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洛特煩惱》和《驢得水》的成功讓開心麻花看到了話劇改編電影的市場潛力,遵循一年一部電影的老規矩,今年國慶檔開心麻花帶來了《羞羞的鐵拳》,截至目前,10天累計票房超15億,繼《夏洛特煩惱》之后再次成為國慶檔的贏家。
凈利潤下滑,IPO之路受阻
雖然這部影片的票房之路暢通無阻,可開心麻花背后的IPO之路卻是一波三折,今年年初,開心麻花就曾宣布擬IPO的消息,可惜好景不長,在8月份開心麻花的上市申請就因簽字律師離職而被迫中止,隨后公布的半年報中則徹底的讓開心麻花的業績呈現在人們面前。

開心麻花2017年財報
根據2017年上半年開心麻花的年報顯示,截止2017年6月30日,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5.71%;凈利潤
2817.37萬元,較上年同期出現18.31%的負增長。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增長,主要是由于公司當期新增藝人經紀業務收入所致;公司凈利潤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演出業務場租成本及人工成本和費用較上年同期上升所致。2017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839.76萬元,主要是由于公司本期拍攝電影《羞羞的鐵拳》,相關現金支出較多所致。
2015年到2017年,2015年到2017年這三年間,開心麻花按照一年一部電影的速度相繼推出了《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羞羞的鐵拳》。而在這三部電影中,前兩部作品也是2015年和2016年開心麻花的年報中影視制作方面的數據主要參考對象。

2015年,《夏洛特煩惱》的成功讓開心麻花以三四千萬的成本博得了14億的票房,讓公司獲得了上億收入,也促成了開心麻花登陸新三板掛牌交易。

開心麻花2015年財報
因為這一部電影,2015年開心麻花的財報成績十分搶眼,報告期內實現扣非后的凈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243.12%,其中多屏整合業務營業收入1.99億元,年報中也表示,年度凈利潤主要靠《夏洛特煩惱》票房較好所拉動。
而在2016年,這種好的勢頭沒有得到延續。

開心麻花2016年財報
據開心麻花2016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7479.90萬元,同比下降43.43%,財報中顯示,項目重大變動的原因是2015
年電影《夏洛特煩惱》為公司貢獻了較多的收入,而 2016 年電影《驢得水》所貢獻收入相對較少,也致使開心麻花在2016年影視及其衍生業務收入方面較 2015
年同比下降了 85.61%。
由此可見,《羞羞的鐵拳》的票房表現影響甚至決定著開心麻花整個2017年報的表現走向。
開心麻花的“鐵拳”到底硬不硬
截止發稿前,上映10天的《羞羞的鐵拳》已經斬獲15.32億票房,已經超過開心麻花的第一部電影《夏洛特煩惱》的14.42億。
根據貓眼的數據顯示,《羞羞的鐵拳》票房占比為38.9%,排片占比為48.6%,而同檔競爭的其他影片中,《英倫對決》和《縫紉機樂隊》的票房占比僅為14.9%和10.7%,排片占比為10.6%和12.6%,《羞羞的鐵拳》毫無懸念成為國慶檔的最大贏家。

和前兩部電影一樣,《羞羞的鐵拳》同樣改編自開心麻花話劇,影片的情節故事和笑點也經過舞臺的反復磨練。據貓眼電影App顯示,《羞羞的鐵拳》約有17家公司分享該片的票房。其中,主要出品方為開心麻花、新麗傳媒、貓眼影業,主要發行方為貓眼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新麗傳媒和貓眼影業均為光線傳媒旗下子公司。光線傳媒直接持有新麗傳媒27.64%股份,貓眼影業19.83%股份。
可以說,這次的主要贏家是開心麻花和光線傳媒。此前已經用《夏洛特煩惱》和《驢得水》證明過自己喜劇電影創作能力的開心麻花,再一次用《羞羞的鐵拳》證明了自己在喜劇電影上的地位。
一年一部的麻花模式如何撐起百億市值?
《羞羞的鐵拳》的成功不僅讓開心麻花下半年的業績有了保障,也能給自己的IPO鋪路。
日前,開心麻花正因申請創業板上市停牌。按停牌前股價推算,市值超過50億,若成功登上創業板,市值有可能會超過100億。
話劇相比電影的好處是,既有現金流又能磨練演員演技、逐漸打造出適合大眾口味的劇本,再將這個IP拍攝成電影,名利雙收,形成一個完美的生態鏈。
但這樣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其一,開心麻花一年一部是慢工出細活,可《驢得水》1個多億的慘淡票房也證實了這種“麻花模式”的成功率并不是100%。如果未來登陸A股后,開心麻花還是以一年一部電影的周期運作,那并不具備爆發式增長的潛力。
其二:開心麻花并沒有第二代的臺柱子,只靠沈騰、馬麗、艾倫這幾個老麻花演員不足以撐起開心麻花未來的市值,向同樣以劇場演出為主的德云社和劉老根大舞臺都在積極地培養新一代的年輕演員,而據公開信息顯示,開心麻花對培養演員上并沒有下很大力度。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這些名角兒離開后,開心麻花將面臨嚴峻的人才流失風險。
其三:把舞臺喜劇改成電影喜劇是開心麻花首創,但舞臺劇和電影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劇場觀眾和電影觀眾的品味也是不盡相同,在劇場演出效果好放到電影里,并不一定能呈現出應有的效果。那表演形式舉例,一般舞臺劇的表演都相對夸張一些,為了能讓會場里的所有觀眾看得明白、聽得清楚。這種表演形式放到電影里就顯得有些過于浮夸,舉手投足間會讓人感覺有些不自然。
開心麻花在文化娛樂上的探索和追求值得敬佩,但站在商業的立場上來說,話劇演出加每年一部的精品喜劇電影,還撐不起百億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