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人工智能賽道熱點頻現,為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社會進步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賽道內,一系列圍繞AI開展的新技術與成果相繼落地,大模型進入了迭代加速升級的新紀元。作為AI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大模型之家一直追蹤著AI最前沿的研究與探索,我們通過AI新鮮事日報等渠道,及時向用戶傳遞著AI領域的最新消息,在原創頭條中深入挖掘每一個技術突破背后的故事。時值年末尾聲,我們特別從海量的研究中總結了本年度 AI 領域十大事件,以此共同見證這對于 AI而言意義非凡的一年。
1.Open AI發布ChatGPT-4
美東時間 3 月 14 日周二,OpenAI 宣布推出大型的多模態模型 GPT-4,稱它可以接收圖像和文本輸入,輸出文本,“比以往任何更具創造性和協作性”,并且“由于它有更廣泛的常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更準確地解決難題。”OpenAI 表示,GPT-4 能同時解析文本和圖像,所以能解讀更復雜的輸入內容。
2.百度文心一言橫空出世,拉開百模大戰序幕
3月16日,百度正式發布新一代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這是繼文心一格之后,百度推出的又一個生成式AI產品。據悉,文心一言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面向消費者。文心一言嵌入百度搜索,用戶能直接與大語言模型交互,這將是對傳統搜索體驗的補充,甚至是升級,有機會形成新的流量入口,吸引更多的用戶,并獲得市場份額,同時賦能百度平臺的廣告商、內容創業者和商家。
此后,華為盤古、360智腦、商湯日日新、阿里通義千問、京東言犀、昆侖萬維天工、科大訊飛星火、騰訊混元……AI大模型先后登場,千模大戰就此展開。
10月17日,在百度世界大會2023上,李彥宏以《手把手教你做AI原生應用》為主題發表演講,并發布文心大模型4.0版本,帶來新搜索、新地圖等十余款AI原生應用。
3.AI孫燕姿火遍全網,AI歌手迎來大爆發
2023年5月,各大視頻平臺上,“冷門歌手孫燕姿”靠著各種各樣的AI“分身”翻唱不同曲風的歌曲,從流行、到搖滾、再到“魔性”,AI孫燕姿無所不能。AI孫燕姿之外,借由AI分身,陳奕迅、周杰倫、披頭士等知名歌手及樂隊紛紛在B站“復出”并發表“新歌”。周杰倫唱日語歌、鄧麗君演唱《反方向的鐘》……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AI歌手這里都能實現。
4.多家教育企業入局,人工智能開辟AI教育新業態
隨著大模型迭代,AI教育應用能力迎來突破。2023年5月,科大訊飛發布了星火認知大模型1.0。認知大模型基于星火大模型架構,可以實現AI批改作業、AI口語對話等能力。隨后,科大訊飛在大模型+教育領域進行了多次升級,布局包含了模型側的軟件能力,以及學習機的硬件提升,還有G端、B端市場的解決方案。
7月,網易有道推出了“子曰”教育大模型,隨后發布了一系列搭載“子曰”教育大模型的應用。其中有口語教練Hi Echo、LLM翻譯、AI作文指導、語法精講、AIBox、文檔問答等。11月4日,網易有道“子曰”教育大模型通過了相關備案。
此外,同一批通過備案的,還有好未來旗下的學而思大模型MathGPT。隨后,MathGPT從內測階段轉為全面對外開放,在學習機中上線了包括AI對話學、AI講題助手、中英文寫作助手等功能。
稍早之前,還有作業幫發布了銀河大模型,希望將大模型能力覆蓋到多個學科以及學段當中。
5.手機廠商集體入局大模型
今年7月,華為在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面向行業的盤古大模型3.0,最高版本高達1000億參數,并官宣新一代智能操作系統HarmonyOS 4已接入了盤古大模型,小藝也成為首個具有AI大模型能力的終端語音助手。9月份,華為宣布大模型版小藝開啟眾測,首批支持機型為Mate 60/P60系列手機。
2023年8月,小米宣布其已經成功自研了一個13億參數的端側模型,并且在手機端實現了運行。同時公布其自研的大規模預訓練語言模型MiLM-6B,參數規模達到了64億,在權威中文評測榜單C-EVAL和CMMLU中位列同等參數規模大模型的第一名。
無獨有偶,11月16日,OPPO也在開發者大會上,正式發布了自主訓練的個性專屬大模型與智能體——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AndesGPT“端云協同”為基礎架構設計思路,推出從十億至千億以上多種不同參數規模的模型規格。
除此之外,榮耀手機開始布局,預計將于明年1月份將大模型能力裝進手機OS中。
6.AI大模型“上車”?正當時
