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智能家居的市場增長很高,智能家居大有可為
2017年7月2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部署構筑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國家不斷將人工智能擺放到戰略高度上來,其原因不言而喻:人工智能在未來的10—20年間將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變革。當下人工智能的風口已經來臨,順勢高飛是每一個智能產業從業者的美好期望。
智能家居,作為人工智能中與人類生活結合最為密切的一環,在市場上占據著龐大的消費份額。如下圖所示的實時數據,到17年為止,已經挖掘出來的市場規模達到1000億元。而預估未來3年,市場份額有望達到3000億元,其中的增長點,值得每一位智能家居從業者為之奮斗。

自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開始,六十年來,”人工智能”發展迅速,歷經兩次起伏,現在已經是真正爆發的前夜。而作為互聯信息發展最快的中國來說,2016年也可稱為人工智能元年,人工智能像“瘋了”一樣沖到了各行各業。如今的智能家居市場已經進入高速成長期,其整體利潤也在不斷攀升,市場潛力逐漸被認可和挖掘。
一是國際與國內智能家居標準尚未建立,獨立發展的戰略方式,割裂了智能家居行業,使得智能家居行業無法實現互聯互動。標準多樣性和不兼容性特點使得智能家居中的產品像是大海中的孤島,只能各自為戰。
二是標準不統一致使用戶對產品體驗不佳。產品購買后,用戶可以對單個智能家居產品實現交流互動,但在標準不統一的情況下,用戶難與整體的智能家居環境建立互動。除非用戶將所有家電置換成同一個品牌廠商,但這樣花費太大,少有用戶會去嘗試,難以深入開發潛在用戶。
三是智能家居產品價格虛高。家電安裝智能模塊后,價格比傳統家電貴了2倍不止,這讓消費者難以承受。而且市場上所謂的智能模塊,有時只是一個WiFi模塊,價格不到50元,但安裝之后產品則提價到百元與千元。行業水分多,這也使得智能家居產品銷售受限。
但是就像毛主席說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卻是光明的。
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強調了“互聯網+”的概念,讓智能家居的發展如虎添翼。同時,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不斷地給智能家居行業提供強而有力的技術支持,包括5G技術、藍牙5.0技術、下一代wifi標準等都有明確的商業化時間表。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政府針對現如今的發展形勢,做出了相應的戰略部署,提出大力培養一批技術發展型創新企業,例如南京最近推行的獨角獸計劃。
政府的利好政策——南京的獨角獸計劃,唯一入選的智能家居品牌:WULIAN(物聯傳感)。
2018年4月,南京發布了《南京市獨角獸、瞪羚企業發展白皮書》及2018年第一批南京市獨角獸、瞪羚企業榜單。WULIAN憑借其雄厚的技術實力,孜孜不倦的研發精神,在眾多科技型企業中脫穎而出,作為唯一一個的智能家居企業,躍然于榜單之上。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無線智能家居落地廠商,目前,WULIAN憑借10多年的技術積累,109項新型專利,80項發明專利,55%研發員工占比,已經擁有200多款的智能家居產品,獲得CE,FCC,RCM多項認證,并集成全系列泛生態系統,率先發力全屋智能。在國內,與港華燃氣、TCL、華為、海信、京東、移動、碧桂園、萬科、綠地多行業多領域的大型企業有過密切合作,其品牌信賴度可想而知。
此外物聯的代理網絡,不僅遍布祖國的南北東西,更是在世界地圖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足跡。
代理網絡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體驗館超過2000家,并擁有1000多萬智慧家庭用戶服務能力,落成1000多個房地產及酒店等項目。
2013年,WULIAN不斷突破自我,研發出有革命性意義的SmartRoom高端無線技術;2014年憑借領先的硬件實力,像雨后春筍,銷售遍布40多個國家。由于物聯傳感在技術上的革新與應用,WULIAN2015年3月加入Zigbee聯盟董事會,2017年3月,朱劍當選聯盟董事會副主席。這是聯盟成立15年來,首次由華人和亞洲人擔任董事會副主席,也是中國人在世界物聯網權威標準組織目前所擔任的最高職位。WILIAN更是應用zigbee技術,研發出WULIAN網絡智能鎖、小物環境監測攝像機、智能貓眼等拳頭產品。

最后,隨著互聯網對家電行業的滲透,海爾、TCL、美的、格力等家電大佬已經開始發力,積極與互聯網企業共謀智能家居大業;更是吸引了傳統硬件企業、互聯網企業、房地產家裝企業紛紛搶灘智能家居市場。從全球來看,谷歌、蘋果、微軟、三星、華為、小米、魅族等眾多科技公司入局,智能家居市場勢必會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而WULIAN,如何利用自己的發明專利,和深耕智能家居多年的經驗積累,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從而在這樣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這是每一個WULIAN人需要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