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內容的形式從圖文到短視頻、直播的轉變,內容的容量在不斷擴充,未來內容創作開始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創作者又該怎樣積極應對,內容創作與平臺選擇的方向又在哪里?日前,第四屆克勞銳中國新媒體峰會暨TOPKLOUT AWARDS頒獎盛典在中國大飯店召開,速途網與多家媒體對克勞銳CEO張宇彤、網紅達人們進行了采訪。

今年短視頻的創作者與內容均有激增的表現。克勞銳CEO張宇彤在會上表示,數據顯示,截止今年6月,短視頻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8.18億,且前三個季度的用戶增長已經達到了5.8%,另外,粉絲數大于1萬的創作者有900多萬,同比去年增長64%,且日均產出內容數量達3750多萬條。
張宇彤指出, “用戶年齡圈層不斷擴大,開始向兩端拓寬”是今年短視頻行業的發展特點。從用戶年齡層數據來看,0-18歲與41歲以上用戶在今年下半年的增速較快,尤以41歲以上用戶表現明顯,較上半年增長17.3%。這不僅意味著內容開始往更多品類去延伸,同時,內容創作更要講求社會責任和公眾責任。
“女孩模仿短視頻被重度燒傷”事件以及“假靳東”事件,也從側面反映出創作者責任意識與平臺審核監管的缺位,引發出的行業問題。事實上,內容創作者應考慮缺乏媒介使用辨別能力的未成年人與老年人,增強責任心和道德自律意識,堅決杜絕用低劣的技術手段,挑戰法律紅線,而平臺監管也需要及時就位,加強人工審核力度與技術審核門檻。
在張宇彤看來,無論行業如何發展變化,不變的仍是內容創作的本質,內容創作的核心原點還是要回歸到人,以生活為出發點、再回歸到生活本身。
數據顯示,短視頻日均使用時長已經達到110分鐘,同比增長14%。可見,短視頻之所以吸引用戶花費2個小時時間,也正是因為貼近生活的創作,讓粉絲在內容消費中獲得了愉悅和娛樂、還有情感的慰藉。
創作者們積極求變
短視頻內容創作者也在積極求變,有的創作者繼續深耕內容創作,思考該如何呈現更優質的作品,有的創作者轉變身份,迎著“網紅經濟”的新風口,開啟創業,也有創作者嘗試“破圈”試圖升級新身份……
“說實話,賬號做了這么久,其實在創作方面會面臨比較嚴重的瓶頸期,再加上疫情的緣故,沒法出去探店、嘗試新的。我開始試著跳脫出來,將原本局限的口紅領域拓展到美妝、護膚以及飾品分享時,結果發現粉絲是能夠接受并且喜歡的”,抖音粉絲超900萬的美妝博主認真少女-顏九說到,“不要僅局限于自己所做的領域,也可以嘗試一下目前市場上有需要的內容”。

顏九還向速途網透露了下一步的內容規劃方向,她表示會在口紅這一內容創作基礎上,提升畫質或者測評的展現手法,同時,也會在美妝、泛娛樂等方面去進行學習與提升,嘗試更多粉絲想要看到的內容領域。
不同于簽約MCN機構的網紅達人,30天漲粉600萬的“玩表”博主大能卻選擇了自己帶團隊、建立工作室,面對創作者從創業者身份的轉變,大能顯得胸有成竹。

大能向速途網表示,自己在拍視頻之前有過三段創業的經歷,對管理具備一些經驗,曾經管理過超200人的團隊。并且在前期自己做內容的時候,就遇到了很多向自己拋出橄欖枝的MCN機構,當時也趁機拜訪學習了很多MCN機構與平臺的運作,對短視頻行業也做了了解。“現在雖然身處行業不同,但介于只管理我自己一個IP,整體來說還能駕馭的。”大能說。
也有一部分網紅達人,在“破圈”的路上積極求變,開始涉獵綜藝、影視甚至脫口秀等行業,從短視頻平臺走到臺前,在每一次光影與掌聲中,切換著身份的不同擔當,試圖跟觀眾走得更近。
前有網紅主播馮提莫、摩登兄弟,早已成為各大音樂綜藝的常客,后有短視頻博主李雪琴,已然在脫口秀的舞臺上找到了自己的另一方天地,簽約影視公司的辣目洋子,正是試圖以“新晉演員”來刷新標簽……
張宇彤認為,網紅達人轉型,盡管切換了平臺和賽道,僅是形式輸出上的不同而已,但是內容、流量以及達人的個性本身依然不變,仍然以內容輸出為核心。
未來創作要考慮“整體盤量”
談及未來創作的內容領域與平臺選擇,張宇彤認為,垂類內容與整體盤量是需要創作者綜合去考慮的兩個方面。
一方面,從創作者生態數據來看,主要聚焦在50w-300w以及300w到1000w粉絲區間的賬號內容競爭激烈,而5萬以下粉絲量級的賬號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賬號的粉絲體量競爭格局在平臺側的表現也不同。比如,B站、小紅書平臺上是30到300萬的競爭格局明顯,但在抖音則表現為300到500萬區間。可以看出,同樣的內容在不同平臺的成長狀況不同,對于創作者來說,內容的精耕細作不僅僅在內容本身,產出契合平臺調性的內容才是未來需要思考的方向。
另一方面,透過粉絲興趣濃度數據來看,內容創作類目比例呈現“三七開”的現象,在娛樂搞笑、明星、游戲、美食、時尚、音樂、美妝、美女帥哥、情感、影視領域為主的短視頻作品,掌握了70%的粉絲體量。在張宇彤看來,這些垂類內容領域的盤量足夠大,像美妝垂類,甚至可以再細分為美妝特效、開箱測評、好物種草等多種內容領域,而科技垂類又可以再細分為人工智能、AI等內容領域。
張宇彤認為,在粉絲關注度的時尚、美妝、美食這些熱門賽道中,平臺仍有賬號的總數占比相對較低,但粉絲總覆蓋量卻超過其他熱門賽道體量,仍然存在紅人發展空間。
所以,盡管在短視頻平臺上看重“流量為王”,但“搬運工”、嘩眾取寵甚至是引導錯誤示范來博眼球的內容創作者終究會被淘汰,而那些留存下來的,一定是具備優質、且可持續產出的內容創作者。
這就要求創作者不斷拓展內容邊界、探尋垂類深度,積極求變、與時俱進。然而,內容創作最核心的本質卻依然不變,正如張宇彤所說,創作者要懷揣社會責任感,且內容要擁有向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