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七年是一個輪回,因為每隔7年一切便會迎來新的開始。
而今,剛剛邁過7年之癢的電動汽車百人會,也在這個滿是“春寒”的季節帶著新的主題——“迎接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新階段”如約而至。
3月25日-27日,為期三天的202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中,眾多車企除了分享了各自最新的行業主張外,還在新能源戰略即(電動化宣言)層面展開了正面“廝殺”。那么,站在新舊時代交替的節點上,他們又是如何表現的呢?
針對上述問題,速途網對此次出席大會的車企進行了簡明扼要的分類,旨在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一“碳”究竟背景下車企的新思路。
分類:技“數”并存類
代表車企:長安、寶馬、沃爾沃、通用、北汽
長安:2025 年新能源銷量目標 105 萬輛,占比達到 35%
本次大會中,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表示:未來五到十年,長安汽車將發力新能源領域,實現銷量與效益的雙提升。預計到 2025 年,長安新能源銷量達105萬輛,占比達到35%,2030 年新能源銷量目標 270 萬輛,占比達到 60%。
同時,朱華榮指出,長安汽車在新能源領域已經掌握 400 余項核心技術,在新能源、自動駕駛、智能交互等各個領域擁有一支總人數超 3,500 人的專家級工程研發團隊。
寶馬:預計到2030年在全球累計交付約1000 萬輛純電動汽車
大會中,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先生表示:2022年寶馬集團量產及試生產純電動車型將達 15 款,覆蓋約90%的細分市場。到2025年底,寶馬集團計劃累計交付 200 萬輛純電動車;預計到 2030年,寶馬集團將在全球累計交付約1000 萬輛純電動汽車。
同時,寶馬設立了明確的碳減排目標:到 2030 年,寶馬集團計劃將平均單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較 2019 年降低 40%,其中供應鏈端降低 20%、生產層面降低 80%、使用階段降低 50%。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通過與中國企業合作,BMW 聯網的公共充電樁已經能在今年 2 月底達到38萬根,包括 20 萬根直流快充樁。
沃爾沃:將在 2030 年成為純電豪華車企
沃爾沃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 Jim Rowan 在大會上表示,沃爾沃將采用新型可持續材料,加速電氣化轉型,在 2030 年成為純電豪華車企。
自動駕駛方面,沃爾沃汽車和中國的技術伙伴合作,已開始自動駕駛功能和服務的測試。并且為了達到可持續發展、零排放的目標,沃爾沃將采用新型可持續材料同時將更先進的安全技術投入其中。
通用:終極目標是 2035 年實現所有新款車型的電氣化
通用汽車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 Julian Blissett 在會上提出,到 2025 年通用將在全球推出超過 30 款電動車,其中超 20 款電動車將在中國上市,終極目標是在 2035 年實現所有新款車型的電氣化,屆時通用汽車將實現全球百分之百可再生能源供電。通過產品和運營雙管齊下的戰略,通用將在 2040 年達到碳中和。
分類:以“技”制勝類
代表車企:小鵬、蔚來、華為、廣汽埃安
小鵬汽車:2026年完成向無人駕駛的過渡
3月26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論壇上表示,預計2023年,XPILOT 4.0將在小鵬汽車多款產品上搭載。XPILOT 4.0 將具備508TOPS ECU算力、800萬像素前視雙目攝像頭和高度集成域控制器。何小鵬還表示,小鵬汽車將在2026年完成向無人駕駛的過渡。
蔚來:將堅持推動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和新型電力系統的協同發展。
會上,高級副總裁沈斐指出,用戶決定是否購買電動汽車,充電是否方便成為最關鍵的因素。截至3月23日,蔚來已經建了865座換電站,其中228座都分布在高速上,已貫通“五縱三橫”8條最主要的國家高速公路;此外,蔚來還建了709座超充站、677座目充站,還將其他品牌的充電樁盡可能在一個平臺上互聯互通,目前已超48萬根樁。
同時,隨著電動汽車的數量迅速增長,充電、換電越來越方便,電動汽車已經可以與電網做一些互動了,因此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跟新型電力系統要協同發展。
華為:未來幾年將推出7.5-5分鐘快充200公里的全棧平臺解決方案
