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巴巴也正在創造一種多元化的生態,并和合作伙伴一起,以此推動數字中國的未來發展”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云棲大會致辭中如是說。
今年杭州的云棲大會比以往來的早了一些,但也正如9月杭州天氣一樣,今年的云棲大會比以往更加火熱。當云棲小鎮國際會展中心的空中升起“天空物聯網”的飛艇,當菜鳥的新零售物流無人車在人流中穿梭,當阿里巴巴的高層們金句頻出,你會感到這屆云棲大會的傳承與升級。

今天上午,2018云棲大會在杭州云棲小鎮召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螞蟻金服CTO程立等在主論壇上分別發表主題演講,他們都說了什么?請跟隨速途網的腳步慢慢走進主論壇。
“阿里巴巴永遠是一家技術驅動,使商業有所不同,創造商業新賽道的數字經濟體。”張勇在致辭中這樣定義阿里巴巴。

圖:阿里巴巴集團CEO 張勇
確實,技術作為云棲大會的關鍵詞,在阿里巴巴經濟體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而近些年多領域的商業創新也是在技術升級的背景下誕生的。正因為如此,張勇才能在會上喊出“兩年內達到三年前提出的GMV達到1萬億”的預期,如今在全球超過10個國家開始發展本地錢包,擁有8.7億用戶;物流基礎設施每天服務上億個包裹;阿里云平臺每天支撐著數以百萬計的企業。
“阿里已經形成了一個橫跨商業、金融、物流、云計算各個領域的獨特的數字經濟體。阿里數字經濟體正是數字技術在中國過去十年巨大發展的縮影。“張勇說。在他看來,面向未來,這樣一個龐大的經濟體依然有無盡的想象力。“如今大家想到更多是互聯網對經濟和消費的影響,面向未來的10年、20年,數字技術和它所承載的新一代互聯網,一定會對政治、經濟、商業、人文、民生等產生全方位的影響。”
兩年前,馬云在云棲大會的這塊場地提出了“五新戰略”,包括新能源、新技術、新金融、新制造、新零售。今天,張勇則對它進行了新的闡釋,“新技術一定是五新的引擎。新能源和新技術的完美結合,才能真正驅動數字中國的發展,驅動大家熟悉的世界走向一個波瀾壯闊的物聯網世界。”
對于云棲大會,張勇表示,十年來,云棲大會已經從當年阿里云的技術開發者大會,發展為如今具有全球影響力、反映數字中國前進的一個技術窗口。
胡曉明:新杭州故事,明天將會在更多城市發生
杭州,作為阿里巴巴的大本營,正在成為“城市故事”的主角。
兩年前,杭州城市大腦1.0發布,外界非常期待技術能給一座城市帶來怎樣的變化。今天,阿里云交出了成績單,杭州城市大腦2.0正式發布,管轄范圍擴大28倍,覆蓋面積增至420平方公里,相當于65個西湖大小。這讓今天的杭州從千年古城變為全球領先的數字化城市樣本。
圖:阿里云總裁 胡曉明
“這些新杭州故事,明天將會在更多城市發生。”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在大會上表示,將以杭州為起點,向全球更多城市輸出數字中國的“杭州方案”。
“基礎設施”是近年來比較火的一個詞。如今,城市大腦也成為杭州的新基礎設施:管轄范圍擴大28倍,覆蓋全城420平方公里,相當于65個西湖大小。通過交警手持的移動終端,大腦實時指揮200多名交警。在城市大腦的作用下,杭州交通擁堵率從2016年時的全國第5降至2018年的全國第57名。
此外,杭州還在其他領域樹立了標桿。杭州全市59個政府部門368.32億條信息匯聚在基于阿里云打造的政務服務平臺上,市民可憑身份證一證通辦296項事務;超過95%的超市便利店、超過98%的出租車、5000余輛公交車都支持移動支付;智慧醫療讓近7000萬人次在杭州市屬醫院看病時間平均縮短2小時以上;成千上萬的攤販店主、跑航運港運路運的師傅、法院、創業公司等也同樣受益。
在傳統工業制造領域,中策橡膠、正泰新能源等工業企業的生產流程大幅優化,良品率上升帶來利潤增長。隨著200家工業企業相繼入駐SupET工業互聯網,杭州智造也成為“新制造”的典型樣本。
這并不是終點,在胡曉明看來,我們今天講述的新杭州故事只是開始,阿里云希望向全球更多城市輸出新杭州背后的技術和實踐。目前,阿里云的技術已經輸出至中東、德國、肯尼亞、馬來西亞等國家。
螞蟻金服CTO程立:科技是暖的,世界是平的,暖科技正讓世界變得更加平等
一帶一路上有“1+9”個支付寶!螞蟻金服CTO程立在會上首次詳解了它們長大的秘密。

“今天泰國清邁大學旁邊賣榴蓮干的60歲阿姨,和杭州文二街菜場里賣杭白菜的阿姨享受著一樣的移動支付服務。”程立說,“科技是暖的,世界是平的,暖科技正讓世界變得更加平等。”
其實,從三年前開始,螞蟻金服就已經開始技術出海,尋找全球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本地的“支付寶”。短短兩三年,從印度、到泰國、到韓國、到菲律賓、到印尼、到中國香港、到馬來西亞、到印度尼西亞、到巴基斯坦、再到孟加拉,支付寶加全球9個本地的數字錢包,已經服務了全球超過8.7億人,移動支付的“一帶一路”成型。

