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題為“開源創見,上下求索”的紅帽論壇在京舉行。成立已有25周年的紅帽,又在不久前被IBM宣布以340億美元收購。紅帽未來將會采取怎樣的發展戰略,無疑是眾人最為關心的話題。
開源與紅帽
在此次的論壇上,紅帽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曹衡康展示了紅帽中國區的發展狀況:超額完成2019財年Q2季度目標,并將其歸功于為“3C+3P”以及“一二三”戰略。
其中,一意味著紅帽是全球第一大的開源軟件公司。據悉,紅帽自1993年成立以來,一直將開源作為自己的發展重點。并在今年,成為全球第一家年收入超過30億美金的開源軟件公司。
“紅帽已經有25年,我們從開始做企業級的開源軟件,今天還在做企業級的Linux,而且開發了一些商業軟件。” 紅帽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市場官Tim Yeaton說,“IT整個產業已經滲透了開源技術,所有的創新都必須依賴于開源。”
IBM與紅帽
在此次論壇以前,IBM宣布將以每股190美元的價格購買紅帽所有股票,這比26日紅帽收盤價每股116.68美元溢價63%,讓紅帽的市盈率達到51倍。收購之后,紅帽將并入IBM的混合云部門,紅帽CEO吉姆(Jim Whitehurst) 將成為IBM高管,IBM CEO羅睿蘭(Ginni Rometty)表示,收購紅帽可以打破現在格局,改變云市場的一切。
而對于這一事件,紅帽則在此次論壇上給出了更為詳細的說法。曹衡康表示,“IBM收購紅帽是因為它認為紅帽的開源文化和開源技術非常特別,并且IBM認為紅帽的開源技術是全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石。”
Tim Yeaton稱,目前紅帽在混合云的布局上已有成果,而IBM在數據中心方面有著多年的經驗和考量,看到現在的環境下,企業面臨非常復雜的一些商業運作環境,它們需要把很多的商業環節和架構遷到云端,尤其是它們需要進行多云環境的操作。“對IBM商業戰略來說,它們可以從紅帽這邊得到混合云的支持,而紅帽也可以借助IBM的資源在產品上有更快、更多的發展。”他說。
此外,對于紅帽被收購后依然作為IBM一個獨立單元而運作,Tim Yeaton表示,這基于以下兩點:一是紅帽有非常獨特的企業文化,我們必須要保持獨立的單元,繼續跟開發者和社區進行對話;二是,我們可以在保持獨立的情況下,繼續跟我們的公有云提供商進行合作,一起打造混合多云的環境。
至于這是否會影響到IBM與紅帽的布局,Tim Yeaton稱,IBM有自己的能力,包括他們有自己的公有云,我們在收購之后希望做的,是滿足客戶有多個公有云同時使用的需求,這是一直以來的混合云戰略。“我相信在未來,IBM會非常好的用他們員工加速我們混合云的戰略,并且完成很好的交叉銷售,但是這個不會對我們之前的戰略有任何的影響。”他說。
亞太區市場與紅帽
在紅帽展示的財報中,亞太區市場增長速度飛快。紅帽資深副總裁、亞太區總經理Dirk-Peter van Leeuwen認為,對于紅帽來講,亞太區在全世界來看都是增長最快的區域,對這一點他一點也不驚訝。
他說,對于亞太區客戶來說,他們對于創新非常感興趣,希望在市場脈搏的把握方面,比其他任何一個市場都可以做的更快,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依賴于開源技術。在云計算這個行業,開源技術是不二之選。
另外,紅帽為順應客戶的需求,分享如何來交付軟件在文化的角度進行轉型,從而讓開源技術加速落地。其自2016年開始便在全球設立開放創新實驗室。并在2017年,設立亞太地區開放創新實驗室。
Dirk-Peter van Leeuwen稱,現在有了開放創新實驗室,客戶可以更好的利用在開放創新實驗室中取得的經驗、技術以及體驗,開發他們的應用。這也是亞太地區增長速度較快的原因之一。
據悉,接下來,紅帽將在中國設立開放創新實驗室。紅帽亞太區開放創新實驗室負責人David Worthington表示,紅帽開放創新實驗室作為開源技術和文化的載體,將有力地促進開源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落地。利用實驗室的各種資源,紅帽的技術專家將提供一系列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讓客戶在這里體驗和學習最新的技術,掌握工具的操作技能。紅帽開放創新實驗室可以在限定的時間內,通過團隊協作開展業務探討,幫助客戶加速具有創新性的業務理念落地;對傳統應用進行現代化改造或開發現代化的應用;使用經過驗證的工具和方法進行開發運營;利用“一鍵式”基礎架構和自動化開發環境,快速著手開發;在項目結束時,用戶將獲得一套有效的應用原型及相應的開發方法和技能,推動企業業務轉型。
“無論是初創企業還是大型企業,在紅帽開放創新實驗室,都可以嘗試將顛覆性的想法和理念付諸實施,打造開放性文化。”David Worthington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