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調雨順蕭敬騰”,“國泰民安張學友”,“黃牛克星林俊杰”,“喜結連理找張杰”。2018年以來的中國現場娛樂市場被各家粉絲如此歸納。
2019年3月20日,國內第三方數據公司易觀發布《2018中國現場娛樂票務市場年度綜合分析》(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大麥網獨處第一梯隊,其用戶規模、使用粘性、行業獨占率及行業滲透率均居行業榜首,生態優勢顯著。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文娛消費的擴張,過去一年,現場娛樂規模穩步增長,票務市場發展提速。據易觀統計,2018年中國現場娛樂市場整體規模預計達到52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6.5%;其中票房規模預計達到189.2億元,較上一年增長約7.0%,占現場娛樂整體市場規模的36.3%。

報告顯示,“Z時代”正成為現場娛樂的消費主力,24歲以下人群占比攀升至14.8%,30歲以下人群占比達到42.4%;粉絲經濟已成為拉動娛樂產業爆發的重要推動力。從線上打榜應援到線下觀看演出,再到衍生品消費,以年輕用戶為基礎的粉絲群體為愛豆花錢出力毫不手軟。易觀預測,2020年中國偶像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
雖然近幾年來市場涌現出一些新興票務平臺,也有市場資金看好投入,卻其始終難以擺脫“高價二手票”、“黃牛票”等標簽,加上市場監管趨緊,商業模式存疑,預計2019年此類平臺仍將面臨嚴峻考驗。在市場充分競爭的背景下,具有頭部內容、生態優勢、多元布局等多端優勢的現場娛樂綜合服務商大麥網牢牢占據了用戶流量制高點,其以“新商業”、“新技術”為特征驅動的先發優勢,將繼續引領并推動中國現場娛樂市場的快速發展,生態也將更加廣闊。
現場娛樂票務市場競爭分層,大麥網全鏈布局
報告顯示,隨著現場娛樂行業多元化進程的推進,除大麥網等現場娛樂綜合服務商外,開心麻花、保利劇院等主辦方票務平臺,淘票票、貓眼電影票務平臺,淘寶等綜合電商/生活服務平臺,蝦米音樂等音樂流媒體平臺,以及B站等文娛資訊/社群平臺紛紛參與到票務市場的競爭中,形成百花齊放的格局。

據易觀統計,2018年大麥網APP端月均活躍人數達到237.3萬人,月均使用次數達2165.4萬次,月均使用時長89.9萬小時,無論是從用戶規模還是使用粘性上均居行業榜首,遠高于永樂、摩天輪、票牛、秀動等其它現場娛樂票務平臺的總和,建立了絕對的線上優勢壁壘。同時,由于品類覆蓋全面、總代優勢明顯、品牌知名度較高以及配套服務完善,在目前現場娛樂在線票APP中,大麥網以遠高于其它平臺的行業獨占率成為用戶購票的首選,“買票上大麥”愈發深入人心。


報告稱,受現代化多元市場環境與用戶需求細分的挑戰,傳統商業模式亟待升級轉型,單一售票模式已難以取得長足發展。在現場娛樂垂直票務領域,一些老牌票務平臺雖然也在嘗試通過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獲取更高的行業話語權,但由于資金鏈斷裂、生態壁壘等局限,競爭力日漸衰退,或將面臨整合洗牌。而以摩天輪、西十區等為代表的票務平臺,雖然在發展初期作為一級票務交易市場的補充獲得了較快的發展,但始終難以擺脫“高價二手票”、“黃牛票”等標簽,加之市場監管趨緊、主流內容方對其商業模式仍持觀望態度等因素,目前正面臨著來自多方的嚴峻考驗。相比之下,占據頭部內容、生態優勢、多元布局等多端優勢的大麥網則占據了用戶流量的制高點,市場地位穩固。

此外,報告認為,雖然不同于電影市場,國內現場娛樂仍處在平緩增長階段,但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家電影在線票務平臺淘票票與貓眼電影均接入了現場娛樂購票入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擴大著現場娛樂用戶與電影用戶的融合空間。尤其是大麥網與淘票票兩大APP購票入口的相互接入,不僅加速了用戶觀影與觀演數據的全面打通和雙向導流,也為現場娛樂互動和消費模式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報告稱,經過十多年的深耕運營,大麥網已經從早期的現場娛樂票務銷售平臺,迅速進化為集內容分發、用戶服務、智能營銷、場館解決方案執行落地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綜合服務提供商。縱觀其產業布局,不斷創新升級的敏銳嗅覺和緊隨市場變化的超前意識加固著大麥網多方領先的絕對優勢。“未來,其更大的想象空間在于更深入聯動阿里文娛生態版塊及產業上下游,在拓展存量市場價值最大化的同時,延伸行業邊界,挖掘中國現場娛樂更廣闊的增量市場空間。”報告預判。

“Z世代”成消費主力,要詩歌也要遠方
在用戶層面,2018年現場娛樂票務市場也呈現出很多新的特征。首先,隨著95后的初入職場以及90后的收入日益穩固,“Z時代”(1990年代中葉至2010年前出生的人)逐漸成為現場娛樂的消費主力。數據顯示,現場娛樂票務市場用戶中,24歲以下人群占比攀升至14.8%,30歲以下人群占比達到42.4%,這一群體為文娛消費市場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增長空間。