如今,那些讓意大利女插畫師Machi羨慕的中國人的移動支付日常,正在通過中國移動支付名片的技術出海,走到當地人的身邊:在香港,八成以上能用支付寶的地方也能用AlipayHK,包括黃大仙與扭蛋機;在新德里,連打突突車都能用Paytm,在Paytm上也能買到印度人喜愛的黃金版余額寶;在曼谷和清邁,TrueMoney上愛心捐贈很火,這也是泰國這個佛國的特色;在巴基斯坦,老百姓用Easypaisa作為他們的工資卡;在孟加拉,bKash正因為中國技術的支持,快速實現著從功能機向智能機的跨越。
“我們深信只有合作伙伴的本地智慧與創業精神,才能打造出最貼近當地生活的數字金融生活!”程立說,螞蟻金服要做的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
在支付寶的技術賦能下,9個本地錢包里的大部分,都已經成為當地最大的電子錢包。而且還不斷有技術創新,正在中國推廣的手機掃碼過閘機坐地鐵,如今也已通過馬來西亞本地錢包Touch’nGo,解決了吉隆坡年輕人早上擠地鐵的痛點,也讓馬來西亞成為全球第二個可以手機掃二維碼過閘機的國家,而香港錢包AlipayHK與菲律賓本地錢包Gcash則在螞蟻金服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實現了全球首筆區塊鏈跨境匯款。“全球互聯,未來已來”。
“科技是酷的,更應該是暖的,暖科技讓世界變得更加平等。”中國的數字創新力與科技價值觀,正在影響全世界。”程立說,我們希望與全球合作伙伴一起,為20億消費者,創造一站式的數字金融生活目的地。
張建鋒:設立只頒給年輕人的“達摩院青橙獎”, 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
去年,達摩院在云棲大會上橫空出世。過去的一年中,達摩院在各個領域的研究突飛猛進,有20項研究取得世界第一。
今年,阿里巴巴CTO、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在會上宣布,設立“達摩院青橙獎”,首屆“青橙獎”有9名青年學者獲得這一獎項。獲獎者的研究涵蓋量子計算、數學、大數據分析、物聯網、機器學習等前沿技術領域。除了每人將獲得100萬人民幣的獎金外,他們還將得到達摩院全方位的研發資源支持。
青橙獎設立的初衷是,為大中華地區的青年學者提供一個更大的展示舞臺,所以該獎項只頒給35周歲以下或博士畢業6年內的青年學者。“在他們走上科研道路的初期給予更多支持,才能激發他們的研發熱情,拿出最優秀的研發成果。”張建鋒說。
速途網看到,此次獲獎者平均年齡32歲,最年輕者只有29歲。獲獎者分別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科院計算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其實,達摩院青橙獎的一大特點是只頒給“青年人”。
而在“達摩院青橙獎”之外,張建鋒還在現場宣布阿里巴巴正式進入芯片自研和量子計算硬件全球巨頭的競技場。明年年中,阿里巴巴將產出各類指標均是全球最領先的阿里巴巴第一款神經網絡芯片,并在兩三年內打造一款真正的量子芯片出來。

圖:阿里巴巴CTO、達摩院院長張建鋒
“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這個馬云賜名的半導體公司將從事芯片的自研開發與戰略布局。而達摩院將以新成立的“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為核心,構建以AliNPU智能芯片和嵌入式芯片為核心的芯片戰略。
張建鋒預期,明年年中將產出各類指標均是全球最領先的阿里巴巴第一款神經網絡芯片。達摩院研發的CK902系列嵌入式芯片,將是中國第一款帶安全功能的、完全自主研發的芯片。
馬云:新零售是線上線下融合,新制造是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
縱觀此前幾屆云棲大會,馬云的演講皆出現在論壇開始或中間時刻,本次云棲大會,馬云作為壓軸嘉賓,談起了新制造。

他表示,今天的外部環境和技術變革的大趨勢下,傳統制造業將面臨更多挑戰,“新制造”是企業迎接未來的重要機遇。
近兩年,新零售的概念深入人心,技術對于零售業的改造已經初現成果,不僅僅是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也在打造自己的零售概念。其實,不論初心如何,零售業的升級已經顯而易見。
而在新零售之后,馬云認為是新制造,今天也是他首次系統闡述新制造。他提出,新制造的核心是數據,新制造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新制造還是貿易戰的解決方案。
馬云說,技術變革50年,未來的30年應用變革將深入到方方面面。在技術變革的大趨勢下,依靠傳統的資源消耗型企業必定越來越難。不擁抱新制造的企業,就如同盲人開車,你都不知道誰是你的客戶,客戶到底需要什么。
馬云稱,新零售是線上和線下融合,新制造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實體和虛擬融合,而是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新制造的競爭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制造背后的創造思想、體驗和服務能力。未來,創造就業的重點不是制造業,而是現代服務業。
新制造從根本上顛覆了價值創造的模式。以前是制造者主導,未來是消費者主導。制造者主導的時候,是大企業得益,消費者主導的時候,是有技術有創新的中小企業獲益。新制造不是大企業的獨家專利,要成為小企業的制勝法寶。
馬云相信,當新制造取代舊制造,貿易戰將不復存在。他認為,不僅流水線是工業時代產物,貿易戰也是工業時代產物。通過貿易戰留住就業的想法是可笑的,因為未來制造業都不是創造就業的主陣地。“未來,制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當制造沒有國界,貿易變成人人參與的時候,規則都要重塑,貿易戰如何開打?”
“新制造的班車已經開始啟動,不加速自己企業,不去擁抱未來的變化,不改革自己,我相信未來10-15年,大家都會哭天喊地。”馬云呼吁所有的制造業,抓緊學習,抓住改革。他說,我們必須要明白,任何一個國家不會因為你是實體而保護你,而是因為你是未來而保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