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來,朋友圈里突然跳出了這幅圖,掃了一眼,是一場課程,然后,年紀大了,于是,我又睡著了。。

再睜眼,鋪天蓋地,朋友圈里分享了一大批海報,于是我去洗漱,出門去換駕駛證,然后去公司,生活里總是亂糟糟的各種事,人到中年,不得不兼顧家庭與生活。
到公司,安排了下工作,又翻了翻朋友圈,看到了眾多老朋友:三節課創始人黃有璨、媒媒噠創始人趙宏民、勝總趙江等都開始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發聲,有褒有貶,有分析操作手法,也有“疑似傳銷”的質疑~我知道,這場課程的營銷真的火了。
于是朋友圈里出現了這些畫面:

疑似收益排行版

據說是操作的流程分享
從中午開始,陸續出現了各種文章,寫得個有論點,很精彩,只是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是又一波營銷操作:
《新世相本來只是不要臉,現在連命也不要了》
《新世相又刷屏了,也終于把“賣課”變成了“炒樓”!》
《李敖與新世相》
……
可惜這場秀沒能繼續下去,被騰訊快速封禁,成為剎那煙火。

而據說是張偉的一段表述也跟著在朋友圈出現。

據傳為張偉自述
不去探討所謂的背后營銷,也不討論“知識傳銷“,筆者看到的則是一場為針對都市白領,知識人群定制策劃的,有預謀的“知識付費練習”,只是吃相不雅,平白給自己留下惡名。
高速發展的時代,知識更新折舊的頻率越來越高,都市中產的緊迫性也不斷加碼,對知識的渴望,對成功的渴求也逐步成為壓在大家心頭的大山。而從羅胖的”得到app”成功,到新世相策動的話題爆紅,顯然都切中了大家的心理渴求。
這場新世相開年秀最終崩塌的原因顯而易見,然而,新世相通過這種手段再次為世人展示了“知識付費”的巨大潛力,在短時間內策動了一場有效的“知識付費練習”,這些數據與話題深入思考,或將對于意圖在“知識經濟”領域搶奪一定席位的后來者們產生難以估量的價值。
最后,用自媒體“萬能的大熊”老師的話結尾,“不要嘲笑買課的人,他們要么很聰明可以賺錢,要么很善良愿意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