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4月14日(報道:郝丹淳)
“‘母愛’促使我開啟了一個劃時代的行業”,紅黃藍教育機構創始人史燕來曾這樣說到。
日前,“紅黃藍”再一次爆出了“丑聞”。
4月12日,在江西瑞金市紅黃藍幼兒園,發生了一件讓很多父母憤怒且無助的事情。在園區的“娃娃家”活動區域內,助教劉某將鞋脫掉后,故意讓個別孩子聞了聞他腳,與此同時,還用自己的手機對此事進行了拍照。隨后,劉某將照片發送到朋友圈,不但得意洋洋地配上了一句不恰當的話,還在評論區表示自己已經屏蔽了家長與領導。
這條朋友圈被截圖發到了微博上,當即便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網友紛紛在評論區對紅黃藍進行了聲討,“紅黃藍怎么還沒倒閉”“紅黃藍幼兒園不是第一次出事了,全民應該抵制這樣的幼兒園……”。

而后,江西省瑞金市教科體局在微博表示,已經成立了聯合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且涉事教師已停職。
4月13日,涉事的紅黃藍教育機構通過微博回應了此事,稱:“經調取監控錄像和向在場其他教師了解情況,此行為發生在玩耍嬉戲過程中,目前尚未發現強迫、虐童或猥褻行為。”

只是,大眾對紅黃藍的回應似乎并不滿意。就連“官媒”新華網也對情況說明進行了轉發,并留下了“喪心病狂,實在是缺德!”、“涉事幼兒園品牌多次發生傷害幼兒事件,必須要嚴肅追責!”、“學前教育對人生軌跡有著重要影響,照顧好孩子們!”,句句都帶嘆號的三句話。

截至今日17時,“發男童聞腳照幼師已被停職”新浪微博話題已獲得超2.2億的閱讀量。速途網、澎湃新聞、中國新聞網、鳳凰網等眾多媒體也在關注此事進展。
屢爆丑聞,紅黃藍風波不斷
作為中國第一家獨立上市的學前教育企業,紅黃藍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爆出丑聞了。
早在2017年11月,紅黃藍旗下的幼兒園就曾因“虐童事件”轟動一時;2019年7月,紅黃藍因旗下幼兒園外教猥褻女童一事,二次引發眾怒,涉事外教也被逮捕。
而自從2017年的“虐童事件發生后”,大眾便為紅黃藍貼上了“盈利性幼兒園”“把幼兒教育當生意”等一系列標簽,其經營模式也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事實上,紅黃藍一直采用的是“直營+加盟”并舉的模式,即:先通過自建直營幼兒園,提高品牌影響力,再采用輕資產加盟的模式。通過加盟商的投資,實現迅速擴張。
通過資料不難發現,在其上市之前的三年中,紅黃藍旗下加盟幼兒園及親子園的數量一直在快速上漲,并在三年內順利扭虧為盈。
因此,上市首日,紅黃藍股價報收于25.9美元,漲幅高達40%,市值近7.42億美元。
但僅僅兩個月后,虐童案件的發生便讓紅黃藍遭遇了“滑鐵盧”。
不但股價大跌,市值成倍縮水,就連其加盟業務也被暫時關閉。直到2018年下半年,加盟業務才進行了重啟,并推出了收取7%費用的收益分享模式。

而后,紅黃藍迎來了連續三年的虧損。而到了疫情暴發的2020年,紅黃藍僅前三季度的虧損就已達到4660萬美元。截至昨日收盤,紅黃藍股價僅為2.93美元,市值為8082.80萬。相較于其上市時,市值縮水達90%.
政策約束,紅黃藍轉型困難
2018年11月,國務院正式發布了《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嚴格規定: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
無奈之下,紅黃藍開啟了被迫轉型之路。
2019年2月,紅黃藍宣布以1.25億元收購新加坡一民營兒童教育集團約70%的股權,涉足海外兒童早教市場。并將英文名稱從“RYB Education”更名為“GEH Education”,以此來明確自身教育平臺的清晰定位。不過網友似乎并不買賬,還諷刺此舉為“換馬甲”。

不斷嘗試新領域的背后,導致了紅黃藍資產負債率的急速飆升,加之疫情的當頭棒喝,讓本就十分艱難的紅黃藍在2020年第三季度,出現了資產負債率高達78.3%的情況。2020年,其又涉足在線早教領域,并與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
不過,相比于在線教育頭部企業的瘋狂燒錢砸廣告,財務狀況拮據的紅黃藍在營銷上并沒有什么優勢,因此其業務的聲量在市場上也并沒有泛起什么水花。
而多次“虐童事故”的發生,也早已讓這家企業的品牌好感度降至“冰點”,而此次“聞腳”事件的發生,也無疑為紅黃藍“洗白”的路上又添了一塊巨石。
百年教育,幼兒為先。現在的紅黃藍,正承受著連續虧損、資產負債率逐年攀升、品牌形象惡劣的多方面打擊,作為大眾的我們,也只能祝它“絕地逢生”了。
紅黃藍創始人史燕來曾說“要做百年教育夢想的守望者”,不知道現在聲名狼藉的紅黃藍,還能否有資格守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