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時代”、“五新”、“達摩院”、“平頭哥”、“含光800”………每年都要對外公布阿里巴巴在技術領域重要進展的云棲大會如期而至。
昨日,代表“新制造”的“犀牛制造”在保密3年后正式亮相,引發了行業的空前關注,而就在昨天傍晚,一張“阿里動物園再添新成員”的海報出現在朋友圈,阿里巴巴接連兩天豐富“動物園”的節奏也為較為沉寂的科技圈注入了活力。
今天,阿里云在2020云棲大會上揭曉了答案,并升級阿里云2.0,發布第一臺云電腦“無影”以及首款物流機器人“小蠻驢”。
張勇再談新技術:不僅是“免疫力”,更是“生產力”
今年年初,疫情的出現讓科技圈開始思考技術的重要性,“科技抗疫”成為這個時代的注腳。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2020云棲大會開幕式上說,新技術既是戰勝疫情、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新力量,也是全速開創人類共同未來的新力量。
在他看來,阿里巴巴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準備了20年,疫情的爆發讓人們看到,過去20年間打下的數字化基礎可以有更廣闊的使用范圍,產生更深入的影響。“也許在平時,我們不曾有這樣的機會,把尖端技術應用到醫療一線。但在疫情特殊階段,社會化合力爆發了新力量,新技術和產業、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結合在一起,帶來巨大的生產力。”

其實,張勇在連續三年的云棲大會上都探討了新技術的價值。這三年里,隨著阿里自身的成長,新技術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更加廣泛和深入。2018年,阿里巴巴“五新”戰略全面加速,張勇指出,新技術是“五新”的引擎,新能源和新技術完美結合,才能真正驅動數字中國的發展,走向波瀾壯闊的物聯網世界。一年后的云棲,張勇提出,“五新”正在走向“百新”“萬新”,阿里巴巴的數字化能力不僅能服務于數字商業和生活,也開始為更廣泛的數字公共服務提供助力。
在不確定性陡增的當下,新技術的意義也愈發不同。數字化、智能化產生的動能,既是經濟的韌性所在,也是社會的信心所在。分享完三個小故事后,張勇說:“這些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今天在疫情影響的社會背景下、但同時又在全面走向云智能的大時代面前,我們所面臨的共同挑戰和共同機遇。而新技術代表的新生產力,一定是我們全速地戰勝疫情、開創未來最好的原動力。”
阿里云進入2.0時代:飛天云平臺+數字原生操作系統
會上,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宣布阿里云進入2.0時代: 飛天云這個“超級計算機”,將裝上一個數字原生操作系統,就像Windows讓電腦走進千家萬戶一樣,升級后的云讓人類和云計算的交互更加容易,讓云能夠普及到更多企業、更多人。
回顧過去10年,阿里云自研飛天云平臺,造了一臺“超級計算機”,讓IT基礎設施突破物理限制,成為社會化的公共基礎設施。十年間,幾乎所有超級APP都誕生在云上,人工智能、移動協同等技術在云上得到極大普及。疫情之后,云更是“從天上走到了我們的身邊”,張建鋒表示,2020年是“萬物皆可云”的一年,云成為了時代的載體,成為數字化發展的標志。
但這還不夠,他認為,企業不僅需要解決IT資源的問題,還需要解決應用智能化、數據化和移動化的問題,這就需要一個更完整、更易用的平臺。在1.0時期,云像是一個“DOS系統的計算機”,需要掌握一套復雜的代碼指令來運行,而2.0的云就像一個“Windows系統的計算機”,不需要懂代碼,點一點圖形界面就能搭建自己的應用。
他表示,阿里云從1.0升級為2.0,就是給原來簡單狹義的飛天云平臺,裝上一個數字原生操作系統,提供類似Windows窗口式的界面,讓不懂代碼的人也能用起來云的能力。這將為人類和云計算的交互提供一種全新的模式,讓云更加易用,讓應用開發更加容易。任何企業和個人不需要看懂代碼,就能具備云化、數據化、智能化、移動化、IoT的能力。
更進一步,張建鋒表示,升級2.0之后,云將深刻改變企業組織的形態,不單讓企業信息系統變得更加敏捷和智能,更是增強組織間的協作,帶來高效的社會化大協同。這是一套新的思路和方法,阿里云在過去幾年的努力中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他認為,這是數字化升級的必由之路,讓企業組織更加智能,真正邁入數字化的社會。
此外,“云釘一體”和“云端一體”是數字原生操作系統的重要組成。