2023年8月,廣汽集團宣布正式推出AI大模型技術的最新研發成果——廣汽AI大模型平臺,吉利汽車也表示首個全棧自研的全場景AI大模型將搭載在吉利銀河L6上。更早之前,奇瑞新能源汽車注冊了“ICAR GPT”商標,長城汽車注冊了“長城汽車SPACEGPT”等商標,蔚來汽車、小鵬汽車也申請注冊了GPT相關商標。除此之外,多家車企紛紛宣布與大模型企業展開合作:百度Apollo日前宣布長城汽車、億咖通科技成為首批文心大模型智艙應用探索伙伴;今年4月,吉利汽車、智己汽車、奇瑞新能源汽車等多家企業也表示,將與阿里云在大模型相關場景上展開技術合作。
7.首個《人工智能法示范法1.0(專家建議稿)》發布
8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大項目《我國人工智能倫理審查和監管制度建設狀況調研》起草組發布《人工智能法示范法 1.0(專家建議稿)》。
據悉,《示范法》涵蓋總則、工智能支持與促進、人工智能管理制度、人工智能研發者和提供者義務、人工智能綜合治理機制、法律責任和附則七大章節??傮w來看,《示范法》堅持發展與安全并行的中國式治理思路,提出了負面清單管理等治理制度,并對人工智能產業鏈條各主體責任義務分配等核心問題進行了回應。
《人工智能法示范法 1.0(專家建議稿)》中,專家強調以國家機關的先行先試促進人工智能的推廣應用,采用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人工智能進行風險管理,負面清單內的研發、提供活動采取許可機制,實行事前監管;負面清單外的研發、提供活動則采取備案機制,事后監管機制,并提出應設置“國家人工智能主管機關,負責統籌人工智能發展和管理”,同時相關部門應堅持發展導向,設計了盡職免責等相應條款,以為人工智能創新活動提供寬松政策環境。
8.Sam Altman的“離職”風波
11月17日,OpenAI發布公告:創始人Sam Altman將“離任”(depart,解雇的中性說法)CEO和董事職位。原因:Sam在與董事會的溝通中,沒有始終如一地“坦誠”,Mira Murati(原CTO)臨時接任CEO。立即生效。
僅一天時間,19日,OpenAI投資者向董事會施壓,要求Sam Altman重返首席執行官。最終,紐約時間的11月22日凌晨1點,Open AI在X(前Twitter)的官方賬號正式宣布原則上同意Sam Altman重新回到Open AI擔任公司的CEO。同時,Open AI的董事會大換血,新的董事會包含 Bret Taylor (Chair), Larry Summers 和 Adam D’Angelo。
9.英偉達發布AI芯片 H200
2023年11月,芯片巨頭英偉達在2023年全球超算大會(SC2023)上,發布了H100芯片的繼任者,也是目前世界最強的AI芯片——H200。
據悉,相較于其前任產品H100,H200的性能直接提升了60%到90%。與此同時H200還是英偉達首款使用HBM3e內存的芯片,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更適合用于大語言模型的訓練或者推理。
大模型的浪潮,也讓英偉達賺得盆滿缽滿,截至2023年7月30日的第二財季報告顯示,英偉達營收135.1億美元,同比增長101%;凈利潤61.88億美元,同比暴漲843%。英偉達的好成績不僅體現在業績上,其股價今年以來也持續增長。年初至今,英偉達股價增長超3倍,當前總市值為1.22萬億美元。
10.Gemini大模型爆紅后,谷歌陷入造假風波
12 月 6 日,谷歌官方宣布發布 Gemini 1.0,這是其認為規模最大、功能最強大的人工智能模型,可以處理視頻、音頻和文本等不同內容形式的信息。據介紹,針對不同場景,谷歌發布了三種不同版本:Gemini Ultra,規模最大且功能最強大的模型,適用于高度復雜的任務;Gemini Pro,適用于各種任務的最佳模型;Gemini Nano,端側設備上最高效的模型。
然而,熱度才持續沒多久,谷歌發布的一段展示Gemini強大能力的視頻卻被質疑造假,讓該公司陷入“虛假宣傳”的風波。面對質疑,谷歌也向媒體證實,這段關于Gemini性能演示的視頻并不是實時的,而是使用了原始鏡頭中的靜止圖像幀,然后編寫了文本提示,以便讓Gemini做出回應。
寫在最后
毋庸置疑,對人工智能來說,2023年是十分關鍵的一年。它不僅彰顯了技術的巨大飛躍,還預示著社會和文化的深刻變革。AI的進步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革新,更在深層次上重塑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方式乃至思維方式。從ChatGPT的廣泛應用,到Google的Gemini引發的全新討論,這些技術的崛起引領了關于倫理、隱私、就業和創新的深入思考。展望未來,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這場技術革命中找到平衡點,充分利用AI的優勢,同時有效解決它可能帶來的問題。2023年的經驗和成就是我們前行的指路明燈,讓我們在AI時代的發展中更加謹慎。我們將不斷探索AI與人類社會和諧共存的可能性,確保技術的進步真正惠及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