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云在《贏在中國》節目中曾說:“免費的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如今,有新能源汽車車主體會到了:“節省的是世界上最費錢的東西。”
“買時歡天喜地,開時小心翼翼。”毋庸置疑的是,環保、駕駛成本便宜、高科技、補貼等“天然優勢”的確為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增加了勝算”,但“天價”的維修費用和節節上漲的保險投入似乎正成為新能源汽車C端用戶真正的痛。

先不說新能源汽車特有的“科技化”“電氣化”,其簡單的部件維修費用便較傳統燃油車高出不少。
汽車博主陳志豪Aries提到:其駕駛的小鵬P5保險杠剮蹭后,預估維修費用達到了19022元,其中一個激光雷達的價格就高達8916元。
與此同時,一位理想ONE車主也公開表示,修補右后輪上方兩條劃痕花費2400元。相較于普通家用合資品牌車型補一面漆4S店600元-800元的指導價和高端品牌的1200元-2000元,這一價格明顯偏高。
其次,新能源汽車三大件——電池、電機和電控(三電系統)——的維修費用,則更為高昂。
電池方面,由于電車的特殊構造,電車的電池組一般都是安裝在底盤上,一旦車輛底盤被磕碰,代價可能超乎車主的想象。
上周,來自北京的特斯拉Model 3車主L先生,在車輛行駛中不慎磕碰到了車輛底盤。經過檢查,特斯拉稱:這輛車分別出現了電池冷卻液管損壞、電池外殼損壞、電池護板損壞三個故障。最終,L先生的更換了總額30697.93元的配件(含增值稅),加上維修檢測安裝費,L先生共計支付了37370.00元。

無獨有偶,寧波的H先生也于近日遇到了類似的問題。據悉,H先生為特斯拉Model Y車主,在行車過程中底盤不小心與異物發生了磕碰,冷卻液管損壞。特斯拉中心給出的維修方案是:拆卸電池系統,將電池系統運到特斯拉上海工廠更換冷卻液管,并添加冷卻液,維修費用要4萬元,如果檢測后發現電池損壞還需另付電池的費用。

電機方面,一位哪吒U Pro車主說,2021年7月份購車至今共行駛了12.3萬公里,其間更換過三次電機、一次空調壓縮機。第一次更換電機時行駛到近4萬公里,第二次行駛到6.8萬公里,第三次行駛到11.9萬公里。不過,廠家至今沒有查出原因。
“目前還在質保期內,可以免費換,如果過了15萬公里的質保期,換一個電機就需要近2萬元。這樣的費用實在是令人難以承受!”這位車主表示。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電機故障并不罕見,不僅給車主們帶來了安全隱患,也帶來了未來可以預見的不菲保外維修費用。
2022年7月,一位歐拉黑貓車主表示,其2個月前購買的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突然失去動力,顯示動力系統嚴重故障及電機故障,經過檢測確認為電機內部故障;2023年1月,一位啟辰D60EV車主在高速公路上以大約100公里時速正常行駛,突然儀表顯示驅動電機故障,導致車輛無法正常行駛;此外,也有小鵬P7車主稱,車輛開一段時間電機就會出現異響,更換電機后沒多久又會復發……
值得注意的是,速途車酷研究院了解到,新能源汽車無論是“三電”部分,還是智能網聯部分,一旦出現損壞或產品質量問題,絕大多數需要定點維修。一位哪吒V車主告訴速途車酷研究院,在與哪吒汽車售后溝通過程中就曾被明確告知,倘若不在哪吒官方進行維護將存在“質保”扯皮的風險。
另一方面,有些車企、4S店一時也難以找到處理方式,必須請零部件供應商協助維修,如動力電池一旦出現問題,大多需要電池供應商介入才能完成維修過程。定點維修就意味著可以維修的專業機構相對較少,自然會產生較高的成本。
同時,更換過后的電車零部件尤其是“三電”部件保修期計算方式也令不少車主叫苦不迭。以特斯拉為例,一旦電池損壞,更換電池,其質保將由原本的八年16萬公里變成四年8萬公里。上汽通用五菱客服也曾公開表示:在質保期內發生故障可以獲得索賠,但所有索賠后的零部件都是跟隨整車質保時間的,因此五菱沒有單獨配件的保修期。


根據中國保信發布的《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分析報告》統計,新能源汽車的保費較燃油車平均要高21%,每年大幾千的費用加上動輒20%以上的漲幅也讓許多新能源車主叫苦不迭。
據上述的哪吒V車主Z先生表示,其在購買車輛后的一年中共計出險3次,且皆不涉及“三大件損壞”,但其保險費用卻從首年的3000多元上升至5700元,近乎翻番。同時,Z先生還提到,出于“貨比三家”的心理,其曾經嘗試詢問過近5家保險公司,其中甚至有2家保險公司直接拒保。
當然,也有特斯拉車主表示,去年保費提升了一點,并不太明顯。關鍵還是安全駕駛,不能出險。
2021年,新能源汽車保險保費收入已超300億元,而通過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推算,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險保費收入將突破2000億元。
新能源汽車保費如此之高,保險公司卻也在“訴苦”。
一位保險公司的從業者告訴速途車酷研究院:由于里程成本低,因此越來越多的用戶嘗試將新能源汽車用作運營。而運營車輛的出險率奇高,修車又奇貴,新能源汽車保費雖然連年上漲,保費規模也不斷擴大,保險公司獲得的利潤實在杯水車薪。
據了解,我國新能源車險的賠付率普遍超過85%。因此,“做新能源保險的都在虧錢”似乎也成為了行業共識,一些保險公司甚至憑經驗為不同車型劃分了“三六九等”,從廉價的運營代步車到特斯拉的高端線在“高危車型”的名單中都赫然在列。甚至還會出現“拒保”的情況。而這也與上述哪吒V車主Z先生遇到的情況相符合。
當新能源汽車進入維保高發期,未解的難題該如何找到答案呢?
速途車酷研究院認為,經銷商應該及時把售后環節出現以及待解決的問題反饋至車企,以便后者快速加以歸納總結,找到解決的辦法。一方面,車企可以從研發端進行改善和升級,避免一些故障的發生。另一方面,當天價修車新聞頻見報端,好的售后肯定能夠成為銷售時的賣點。尤其是當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駛入普通消費者的生活時,售后的成敗將成為市場能否良性增長的關鍵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