相較于電影、視頻等其它文娛消費形式,現場娛樂雖然具有高客單價的顯著特征,但仍有不少用戶樂于為高質量的演出內容買單。數據顯示,國內現場娛樂在線票務中,中等以上消費人群占比達到70.6%。且除廣州、上海、深圳、北京等傳統熱門演出城市以外,武漢、成都、杭州等新興現代化城市的用戶購買力也在快速提升。

此外,伴隨著Z時代消費力的崛起,粉絲經濟已成為拉動娛樂產業爆發的重要推動力。從線上打榜應援到線下觀看演出,再到衍生品消費,以年輕用戶為基礎的粉絲群體為愛豆花錢出力毫不手軟。據易觀預測,2020 年中國偶像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粉絲經濟”將是未來幾年現場娛樂行業最熱的風口之一。
“愛TA,就去現場為TA打CALL!”無疑是對粉絲效應的最好詮釋,而這也催生著現場娛樂產業上游不斷推出更多元優質的演出內容。據統計,在演唱會領域,2018年張學友、周杰倫、五月天巡回演唱會場次(內地場)數量位列國內前三名,張學友以平均每周超過一場的頻率登頂年度“最勤奮”歌手。與此同時,華語樂壇新勢力崛起,“華語LIVE王”張杰及唱作鬼才華晨宇分別成為首位在鳥巢舉辦個唱的80后和90后歌手。TFBOYS、樂華七子NEXT、NinePercent、火箭少女101等新晉人氣偶像也頻頻登上熱搜,刮起樂壇新風暴。

舞臺劇領域,2018年原版引進舞臺劇備受用戶青睞,原創制作IP日漸成熟。世界級著名舞臺劇《搖滾莫扎特》、《貓》、《戰馬》等登陸中國,在國內市場銷售火爆,一票難求,成為年度現象級IP;《如夢之夢》、《白鹿原》、《演員實驗教室》等本土經典原創劇目長盛不衰,隨著國內制作團隊的成熟、觀眾群體的擴大和觀演心智的養成,原創IP的未來市場正在迅速打開;此外,沉浸式戲劇也成為近年來演出市場增長最快的類型之一,多部話劇、親子劇啟用“沉浸式”體驗,深受年輕用戶喜愛。
演唱會城市下沉成新常態,人臉識別高科技成新標配
易觀報告認為,目前中國現場娛樂票務市場雖然存在整體規模較小、創新創意能力不足、消費產品及服務有效供給不足、產業布局及政策環境仍待完善等諸多問題,但隨著文娛消費城市下沉、產業多元延伸等趨勢的加強,整個行業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從中國現場娛樂用戶的城市分級占比來看,一二線城市憑借強勁的消費力、豐富的項目資源和較高的場館利用率,是目前現場娛樂市場消費的主要貢獻陣地。但隨著開發程度的提升和競爭的加劇,一二線城市的市場空間也日趨飽和。相比之下,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仍存在較大的資源供給缺口,尤其是頭部演唱會、舞臺劇、兒童劇正成為最熱門的需求增長點。
以張學友“A Classic Tour學友·經典”巡演為例,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該巡演走遍全國90余個城市及地區,其中包含郴州、梧州、江門等小眾地級市,但仍舊取得了場場爆滿的成績,引領了主流演唱會城市下沉的趨勢。今年年初,林俊杰2019《圣所2.0》巡演預售首次解鎖湖北黃石站。據介紹,在林俊杰之前黃石從未舉辦過大型演唱會。黃石站的火爆搶票場面也讓更多人看到了三四線城市現場娛樂消費的巨大市場潛力。

除了城市下沉,多元業態布局和產業鏈延伸也是現場娛樂在線票務平臺競爭的必然趨勢。報告認為,未來國內現場娛樂行業將逐漸擺脫粗放經營的狀態,能夠提供優質體驗和全鏈路服務的平臺將具備更高的競爭壁壘;同時,隨著無紙化、人臉識別等智能查驗技術逐漸成為現場娛樂新標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現場娛樂場景中的應用也將成為常態;另外,在產業鏈優化升級、內塑裂變的同時,文娛產業與電商、旅游、新零售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勢在必行。對于相對傳統的現場娛樂行業,在線票務以萬物互聯的天然優勢,無疑將成為未來連接產業多端跨界融合的最佳橋梁。
以穩坐現場娛樂行業頭把交椅的大麥網為例,其最核心的競爭力便是全產業鏈服務能力。2019年伊始,大麥網已先后戰略攜手2019林俊杰《圣所2.0》世界巡回演唱會和2019張杰「未·LIVE」巡回演唱會,展開全鏈路合作,通過一站式解決方案加碼現象級IP孵化,并依托定制營銷和精準宣發有效激活生態勢能。“這一全新商業模式也有望引爆2019年現場娛樂市場,引領整個業態的全新進階。”報告預判。

大麥網與蝦米音樂生態聯動,以精準音樂消費用戶群為切入點,關聯演出票務銷售
大麥網與蝦米音樂生態聯動,以精準音樂消費用戶群為切入點,關聯演出票務銷售
業內人士分析,當前中國現場娛樂票務市場正在蓄力發展,雖然相比國外成熟市場其上升空間仍待開發,但在以大麥網為代表的頭部平臺不斷探索、數字化創新變革和市場環境逐漸規范化的共同驅動下,中國現場娛樂產業必將逐步釋放出更大的市場能效,實現整體規模的突破性增長,進而助力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