華為數字能源智能電動產品線總裁王超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2021年華為率先發布了動力與全棧高壓平臺解決方案,充電10分鐘續航200公里,未來幾年華為將推出基于1000伏高壓平臺,充電7.5分鐘甚至5分鐘即可快速充電200公里續航的全棧平臺解決方案。
3月26日,苗圩在百人會論壇上提到,李想建議乘用車應標配AEB(緊急制動)功能。同日,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微博評論中回應了博主“我不是鄭小康”透露的“理想汽車將開源他們的AEB算法,來促進整個行業的行車安全(大致)”,李想表示,理想汽車的AEB開發團隊有十幾萬人,每天研發和驗證的里程超過1000萬公里。
分類:獻言獻策類
代表企業:廣汽埃安、比亞迪
廣汽埃安:將推出AEP3.0全新電動車平臺以及紅外線傳感技術
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在會中表示:2023年,基于廣汽集團下一代純電車型生產平臺“AEP3.0”的全新車型將實現量產,L4級自動駕駛技術產品也將投放市場。
同時,他建議,提前明確2023年及往后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以便企業更好規劃發展和配置資源。
比亞迪:堅持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兩條腿走路
大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 13.4%,單月市場滲透率基本呈現逐月增長,12 月達到全年最高的 19.1%,其中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首次突破 20%,2022 年前兩月滲透率創同期新高。按照 21 年行業變革速度來看,如果是等速計算,預計 22 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可達 35%。
同時,王傳福建議:明確后補貼時代的政策,今年是補貼最后一年,建議新能源汽車的購置稅減免政策能繼續維持。價格大幅波動,對行業發展不利。
分類:后來者類
代表企業:北汽、集度汽車
北汽福田:2025年實現新能源銷量10萬臺,占有率15%以上。
大會中,北汽福田總經理提到:構建以綠色能源為主線的節能減碳生態體系,純電動適用中短途(200km以內),燃料電池適用中重型和中長途(300km以上),混合動力適用復合情況,預計2025年北汽福田新能源在商用車整體滲透率達到10%以上,商用車總量在450萬輛左右,新能源商用車對應45-60萬輛,福田汽車目標2025年實現新能源銷量10萬臺,占有率15%以上。
集度:原材料漲價推高研發成本,已成立保供團隊,首款車型將在2023年量產
大會中,夏一平稱,集度計劃在2022年發布首款汽車機器人的概念車,并在北京車展上進行展示。同時,其首款量產汽車機器人將在2023年上市交付,屆時將具備高階自動駕駛能力。
分類:另辟蹊徑類
代表車企:嵐圖、奧迪
嵐圖:消費由注重產品的功能和性能向產品所帶來的情感滿足轉變
在27日上午舉辦的以“探尋市場道路與消費變革”為主題的新一代汽車市場與消費論壇中,嵐圖汽車公司CEO兼CTO盧放圍繞主題發表了演講,其表示:今年嵐圖將會發布全新平臺,讓用戶參與共創,并面向生態合作伙伴開放,幫助嵐圖在個性化和定制化上做更多探索。
奧迪:將在國內建純電動車工廠
3月27日,奧迪中國零售業務發展和用戶服務負責人施鵬澤在論壇上透露,“奧迪打算在兩年半的時間里在長春建立一個專門生產純電動車型的工廠,其中主要是來自PPE平臺。比如在前段時間剛發布的A6 Avant e-tron 瓦罐車型。”
從全球市場的數據看,目前奧迪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已經有很多款,但是只有在歐洲的銷售數據尚可。在美國和國內都還沒得到用戶認可。
郝老師觀點
毋庸置疑,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市場,中國在過去一年內取得了“艱難”的喜人成績。雖飽受疫情肆虐、供應鏈材料緊缺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但還是取得了新能源汽車銷售量達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市場占有率達到13.4%的成績。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的持續增長,消費者對于電動汽車的接受度也呈現正向發展。
背靠著“雙碳”的重大目標,現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競爭階段。可以肯定的是,站在同樣的賽道上,無論是頗有經驗的“傳統車企”還是來勢洶洶的“造車新勢力”,都將面對巨大的挑戰和機遇。我們無法預判誰將成為汽車新時代中脫穎而出的王者,也無法對車企的“詩和遠方”進行鄙夷。只是,除了各自制定宏偉遠大的戰略規劃外,還是需要有“言行一致”的產品落地后才能見分曉。畢竟,“談問題”永遠比“說成績”的關注度更高,也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