張建鋒表示,云釘一體為企業開發應用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讓應用開發更加容易。很多企業開發簡單應用,只需要點點鼠標就能完成,這是傳統模式不可想象的。他舉例說,釘釘上有很多企業搭建了上千個應用,阿里巴巴就有超過1500個應用,深刻改變了企業運作的方式。
據介紹,浙江省有超過100萬公務員在釘釘上辦公,搭建了1000多個應用,每天產生超千萬條電子流,而這些電子流原本是通過電話、郵件的形式在公共服務的流程中運轉。阿里巴巴每天也有超千萬條信息在釘釘上流動,點一下手機里的釘釘應用中心,成為管理一個企業、管理一座城市的新方式。
張建鋒表示,云釘一體提高了應用開發效率,特別對于沒有技術能力的中小微企業,他們用“拖拉拽”的方式就能建立自己的企業應用,加快了創新的速度。當所有企業都變得更加敏捷之后,社會大協同的效率也將極大提升,數據顯示,釘釘上已經出現數個超百萬人的組織,跨組織協同也在迅速加強。
同時,云的發展也將深刻變革終端,張建鋒認為,云端一體將推云入端,讓萬物能夠擁有云的能力。在現場,他展示了第一臺云電腦“無影”,通過僅有名片大小的終端,就可以連接云端的服務,擁有一臺無限算力的超級電腦,“只要配一個屏幕,就能做你現在電腦上做的任何事情,也能做你現在電腦上做不了的事情。隨著云的發展,未來每個人在云上都會有一臺自己的主機,隨時隨地把計算力進行擴充。”
發布第一臺云電腦“無影” 可線上無限擴容升級
會上,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展示了第一臺云電腦“無影”。據速途網了解,這是一臺長在云上的“超級電腦”,在本地沒有主機,也看不見電腦CPU和硬盤的影子,因為這些硬件設備都集中在云端的數據中心里。

張建鋒在發布現場展示,在一張名片夾大小的C-Key上,通過指紋開機登錄后即可接入云電腦服務。只需連接一塊屏幕,就可以進入專屬云電腦桌面,訪問各種應用和文件,進行設計建模、動畫渲染等操作。這就是“無影”所帶來的未來工作方式。
“算力從線下遷移到云端是大勢所趨,這一點不僅在數據中心上發生,在端上也會發生。”張建鋒說,現在無論在一個公司、一個組織也好,一個家庭也好,PC電腦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未來每個人都可以在云上擁有一臺超級電腦,想用就用,不用就暫時歸還到云里。如果云電腦被廣泛使用,可以減少50%以上的算力浪費。
據悉,目前無影僅向企業辦公市場發售,未來或將向個人用戶提供服務。
發布首款物流機器人“小蠻驢”,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
作為,本次2020云棲大會最大的懸念之一,第一款物流機器人“小蠻驢”的發布放在了后半段。據速途網了解,小蠻驢機器人集成了達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具有類人認知智能,大腦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據悉,阿里巴巴已注冊成立小蠻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進機器人的研發和量產落地。
小蠻驢是阿里巴巴第一款輪式機器人,外形酷萌,身手靈活,能輕松處理復雜路況,能聰明選擇最優路徑,遇到緊急情況,“大腦”反應速度達到人腦7倍。這款機器人還相當耐苦耐勞,充4度電就能跑100多公里,每天最多能送500個快遞,雷暴閃電、高溫雨雪以及車庫、隧道等極端環境均不影響其性能。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介紹,這款機器人很快將在社區、學校、辦公園區大規模使用。

小蠻驢的超強性能源于阿里巴巴達摩院的前沿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達摩院自研的感知算法讓機器人能夠識別厘米級障礙物,高精定位算法讓機器人能在無GPS環境下實現厘米級定位,意圖預測算法則賦予了機器人超強意圖識別能力,只用0.01秒就能判別100個以上行人和車輛的行動意圖,機器人還擁有大腦決策、小腦冗余、異常檢測剎車等五重安全設計,確保最高安全性能。

“物流配送需求正在極速爆發,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每天將產生10億個配送訂單。”張建鋒在發布現場說,末端物流是整個物流體系中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環節,物流機器人是阿里提供的解決方案。未來,小蠻驢機器人將率先在菜鳥驛站大規模投用。
人機共生時代,社會對機器人的需求面臨大爆發。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即將到來的機器人革命將創造數萬億美元市場。當天,阿里達摩院還同步推出智能機器人平臺,對外開放機器人通用技術和能力模塊,用戶可在該平臺上快速開發各類不同場景機器人。除了輪式機器人,機器人平臺還會開發雙足、履帶等不同類型機器人產品,用于救火救災、防疫消殺、機場服務、景區導覽、安全巡防等場景。
后記
“數智未來全速重構”,阿里云智能用這8個字定義了2020云棲大會,在全行業都在加速數智化升級的當下,阿里云智能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將為各行各業帶來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