潤承壓、股價震蕩……
2024年,華熙生物實現營業收入56.8億元,同比下降12.8%;歸母凈利潤5.7億元,同比下降38.4%。這是華熙生物自2019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年度利潤負增長。
在趙燕親自抓華熙生物戰略、抓華熙生物組織、抓華熙生物產品后,華熙生物變革開始顯效。
2025年8月26日晚披露的華熙生物最新財報顯示,華熙生物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61億元,同比下降19.57%;歸母凈利潤2.21億元,同比下降35.38%。聚焦第二季度,華熙生物業績已呈現企穩回升跡象:華熙生物單季收入11.83億元,降幅收窄至18.44%,而歸母凈利潤卻逆勢增長20.89%至1.19億元,凈利潤率實現自2024年一季度以來首次同比、環比雙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華熙生物這一利潤增長是在華熙生物計提4837萬元資產減值、支出2900萬元人員優化費用及2000萬元產能戰略投入的背景下實現的。
華熙生物:合成生物成增長曲線
如果說趙燕重返一線是華熙生物“深蹲起跳”的戰術動作,華熙生物二季度的盈利拐點是“戰術勝利”,那么,合成生物戰略則是華熙生物的“戰略縱深”。
華熙生物正從技術布局、平臺建設到產業轉化全面發力。
公開資料顯示,華熙生物與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天津市政府共同建設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天津產業化基地。目標是突破生物制造項目從實驗室到規模化生產的“放大”瓶頸。
2025年華熙生物半年報進一步披露,華熙生物多個重點項目已取得實質性進展——注射級重組ⅩⅦ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化妝品級視黃酰透明質酸鈉(VAHA)等產品已完成中試,正式步入試產階段,產業化進程明顯提速。
同時,華熙生物構建了一個“細胞外基質(ECM)-細胞間通訊-細胞內部”的完整技術體系。
“華熙生物自身核心基礎技術為精準分子量控制的高端透明質酸,依托華熙生物與全球高校、研究機構及藥企的合作,開展細胞生物學、糖生物學在衰老干預、組織再生領域的逆向研究。”華熙生物已下定決心。
具體而言,在細胞外基質(ECM)方向,華熙生物聚焦透明質酸衍生物、硫酸軟骨素、膠原蛋白多肽等關鍵物質,探索其在組織支撐與修復中的潛力;細胞間通訊板塊則圍繞肝素、人母乳寡糖、PDRN等高附加值成分,研究細胞信號傳遞與調控機制;而在細胞內部機制層面,華熙生物針對麥角硫因、PQQ、紅景天苷等活性物質,挖掘其在代謝調節和抗氧化領域的應用價值。
在這一體系下,華熙生物2025年上半年新上市6款生物活性物原料,包括兩款醫藥/醫療器械級原料Hyatrue?交聯透明質酸鈉、BloomColla?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
華熙生物研發“提質增效”成果顯著。財報顯示,2025年華熙生物上半年研發費用2.31億元,同比增長15.25%,占華熙生物營收比重10.22%。報告期內,華熙生物新增獲授權知識產權340項,其中有發明專利29項。

來源:華熙生物2025年半年報
突破還出現在華熙生物肝素聚糖的生物制造領域。傳統肝素依賴動物提取,不僅面臨病毒風險,也常受供應鏈波動制約。對此,華熙生物通過其孵化的華熙唐安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實現了肝素聚糖的體外全酶法精準合成。
據華熙生物透露,該公司成為國內唯一掌握全天然結構抗凝血肝素聚糖生物合成技術的企業,技術能力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華熙生物這項突破不僅有望破解國產肝素長期面臨的“卡脖子”困境,更能顯著降低成本、提升純度,推動產業向綠色制造轉型,打開新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