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打工人”響應號召就地過年。疫情碰上了春節,眾多“打工人”便開始了就地過年。一夜之間,“春節怎么過”、“非必要不返鄉”、“全國多地倡議就地過年”等成為了熱門話題,大家熱情高漲,紛紛熱議就地過年如何才能過好春節,解鎖各種就地過年新方式。
疫情防控讓我們的這個牛年春節少了一些過往既有的快樂,卻又給我們每一個人賦予多了一些特殊的意義,截止2021年2月28日,微博和抖音話題#就地過年#累計瀏覽量超10億次。

就地過年的特殊號召,讓全國人民一起開辟不少就地過年的新方式。

大家熱情高漲、紛紛獻計,曬出各種各種的就地過年計劃,內容覆蓋餐飲、旅游、 影視等娛樂方式。
餐飲業線上爆棚,解鎖云聚餐服務
民以食為天,春節當然離不開餐飲,今年的黃金周,消費市場“牛”勁十足!據商務部的監測,從除夕至農歷正月初六,全國重點零食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8210億元,我國消費市場再次展現蓬勃生機,這也折射出我國市場龐大的消費潛力和中國經濟的澎湃動力。今年由于就地過年,大家解鎖了很多種吃年夜飯的新方式。有人選擇線下就餐,但由于人流量暴漲,商家促銷活動多,大家消費熱情也高漲,很多餐廳都出現一座難求的局面;也有人干脆選擇線上訂餐,送貨到家。此外,為了讓就地過年的“打工人”能和異地的親友們也吃上團圓大餐,很多餐飲企業提供了“云聚餐”服務,比如華為云與海底撈在春節期間聯合推出的 “云嗨聚·聯接愛”異地云聚餐服務。科技助力,云聚餐為眾多未能歸鄉的游子們以另一種方式實現了團聚。

七部電影角逐春節檔市場,大眾觀影熱情持續火熱
今年看電影成了很多人就地過年的首選活動,今年的春節檔有《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人潮洶涌》、《侍神令》、《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沒·狂野大陸》等,這些優秀的國產影片風格各異、類型多元,滿足了不同年齡層觀眾的不同“口味”。大家在看完電影后,紛紛在朋友圈、動態、微博等地方分享自己的觀影心得,與異地過年的朋友們云上看電影。其中,Q是誰引起熱議,大家紛紛站出來,做了不少有趣的分析與猜測。《你好,李煥英》成為意外黑馬,前場爆笑后場爆哭,幾乎每條朋友圈都能看到大家說:“《你好,李煥英》很好哭,去的話,記得帶紙巾”;也有的人“看完李煥英我沒有哭,但是出來的時候,我哭了:我的電瓶車被人偷了!”

就地過年遇上就地旅游,擦出新火花
今年春節期間,“就地過年”也引爆了“就地旅游”的現象,催生出很多游玩新姿勢。春節期間長途旅客數量出現了大幅度下降,但是在短途游、本地有、市內游、周邊游等的帶動下,旅游業仍保持了平穩上升的良好趨勢。電競酒店、寵物民宿、包棟式轟趴別墅不知不覺成為人們的旅游新寵。在這個“特殊的春節”中,很多的文旅活動選擇云上相約,各種富含本土特色、形式多樣的線上主題文化產品,通過“云”演出、“云”展覽,讓全球的觀眾足不出戶也能體驗中國春節的濃濃年味。你也可以在手機上通過直播來領略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美景,實現“云旅游”。

就地過年,發掘身邊的年味,讓這個春節過得更有意義,也讓鄉愁得到慰藉。過年的方式千千萬,但終究團聚才是年味最本真且不可遺忘的意義。云聚餐等異地團聚的方式,讓千千萬萬的人實現了每一年最憧憬的時刻,釋懷了大家心里的意難平。相信日后疫情恢復線下團聚時,這些云聚餐的回憶,依然會為大家所提起。牛年春節已經不知不覺隨著元宵節最后一彎明月一起落下了帷幕,對于明年春節的期待慢慢在人們的心里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