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能有品牌在知乎被全方位“善待”,然而達美樂做到了……

3月28日,DPC Dash Ltd達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達勢股份”)遞表港交所,計劃在主板上市,美銀證券(BoFA Securities)為獨家保薦人。
值得注意的是,達勢股份是達美樂比薩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獨家總特許經營商。
談及募集資金用途,達勢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未來兩年用于擴張門店網絡,于需要時裝修現有門店及提高中央廚房的利用率;未來兩年用于提升技術能力,從而進一步改善經營效率及服務能力以提升顧客體驗等。
達美樂比薩來自美國,1997年入駐國內,通過25年的發展,在中國大陸的10個城市擁有485家直營門店,并以“本土化”的餐飲風格及外送30分鐘必達的優勢成功圈粉眾多消費者。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顯示:目前的達美樂中國已成為中國前五大比薩品牌中增長最快的公司,同時也是中國第三大比薩公司(按2020年銷售收入計算)。
只是,縱使有“比薩之王”之稱,達勢股份也有著自己的經營困惑。而透過招股書中顯露的信息,我們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目標中國第一
卻在過往三年虧損近10億
一切不基于數據的分析都是空談。因此,我們先來看一組財報里的財務數據。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達勢股份收益分別為8.37億元、11.04億元和16.11億元,其中2021年45.9%的同比增速高于2020年32.0%的同比增速,近三年期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8.78%,呈向好方向發展。

不過,招股書還顯示,截至目前,達勢股份并未實現盈利。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達勢股份的凈虧損分別為1.82億元、2.74億元和4.72億元,以此計算,近三年達勢股份累計實現凈虧損9.27億元。也就說,達勢股份非但沒有讓收益與凈利潤實現匹配發展,反而陷入了虧損不斷擴大的“境地”。
談及仍在擴大的凈虧損,達勢股份解釋稱:主要是由于疫情影響,同時新增了大量門店、中央廚房,增加一定運營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書中達勢股份表示,其目標是成為中國第一的比薩公司,正如達美樂比薩的其他特許經營商于亞洲、歐洲及北美已取得的成就。招股書顯示,按2020年的全球零售銷售額計算,達勢股份全球特許權授予人Domino’s Pizza,Inc.為全球最大的比薩公司,截至2022年1月2日,Domino’s Pizza,Inc.于全球90多個市場擁有超過1.88萬家店,有62年的歷史。
國內比薩市場前景廣闊
達勢股份擬定兩年新增門店300家
在速途網看來,達勢股份“看重”中國市場的原因之一來自市場前景的廣闊。
根據沙利文報告,2020年中國比薩市場整體規模規模為305億元,預期在2025年前將增長一倍至62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5.4%。而比薩外送市場預計在2025年增至374億元,占整個中國比薩市場的60.0%。此外,與其他東亞市場相比,中國比薩市場滲透率仍然較低,2020年中國每百萬人僅有9.8家比薩門店,而同期日本和韓國分別為28.4家和28.9家。
企查查數據也顯示,2010年我國有55家注冊比薩企業,而到了2020年,我國比薩注冊企業數達到了8358家,可見比薩消費在近些年有著爆發性的增長趨勢,且現今的中國比薩市場處于正在發展的階段前景廣闊。

招股書顯示,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達勢股份的門店數量激增,從188家以35.53%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468家。其中,約57%的門店位于北京和上海。也就是說,達勢股份確實在過去兩年新增了大量門店及運營成本。
擁有約610萬會員
外賣配送成達美樂核心亮點
除了市場前景廣闊外,達美樂自身能打的業務能力也成為其勇于擴張的重要砝碼。
回到業務本身。為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口味需求,達美樂自2018年起累計推出了超過100種新菜式。其次,在新消費浪潮火熱的背景下,達美樂也選擇使用專職于達美樂的外送騎手隊伍,以更為及時可靠地派送食品。截至2021年12月31日,達勢股份的全職員工有2991名,門店開發與運營人員占比為91%;兼職員工有9271名,主要是騎手和門店店員。
此外,數據顯示,2021年達勢股份超過73%的收入來自外送訂單,遠高于約49%的行業平均。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達勢股份是中國唯一在所有銷售渠道承諾提供30分鐘必達服務的比薩公司。數據顯示,2021年,達美樂中國實現超過91%外送訂單的送達承諾,平均訂單完成時間為23分鐘。
菜單的本土化及按時配送也致使達美樂在中國的會員數不斷增加。截至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2月31日,國內會員數分別約為240萬、400萬和610萬,三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60.0%。

單店收益上,2019-2021年,北京及上海的門店日均銷售額分別為:12009元、12122元和12781元;訂單量分別達147單、140單和138單;客單價為:81.6元、86.6元和92.6元;新成長市場的平均日銷售額則分別為5892元、6002元和7617元;訂單量為:79單、75單和89單;客單價為74.5元、80.0元和85.6元。
從同店增長來看,2019年至2021年,達美樂中國的同店銷售增長分別為7.3%、9.0%和18.7%。其中,2020年和2021年,北京與上海的同店銷售增長分別為7.7%和14.2%,而新成長型市場的同店銷售增長分別為18.0%和37.7%。
在此背景下,達美樂中國在招股書中提出:計劃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別新開120家和180家新店,并在一線城市布局中,增加門店絕對數量的同時,開發僅提供外帶和外送服務的新門店模式。
現金流告急
達美樂的雄心壯志依托于上市
成立至今,達勢股份先后完成了10輪融資,并在近兩年的三輪融資中總計募得1.3億美元。
據達美樂公布的數據顯示,新開一家門店的周期在4至6個月,單店投入成本為150萬元,門店的平均面積為124平米,平均座位數為28個。大部分的新開門店首次收支平衡期為1-3個月,門店的一般現金投資回報期為3-4年。北京和上海的門店首次收支平衡期為1-2個月,現金投資回報期為2-3年。因此,達勢股份預計在2022年和2023年的開店支出分別為1.8億元和2.7億元。
此外,達勢股份在招股書中提到:其于整個往績記錄期間產生了強勁的現金流量,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入分別為1.24億元、1.04億元和3.32億元。也就是說,現今其需要依靠募得資金完成擴張計劃。
現今,隨著餐飲行業的回暖,比薩賽道的愈加火熱。作為中國比薩市場第三大比薩品牌的達美樂,如何在不斷擴大自己市場份額的同時,面對來自必勝客等國際知名比薩連鎖品牌的競爭也成為其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此外,在速途網看來,即使達勢股份有望憑借著IPO順利擴張,但眼下其仍處于虧損擴大的境地中,能否在未來迸發出更強的市場競爭力還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