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財經頻道報道了一則新聞,記者在走訪云南某些商超時發現,很多店鋪推出了單人與雙人的“豪華年夜飯”小份制套餐。 ?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春節很多打工人選擇了留守辦公地,不能回家與家人齊聚共飲,餐館這一舉動,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人們送去些許慰藉。 ?
對此,網友們褒貶不一,小編在微博上看到,有部分網友表示贊同,也有網友認為這種“一人食”就餐方式是“吃了個寂寞”、“孤獨的美食家既視感”。 ?


隨著單身經濟的崛起,“一人份”的消費方式開始受到單身群體的歡迎,那么“一人食年夜飯”會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春節中激起怎樣的水花呢? ?
就地過年,催生“線上年夜飯”新風潮 ?
盡管很多外出打工者沒有選擇回家,但是作為中國第一大節日——“春節”,“團圓飯”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內容。即便身處異地,不能回家團圓,但是就餐的儀式感仍然不能缺少。 ?
身為一名留守帝都的新媒體人,小編也在美團外賣上查看了一下家附近的館子,發現的確有不少餐館不僅曬出“春節期間不打烊”的告示,還為了滿足單身人群的需求,推出了一人食的年夜飯套餐,這其中不乏有四季民福烤鴨、南京大排飯、火爐火自助烤肉等知名餐飲門店。 ?

小編看到,餐食的分量也是根據一個人的飲食量而制定的,避免浪費。不少餐飲門店也在外賣包裝上做出了升級,像眉州東坡還推出了金箔碗,通過獨立分裝設計,既能擺盤好看,又省去了洗碗的步驟。可見,“一人食年夜飯”不失為一種新潮的選擇。
“線上年夜飯”也正在成為今年春節的就餐新趨勢。餓了么數據顯示,今年在線上供應年夜飯套餐的餐飲品牌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64%、參與門店激增260%,提供年夜飯套餐數量更是同比上漲近3倍。另外,跟傳統堂食相比,平臺和商家還提供了7折起的折扣。 ?
除了線上外賣點單,很多消費者也更希望嘗試自己做飯,以半成菜品做輔助,注重在家做飯的儀式感。今年以來,以年菜半成品為代表的商品訂單量已增至去年同期的4倍以上。 ?
“一人食”背后,單身消費由來已久 ?
說起國內“一人食”就餐方式的興起,就不得不提到日本的“一蘭拉面”,以“一人一隔間”,為顧客營造私密的就餐空間而聞名。這背后與日本快速老齡化的社會現狀不無關系,隨著單身家庭占比超過35%,且數量還在呈現不斷上升趨勢,日本越演越烈的單身文化,催生了單身消費的火熱。 ?
回看國內,也有不少“一人食”餐館,沿襲了“一蘭拉面”的裝修風格,憑借短視頻等社交平臺走紅,有的消費者非常贊同這種就餐方式,為自己營造了一個安靜的私密空間,但是大多消費者是奔著好奇去體驗。從后續未能繼續擴大店面規模來看,目前此類就餐方式還未能獲得市場驗證,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質疑“一人食”是偽需求。

在速途網看來,這類主打一人食的就餐方式,跟街邊的餐飲小店、快餐并無差別,缺乏差異化想必是市場擴張受阻的原因。不過,也有切入“一人食小燜鍋”差異化品類的“壹食一”在抖音上爆火,主打一個人的鮮食體驗。 ?
“受疫情的影響,在家就餐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這也催生了不少速食新品類。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的《2021方便速食行業洞察報告》顯示,獨居青年對于方便面、自熱火鍋、螺螄粉等品牌的消費高于其他人群,此外,他們對于口味和品類的選擇也比較專一,鐘愛“酸辣”“麻辣”口味。 ?

據速途網了解,主打自熱火鍋的自嗨鍋于昨日剛剛完成了C+輪融資,雖未披露具體金額,但從之前的融資力度與估值來看,自熱小火鍋背后的“一人食”消費市場仍存在上升空間。根據大潤發發布的《2021過年囤貨趨勢報告》顯示,過年期間,自煮小火鍋在上海猛增233%,柳州螺螄粉在重慶和沈陽增幅也達到103%和68%。
另一方面,單身經濟的興起,也為“一人食”市場的發展注入活力。據民政部數據預測,我國獨居狀態的成年人會在今年上升至9200萬人。除了食品行業,不少行業借勢水漲船高。比如小戶型公寓銷售火熱不斷有新盤開售,迷你KTV預計在2022年線下投放將高達20萬臺,市場規模達到了310億元。 ?
這背后也與人們的收入水平提升、消費觀念升級不無關系。據阿里電商發布的《中國空巢青年圖鑒》報告,單身人群多分布于高薪職業,這些人消費能力較高,消費觀念也更為開放,于是更加追求一人食、一人租、甚至是一人旅行的高質量獨處的生活方式。 ?
年關將至,受疫情的影響,很多打工者不得已滯留辦公地,“一人食年夜飯”或許只是今年春節曇花一現的風景,但不可否認的是,伴隨著單身經濟的興起,“一人份”的消費形式將更為長遠的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