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的觀劇觀影習慣開始發生改變,越來越注重時間成本的節省與內容的提煉。不少短視頻平臺盯上了短劇這塊“蛋糕”,開始試圖解決內容供給、打通商業變現,于他們而言,這將是一片全新的流量“處女地”。
速途網12月29日訊(報道: 王璇)據克勞銳發布的《2020上半年短視頻內容發展盤點》數據顯示,5分鐘左右的中長度視頻能承載更多內容,成為用戶當下的信息訴求,幫助用戶節省時間的短視頻內容是未來趨勢。
不同于非連續性內容產出且粗糙的自由創作,依托精良的制作、內容豐富且連續更新的微短劇,開始成為分擔用戶觀看短視頻內容注意力的新形式。
《2020快手短劇生態報告》顯示,短劇在一天中播放量最高的三個時段,分別是6-8點、11-13點、19-21點,可見,人們多利用休息時間觀看短劇,且呈現一天內多時段且不連續觀看的特點。
看來,既能滿足用戶的碎片化時間,又能占領用戶心智,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成為用戶“倍速式”追劇的最佳選擇。這也就不難理解有用戶在短視頻平臺上,僅通過觀看幾個熱播劇的片段,就能對劇情了解個大概。
“嗅”到短劇的發展新機遇,不少短視頻平臺紛紛發力短劇業務布局,如何打造短劇內容生態?跟速途網一起來看看。
打造短劇內容生態
各家平臺發力模式不同
隨著豎屏番《通靈妃》成為爆款后,騰訊趁熱打鐵推出的第二季成績同樣亮眼,全網播放量破5億,并在B站上獲得9.0的高評分。但爆紅的搞笑短劇《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卻因原創核心團隊中創作者的出走,一天內掉粉3.6萬,風光不再。持續內容產出力成為影響短劇IP生存的重要因素。

對于平臺來說,如果說對創作者的扶持,是通過發力UGC模式、加碼內容布局,那么主動補充平臺內容供給,發力PGC模式則是保障穩定的內容輸出,賦能內容生態的關鍵一環。
我們看到,快手、微視、好看視頻紛紛開啟了不同模式的探尋。 9月3日,趣頭條旗下米讀宣布與快手就短劇IP開發達成戰略合作,開始嘗試探索網文IP的短劇孵化模式。米讀為快手提供平臺原創熱門小說IP改編而成的短劇內容,快手則給予短劇更多的流量支持及宣發助力。
騰訊卻選擇了內部挖潛,充分沿用了內容生態體系內的各種IP資源。騰訊微視宣布將與閱文集團、騰訊動漫、騰訊游戲緊密合作,打通騰訊內容生態,多維度布局微劇內容方陣。 對此,騰訊短視頻社區產品部副總經理李啦表示,2021年,騰訊微視將重點投入微劇賽道,為微劇賽道下的內容生態建設提供充足的支持,從上游IP到下游宣發搭建整個產業鏈上的全新方法論,在為用戶提供優質內容的同時又能實現商業化的閉環。
而百度旗下好看視頻,則借用泛知識類內容打造差異化。據悉,好看視頻已與開心麻花團隊完成簽約,雙方將聯合打造爆款IP自制內容,將結合當下社會熱點,為用戶提供有熱度有話題度的內容。
由此看來,內容與商業閉環的打造仍是各家短劇競爭的壁壘。那么,在現階段短劇行業中內容的打造與商業變現,目前又是否發展成熟呢?
制作手法、 平臺生態
奠定短劇創作先發優勢
內容是平臺賦能短劇的護城河,短劇作品想要在行業中脫穎而出,在速途網看來,除了內容IP上的持續投入外,辨識度高的短劇內容創作、完善的平臺內容生態也是進階的重要條件。
據快手發布的短劇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快手內就已收錄2萬部以上的劇情類短視頻。所涉及的品類也越發豐富,包括情感類、搞笑類、懸疑類等熱門劇目,通過開辟新賽道的方式,改善短劇行業內容同質化的現狀。
除了劇情內容,制作手法也是內容創作的發力點。以騰訊微視的微劇《摩玉玄奇》為例,作為全網首部豎屏古裝互動劇,區別于傳統制作,用戶在觀劇過程中,平均每60秒左右即可參與一次互動,每一個互動選項都會導向不同的劇情,從而決定女主角不同的命運走向。

速途網認為,短劇的制作反而更強調高質量的短劇集與精良的制作,以及劇集價值觀與社會影響力的傳遞。例如《隱秘的角落》、《我是余歡水》等爆款網劇,除了題材精準切中觀眾需求,其從導演、攝影、表演、美術、服裝、配樂等方面同樣十分考究。
此外,短劇打通平臺內容、創作者與用戶群的生態循環也顯得尤為重要。例如進軍影視平臺的B站,在此之前推出的自制劇《風犬天空的少年》就是一個很好的示范,得益于B站PUGC(由UP主創作的高質量視頻)的平臺屬性,短劇上線之前則在B站社區進行宣發推廣,上線后經過UP主二次創作衍生出新的內容,從而持續形成新的聲勢,吸引用戶留存,繼續反哺平臺。
短劇能為創作者帶來什么
又將如何實現商業化
短劇行業如何進軍商業化,為作者帶來穩定收益,維持平臺持續發展,也是短視頻平臺要面對的重要挑戰。
例如快手采用的“單片付費”模式,對于付費短劇產生的營收,快手平臺會收取一定比例分成。今年7月,快手宣布在短劇版權采購上加大投入,首推分賬政策。以趣頭條旗下的米讀在快手上,首播的原創短劇為例,原創作品《冒牌嬌妻》啟動了付費點映服務,在24小時付費人次過萬。

內容作為短劇的核心,因此保障IP創作團隊的利益,自然成為平臺發力的重心。為此,各個平臺均進行了扶持補貼,鼓勵創作者進行短劇內容產出,像騰訊微視的“火星計劃”、快手的“星芒計劃”,將從IP開放、資金支持等方面助力創作者。 速途網發現,快手短劇作者“御兒.(古風)”,通過出演《納蘭千金》、《璇璣傳》等多部短劇為用戶所熟知,兩年時間內不僅收獲了1600多萬快手粉絲,還通過快手分賬政策獲取了百萬收益。
對于短劇創作者來說,不僅能夠借助平臺的分賬政策獲取收益,還能轉換身份做主播,開拓打賞、直播帶貨等新的盈利渠道。

除了商業變現,短劇還為創作者開啟了展現創作能力的機會。據了解,好看視頻的IP自制短劇由開心麻花原班人馬創作,同時好看視頻也會把舞臺開放給平臺上的內容創作者,通過共創的形式助力優質內容創作者脫穎而出。
相比于長劇集,短劇投入成本低,在商業變現上更加靈活、周期較短。目前,微短劇主要通過平臺采買、短視頻付費分賬以及劇情廣告植入等進行變現,其中分賬是主流。不過,在速途網看來,隨著短劇行業對于商業變現的不斷探索,還將衍生出更多新的范式。
后記
《權寵刁妃》全網播放量突破4億、《河神的新娘》首播24小時漲粉100萬,可以想見,短劇正在具備出圈的可能。只等一個爆發的契機,短視頻平臺也將迎來短劇業務黎明的曙光。
縱觀各平臺在短劇中的發力布局,快手不惜投入超百億流量,并與1000+內容制作機構建立合作,騰訊微視更是投入10億資金、百億流量來扶持微劇業務的發展,隨著變現模式的摸索與打通,精良的內容與穩定的生產力仍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