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金融界、天津市金融局、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聯合發起主辦的2021全球保險科技大會將以“線上云峰會”的形式隆重舉行。
本次大會匯聚了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的領導嘉賓,跨國金融服務集團、國有大型金融保險集團、全球保險科技獨角獸企業,以及金融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齊聚“云”端,針對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數字技術進行交流,并就相互保險、資管科技、人才培養、區域發展等話題做深入探討。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以下簡稱“信美相互人壽”或“信美”)董事長楊帆受邀出席,并發表主旨演講。
相互保險發端于幾千年前的古埃及駝商,在2007年美國金融危機中,相互制穩健經營的優勢開始凸顯,并于2016年借助互聯網時代在中國起航。當前,根據相互保險全球分布情況顯示,美國占比為37%;歐洲占比為31%,其中法國46%、德國43%;日本為45%。在中國,目前國務院首批三家試點機構,分別為信美相互(壽險)、眾惠相互(財險)和匯友相互(財險)。
楊帆表示,中國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壽險業已經從黃金期進入鉆石期。按保險深度達到5%(2020年約4.5%),保險密度達到3500元/人(2020年約3200元/人)。據GDP平緩增長估算,預計2025年我國保險行業保費規模接近6萬億(2020年保費收入4.5萬億,約為美國60%)。
中小險企增長存在依靠中介渠道、新公司基數低、增長不穩定等特點。同時面臨諸多困境:不利的競爭格局、資源約束和能力約束、監管收緊。

在楊帆看來,數字化轉型將激發中小險企健康險增長。在生態驅動、智能驅動、數據驅動、線上驅動(獲客、營銷)下降將迎來第二增長曲線。最終明確互聯網保險范疇、推動全行業底層改造、整合價值創造新生態、重塑保險市場新格局。
楊帆以“全景在線化到實時數據化”為概要,分享了信美數字化實踐案例。經營模式方面, 信美以阿里云為基礎的整體云上架構、以大數據平臺為基礎的數據中臺、加入智能識別技術的AI應用等的一整套在線管理系統,成為全球首家將核心系統架設在云上的相互制壽險機構。通過經紀云SaaS服務平臺為產品、技術、運營、數據賦能,將保費收入、會員用戶、B端客戶、服務收入統一在信美+云系統。同時做到財富管理與專業經紀,提供定制化產品的融合服務。

全面數字化路徑從在線化1.0到數據化2.0,再到智能算法、機器學習的智能化3.0。提供TOP級規劃,由CEO親自推動數字化戰略,在數字化管理委員會提供組織保障,拆解量化為前中后臺同步實施的全員化流程。
聚焦精算評估、風險管控、財務分析、資產配置、合規治理、科技應用、產品規劃、會員服務等核心能力。開放合作化平臺,合作共贏。改變傳統金字塔組織架構,構建目標一致、有序協同、機制效率的蜂巢式扁平組織架構。打造“以會員為中心”的系統級架構,從“鏈條式”到“輻條式”。
其中,數字化中臺是關鍵,通過數據中臺和智能中臺,處理海量交易、人臉識別、智能客服、風險分析、客戶畫像。通過數字化戰略部署,實現商業模式創新、合理風險管理、降本增效。以實時模型、管理量化,精準指引、精準提效,實現支持業務發展的數字化2.0改造。
實時數據化賦能內部管理、業務發展和會員運營。實時把控業務結構與節奏,實時追蹤運營響應,最終細化做詳細情況分析。將實時后臺、微信服務號、官方微信、信美APP等渠道進行行為數據分析,做到真實需求分析服務精準定位。
未來,信美將不斷通過科技賦能,構建更便捷、更高效的線上營銷服務體系,拉近與用戶的距離,提升線上用戶體驗,進一步激活線上存量潛力,為自身形成差異化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