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運動類培訓機構而言,涉及到場地、設備投資,經營成本高昂,而課消又不穩定,容易出現有流水、無利潤,甚至虧損的情況。去年,華蒙星籃球關閉6個校區,2個月單月虧損800萬,反而賺得更多,做到了單校區百萬利潤,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2023年5月18日下午,華蒙星體育聯合創始人趙華升參加第七屆校管家520感恩答謝會暨2023校外成長教育岳麓峰會,并分享了華蒙星單校區百萬利潤的經驗。


在分享中,趙華升提出了一套財務測算模型,總結了高利潤產品的制定方法,分享了通過用校管家系統的精細化運營,實現了單校區百萬利潤的精彩案例。
盈利關鍵:做好校區財務測算
新政后,財務稅收的政策變化,行業的規范性大大提高,機構最重要的一定是先合規發展,再在合規的基礎上,保證自己的經營利潤。
經過多年實踐,華蒙星打造出了一套成本測算模型:租金占營收的最佳比例在15%-20%之間,一旦超過25%,如果意外停課,現金流就會斷掉;人力成本應控制在30-35%;廣告、市場、活動、物料、裝備費用控制在5-10%;而裝修、固定費用均攤在4-6%,其他部分是2%。將單體校區的利潤控制在500w,這樣只需要交5%的稅,在合規的基礎上,利潤最大化。


人才是學校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關鍵點之一,首先,校區人力成本一般占比較高,配置有講究,比如一個300平的校區,配備一個校長、一個課程顧問、兩個主教、兩個實習生助教,采用實習生可以增加人均產值。其次,如何留住人才?單校百萬利潤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點。拿30%的利潤分給員工、后期發展員工在單校的股權,能夠讓員工看到未來,跟機構一起發展。
選擇不同客群,利潤大不同
選擇大于努力,對機構運營而言同樣如此。不同的受眾,上課時長不一樣、班型不一樣,每周營收不同,放在一年就有巨大的利潤差。華蒙星面主攻幼兒籃球,面向的客群主要是3-9歲的孩子,這跟少兒籃球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1)每分鐘差額0.4元,一年營收差額41萬元
市面上小學籃球一節課90分鐘,課時費是200元左右,而幼兒籃球一節課60分鐘,課時費是160元左右,每分鐘的價格就是2.2元和2.6元,這樣算下來就有一個學員0.4元的分鐘差額。
如果一個幼兒班能有滿額15個學員,兩片場地也能同時開課,周末一天最少6個段,周末有兩天,一個月有4個周末,一年12個月。一年只算周末最少差額41萬營收(15人*2場地*60分鐘*6場次*2天*4周*12月*0.4元差額=414720元)。
(2)每周差一節課,一年營收差額122萬元
從校管家系統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出,小學生每周只能來一節課,而幼兒一周能上兩節課。假設一個校區能招340人,如果50%是小學生,他們一年正常上學9個月,上學期間每個月有4節周中的課來不了,一節課200元,差額就高達122萬(340人*50%*9月*4天*200=1224000元)。

僅算以上兩點,面向幼兒和面向小學就有163萬營收和利潤的差距。
根據利潤模型,設計產品體系
要做到百萬利潤,僅靠天天抓出勤,是舍本逐末,只有設計出符合利潤模型的產品體系,才能提高單校區利潤。
華蒙星將產品體系分為星課程、星活動、星賽事、星營類四個閉環,用賽事和活動拉動課消,提升孩子和家長的體驗。

教育產品的豐富性:賽事及活動拉動課消
通過賽事拉動課消的增長,每次參加賽事的小朋友會訓練最少4-6節課,我們打一場比賽半個小時,周六上午來一次兩個課消。但是,這么高的課消,一定要給到足夠好的正反饋:要做足儀式感、讓家長滿意,不能只有三對三的傳統比賽,還要有很好的儀式感的設計、體能賽,設計爸爸媽媽參加的環節,讓每個校區小朋友都能享受NBA選秀的感覺。
而做賽事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控制利潤,最賺錢的比賽不是去萬達,不是去大型體育館,是在自己的校區,因為沒有場地成本,家長交通非常便利。
除籃球之外,華蒙星還在做“星活動”和“星活動”。對幼兒籃球培訓而言,家長的功利性沒那么強,那么,籃球就不僅是籃球,更多是小朋友快樂成長的周邊,打籃球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打籃球的過程中接觸到什么東西。所以,華蒙星可以設置有儀式感的活動,比如跳蚤市場,也可以跟進近幾年的流行趨勢,跟長隆合作夏令營,這些項目也能帶動課消。
高出勤率的產品設計核心:讓家長和孩子喜歡
課程設計:在形式上,華蒙星非常注重可視化設計,無論是場地、還是教具,都有自己的專業視覺設計;在內容上,注重親子互動、孩子的參與感,在開課前設計5-10分鐘親子活動,讓爸爸一周高效陪伴孩子5-10分鐘,孩子也會非常開心,下課后設計分享環節,讓孩子分享今天的收獲和他在球場上的感覺、認知,讓媽媽看到孩子的精彩表現。這些閉環,能讓家長、孩子都開心。
專屬社群服務:華蒙星會給每個學員建一個VIP群,將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拉在里面,包括體驗課也會做VIP群,在課中、課前播放一些小朋友的照片、視頻,讓家長感受到孩子的快樂。
課后回評:華蒙星充分用到了校管家的課評功能,注重家長的回評率,回評率越高的校區,和家長的互動越強,家長越能感受到教練對他的服務。此外,通過校管家的課程點評,家長可以轉發朋友圈,免費獲得一節體驗課,也是幫機構的轉介紹推廣。
做高普及度的產品:提升人效
體培類場地成本、人力成本高,只有做高普及度、量夠大,才能把利潤提起來。華蒙星的體系不做私教,只做大課。
所以,華蒙星選擇關注普通的孩子,對于精英的孩子,給他搭好平臺、打比賽,打好了之后,在校區給他搞個退役儀式,他會發個朋友圈,感謝華蒙星這六年陪伴成長,也是一種品牌推廣。

趙華升認為,機構通過做好財務測算、數據分析、產品設計,提高校區利潤,有可能在23年追回過去三年一半的虧損,長遠來看,回到孩子的成長去做教育,企業就能有長足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