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的餐飲業,可以說是熱鬧非凡。
一邊是傳統餐飲業,以海底撈、西貝莜面村為首的漲價派紛紛道歉,表示要將價格恢復到1月26日前標準。另一邊則是快餐品牌麥當勞、肯德基等頻繁推出各項促銷活動,讓消費者享受到半價的快樂。同時,老鄉雞束從軒也公開發聲在特殊時期堅決不漲價,并考慮降價優惠。一漲一降之間,餐飲業呈現完全不同的兩個景象,而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們在疫情之中的策略,又是否值得海底撈們學習呢?
促消費,麥當勞、肯德基迅猛出擊
半價購買蘋果派、免費辣翅、20元巨無霸套餐……
回顧麥當勞的促銷之路,要從2月17日說起。當時,麥當勞蘋果派回歸,并向食客派發半價優惠券,此后麥當勞便踏上了促銷之路。而讓促銷真正引爆則是4月6日半價吃金拱門桶的活動,那天麥當勞門店人潮擁擠,以至于不得不以支持在指定日期內兌換的形式將消費者勸回。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感覺這些商品要比之前吃的小了不少,但畢竟價格在那里,買了也不虧”,小宋告訴速途網,最近一段時間麥當勞成了她經常去的地方,但半價日的場景還是讓她驚訝了一下,“想到了人多,但是沒想到人這么多,我最后還是跟店員協商以后第二天去兌換的。”
緊隨麥當勞之后的肯德基,也在復工后,將春分半價桶、瘋狂會員周、6元早餐以及原味雞半價桶等活動提上日程。從速途網自身體驗來看,每逢促銷日來臨,肯德基門店人數便會有所增加。
“我比較喜歡肯德基的一點在于,它的促銷商品中偶爾會涵蓋一下最近推出的產品,比如瘋狂會員周時的梅酒冰淇淋。有些買一送一的活動,也比較適合我和我女朋友一起”,劉澤說,“當然,更重要的是全家桶吃起來比較爽。”
不難發現,麥當勞、肯德基近乎于激進的促銷行為背后,也是其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在不傷害消費者的情況下促進消費,從而提振門店士氣。
定心丸在手,快餐品牌走上促銷之路
而大批促銷活動背后,也是快餐品牌長期在品牌影響力、全渠道建設等方面的發力,讓自己擁有“定心丸”。
與海底撈、西貝等傳統餐飲相比,麥當勞、肯德基作為快餐品牌,影響力更為深遠,尤其在受眾方面,覆蓋范圍廣泛,無論你是學生黨、工作黨還是老年人,都能夠在這里找到自己心儀的食物。
在產品方面,麥當勞、肯德基等標準化程度較高,門店復制性強,不會因為在不同門店出現食物質量參差不一的情況。再加上創新能力強,僅最近一段時間,肯德基便推出了菌菇漢堡、櫻花季節限定飲品、榴蓮云朵蛋撻等新品,并以當下最為火熱的明星藝人作為自己的產品代言人,而麥當勞也發布了自己的新品預告,并將年輕用戶眾多的B站作為自己的首發平臺。

速途網認為,肯德基、麥當勞等積極推出新品,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相比于傳統產品已在用戶心中擁有一定地位,新推出的產品與消費者存在一定距離,更容易成為溢價對象也不會引發大面積的漲價爭議。從而通過促銷、新品雙管齊下的方式,為銷售額做貢獻。
當然,快餐品牌不會為自己的銷售渠道設限。在大力發展門店的同時,肯德基、麥當勞等也在積極擁抱線上,包括并不限于上線外賣平臺、大力發展自己的App與小程序、并推出自己的外送業務等。漢堡王則依托口碑餓了么,與后者在數字化方面高度融合,短時間內便實現了會員與訂單數的雙增長。
以至于疫情期間,快餐品牌基于門店數字化與線上線下一體化打造的手機點餐點餐形式,避免了消費者和工作人員的直接接觸,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就餐環境,深受消費者喜愛。
而對于希望在自己居所就餐的消費者,快餐品牌紛紛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麥當勞甚至減免了一段時間的外送費,從而提升門店銷量,緩解自己的經營壓力。
可以認為,正是在這些環節的長期發力,才讓麥當勞、肯德基等企業在疫情下能夠逆勢操作,反以促銷活動提振門店銷售額。
疫情之下,快餐企業可為傳統餐飲之師
讓我們回到傳統餐飲企業。一如束從軒所說,當下環境特殊,餐飲企業漲價想都不敢想。海底撈、西貝等因漲價而陷入爭議,即使道歉也被認為是借機營銷,無疑證明了他的說法。
對于束從軒正在思考的傳統餐飲企業如何以促銷提振銷量,速途網認為,其大可以向快餐品牌取經,一方面通過促銷的方式,如其所說的自14日起免費發放100萬份雞湯來帶動門店獲客,一方面則通過新品研發來實現溢價,以薄利多銷的方式讓自己可持續發展。
當然,促銷活動往往會帶來大量人員,產生聚集風險。速途網認為,老鄉雞不妨效仿喜茶,依托小程序,推出類似排隊、提前點單、到店自取等功能,既能刺激消費又能錯峰出行。
而海底撈、西貝等因成本壓力而無法進行促銷的企業,也可大力發展自己的新產品,形成新的競爭力。如眉州東坡近年來便不斷發力半成品菜,疫情期間,眉州東坡的半成品菜先后進入各大生鮮電商平臺、直播間、甚至線下超市等,不斷擴寬自己的銷售渠道。
海底撈的甜品則成為它的新亮點,近日以來,抖音、微博等平臺上,不乏有博主在安利海底撈甜品。與其他產品相比,顏值、口感俱佳的甜品更容易受到女性消費者喜愛,也愿意為其買單。在此情況下,海底撈將于近日推出的5款精選甜品,大可以成為它的新競爭力所在。

此外,海底撈、西貝漲價背后,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平時對門店業務依賴過大,以至于外賣業務難以緩解沉重的成本壓力。
在這方面,海底撈、西貝等頗具品牌影響力的企業,不妨可以注意在當下門店服務優勢外尋找其他優勢,幫助自己發展外賣甚至網店業務。一個可以探索的方向是,持續將自己的線下會員轉至線上,并打造自己的商城,發展流量生意。產品方向可以在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內有所發揮,如海底撈的周邊文創,也可基于自己的用戶定位販賣更多產品。
寫在最后:
無論是快餐品牌,還是傳統餐飲企業,能夠贏得消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還是誠意。
疫情造成餐飲業成本壓力加劇,適當漲價消費者也會給予相應的理解。但若圖一時的銷售數據,也會造成消費者不愿買單,以至于企業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