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味品這一古老的賽道上,辣醬老干媽的實力有目共睹,但它并沒有止步于此。與此同時,還有不少像李子柒、佐大獅這樣的新興辣醬品牌蜂擁而入,企圖分一杯羹。
速途網2月25日訊(報道: 王璇)近日,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老干媽”)公布2020年業績。數據顯示去年全年銷售收入54億元,同比2019年增長7%。?
要知道,從老干媽之前披露的業績來看,從2016年到2018年,銷售收入分別為45.49億元、44.47億元、43.89億元,略有下滑,這一情況直到2019年才有所好轉,2019年老干媽銷售收入破50億元,同比增長14.43%。?
速途網觀察發現,這與近幾年老干媽在渠道、品宣方面積極求變不無關系。
近幾年積極求變,老干媽“ 寶刀未老 ”
即使身為行業龍頭,老干媽在經營與管理上卻未能松懈,迎合互聯網浪潮,在渠道拓展中,實現了線上線下齊步走的策略。2018年,老干媽天貓旗艦店正式營業,邁出線上化第一步,此外,老干媽還積極豐富產品SKU,嘗試開拓了火鍋底料、豆腐乳、香辣菜等20多個品類。
同年,印有老干媽logo的時尚衛衣在紐約時裝周亮相,老干媽迎來了品宣年輕化的首度嘗試,這一營銷不僅驚艷了時裝周,還拉近了與年輕消費群體的距離。隨即,老干媽又與《男人裝》玩起了跨界,推出“定制禮盒”、“定制手提袋”等潮流單品。
2019年,鬼畜視頻正興起,在熒屏面前沉寂已久的老干媽,憑借一則“擰開干媽”的鬼畜廣告引發網友關注,一時間還登上了微博熱議話題榜,充滿魔性的臺詞、夸張的舞蹈,讓人忍俊不禁,與之前嚴肅低調的品牌形象形成的反差,成功引起了消費者的注意。
去年情人節,老干媽官方旗艦店與淘寶上線“購物車相親”活動,推出“1314瓶限量款”,據了解,這些限量款老干媽中,每瓶瓶蓋上都印有“戀愛金句”,著實蹭了一波節日的熱度。讓業界更為記憶猶新的是,其實是去年的騰訊廣告烏龍案,無疑為老干媽再添熱度。?
積極求變的同時,在產品口味上動了心思的老干媽,卻未能得到理想效果。為了節省成本,老干媽放棄使用了多年的貴州辣椒,而選擇了價格實惠的河南辣椒,原材料的更換引發了銷量下滑。
原本退休的創始人陶碧華不得已二度“出山”,將原材料再次換成了貴州花椒,還邀請了不少媒體進行宣傳報道,才保住了老干媽的名聲。想必2019年的營收“回春”,很大程度得益于陶碧華的助攻。
辣醬江湖包容強,但搶占份額并不容易
醬品作為調味品行業的細分品類,憑借門檻低、細分種類多,吸引了眾多網紅品牌的入局,像早先進入醬品這一賽道的歌手林依輪,推出的“飯爺”拌飯醬兩年內融資3輪,累計金額超9400萬人民幣,估值達3.6億。
還有目前“網紅頂流”李子柒也推出牛肉醬,截至去年7月底,李子柒香辣牛肉醬銷量還同老干媽一起入圍前五,甚至還超過了中華老字號海天味業旗下的招牌拌飯醬。

速途網觀察發現,這些醬品品牌除了自帶明星光環外,也在包裝、營銷上下足了功夫,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同時,也打出了品牌知名度。
作為業內首款“IP定制版”下飯醬,辣醬品牌“暴下飯”,在外包裝上印有卡通形象,試圖與年輕人走得更近,虎邦辣醬也曾在2019年推出辣品潮面限量聯名禮盒,定位的正是時下最吸睛的國潮風。
而背靠德莊集團的“飯空辣醬”,則“豪橫”地將廣告做到了納斯達克時代廣場的大屏,印有“要做廣告,要ABC輪,要敲鐘”中國紅作底的海報,吸引人眼球的背后,也宣告著品牌的野心。獲得過億融資的佐大獅,也以團隊中有來自《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顧問,來講述自己的品牌故事。
還有廠商試圖在口味上大做文章,以“飯爺”為例,速途網看到,淘寶旗艦店的醬品就分為松露油杏鮑菇辣醬、辣炒板筋等不下8種口味。多元化的口味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新鮮,但是否能讓消費者買單、并獲得長期青睞呢?答案未必。
曾之前有媒體報道,據聯華華商調味品采購負責人表示,從聯華華商的銷售數據來看,消費者對老干媽、李錦記等老品牌的依賴度相對較高。可見,即便辣醬越來越包羅萬象,但是廠商將口味的細分與改善做競爭籌碼,目前在市場話語權仍較小。
除了口味、品質之外,老干媽的制勝法寶還有商超、餐飲等為主的線下渠道,當渠道鋪開,親民的價格也為品牌構建了穩固的優勢。
從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辣椒醬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可以看出,老干媽品牌辣椒醬目前占據著我國辣椒醬市場約五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當口味細分于行業競爭的話語權變小,渠道終為王。對于更多網紅辣醬來說,僅憑線上渠道略顯單薄,線下渠道才是后續發展的廣闊之地,又或是通過創建渠道新場景,主打渠道差異化。
以虎邦辣醬為例,以“15克”的包裝技術,切入“佐餐+外賣”這一新渠道,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電商銷量增幅一度達到300%,創下了2億營收,勝在渠道差異化。
當下人們追求健康、輕養生的飲食與生活方式,也催生了消費場景的多元化,諸如一人食外賣、自熱速食等,這也為后續辣醬廠商們探索新興渠道帶來更多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