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從左至右:劉江峰、彭錦洲、吳德周、李開新
上周,有報道稱前華為榮耀高級副總裁彭錦州正式回歸手機行業,加盟錘子科技出任總裁。此前,彭錦州曾顧問的身份,在上半年助錘子完成了10億元融資,如久旱甘霖般解了錘子科技的“錢荒”窘境。如今彭與華為簽署的競業禁止協議期限到期,終于得以正式出任總裁。
除了彭錦洲,還有早已加盟錘子的吳德周、剛剛卸任酷派CEO的劉江峰、以及360手機總裁李開新,這些曾經帶領華為榮耀從誕生,到成長為國內數一數二的互聯網手機品牌的功臣們,都在別家手機廠商中身肩要職。華為榮耀也被視為了中國手機行業的“黃埔軍校”。
然而,從“黃埔軍校”走出來的這群優等生們,在新的環境中卻難以重現當年在華為榮耀時的輝煌:劉江峰在任一年,酷派營收慘遭腰斬,而錘子、360手機銷量也僅有百萬級別,與華為如今破億的銷量相比簡直九牛一毛。
難道真的是企業造英雄?離開華為的他們,就像鳥兒沒了翅膀,跌入了事業的低谷。
華為是高起點平臺,榮耀是“富二代”創業
對于華為來說,榮耀品牌的成功,得益于2013年末,華為大力扶持榮耀品牌獨立,豐富的資源也讓“富二代”創業的團隊謄出了施展拳腳的空間,方才促成了與小米手機在互聯網手機市場中分庭抗禮的榮耀品牌。

而在離開華為之后,這些“前榮耀高管”所接手的企業都處在“百廢待興”的狀態:劉江峰所接手的酷派,早已是郭德英賣給賈躍亭的一顆“棄子”;李開新在接手360手機時,曾坦言最初硬件免費政策下的虧損“自己看了都害怕”;而吳德周、彭錦洲加盟的錘子,也是曾在兩年間虧損10億,年銷量僅百萬的小公司。
對于這些前榮耀系高管來說,這些新東家提供不了華為所能提供的高起點,只能“從零開始創業生活”。然而如今國內手機市場早已不是前幾年行業蓬勃發展的時期,而是進入到了市場趨近飽和,產業鏈高度集中的“下半場”,形勢之兇險,以至于劉江峰難挽酷派的傾頹,前7月營收同比下滑52%,自己也從CEO位置跌落,以辭任再度告別手機行業。
那又是為什么,這些高管寧愿在新環境中“死于憂患”,也不愿繼續在華為榮耀“生于安樂”呢?
如牽線風箏的榮耀
總結四名前榮耀高管的離職時間,會發現集中在2015年中到2016年初這段時間,正是華為宣布榮耀中國區業務重新整合并入華為終端中國區的時期。
在那之前的2014年6月,榮耀6以一種非常激進的方式進軍市場,搭載當時最新的麒麟920處理器,直接超越了前一月發布的華為P7所使用的麒麟910T,讓榮耀6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卻也讓華為作為高端商務品牌深感左右互搏的壓力。

就像飄在天空中的牽線風箏,最終還是要被主人收回手中。回歸華為終端的榮耀,從獨立面對市場競爭的“操盤者”,變成了華為雙品牌戰略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被收編后的榮耀品牌,成為了華為終端的一個部門,權力也收歸于董事長余承東的手中,原來的榮耀高層決策權被相對削弱,沒有了自在施展拳腳的空間。
而余承東作為華為和榮耀的戰略統籌著,首先要做的便是終結兩個品牌的左右互搏,避免當年榮耀6搶先華為發布新型處理器,讓面向高端的華為品牌陷入尷尬境地。
于是乎,華為與榮耀兩個品牌的定位開始呈現階層分化:華為面向高端,走商務人士路線;榮耀走大眾風格,主攻年輕人市場。
雖然名義上的確是針對不同人群的品牌差異化戰略,但兩事業部獲得的資源卻并不對等,能夠獲得更高利潤率的華為品牌掌握著徠卡、保時捷設計等優勢資源,而利潤率較低的榮耀品牌則只能緊緊跟在華為身后充當“陪太子讀書”的角色。
這對于曾帶領榮耀走上巔峰的團隊來說,一個個都是肯拼搏、敢為天下先的熱血精英,卻要為自家兄弟默默充當墊腳石,心有不甘之余相繼出走,懷揣著“成功者”的光環,想要打拼出新的天下。所以榮耀“手機行業黃埔軍校”的名聲也因此而來。
“陪太子讀書”的榮耀,市場定位高低不就
在華為的光環下,為差異化定位戰略而不得不收起鋒芒的榮耀,產品定位也開始發生動搖。
與依靠采購和線下零售的手機品牌依賴渠道深度與廣度不同,榮耀作為互聯網手機品牌,面對的是大量線上消費者,在網絡信息爆炸的今天,這類人對于手機的硬件配置與性價比有著較高的敏感度。而線上銷售本身的“去中間環節”的優勢,有利于廠商生產高配低價的手機,通過粉絲口碑來保持黏性,通過“薄利多銷”來保證利潤。
然而,為了防止華為與榮耀定位上的重疊,在產品力層面,“陪太子讀書”的榮耀再也沒有機會先于華為品牌使用最高端的處理器,而是在華為系列發布后,以“慢半拍”的形式出場。這就使得榮耀手機與同時期其他互聯網手機廠商相比起來,“性價比”處于劣勢。
另一方面,華為消費者BG業務負責人余承東喊出了“一切以利潤為中心,精細化運營”的口號。由于榮耀已被華為收編,讓本追求薄利多銷的互聯網也要開始追求利潤,對榮耀的品牌也造成了不小的損傷。

圖:榮耀9
今年年中,華為P10因UFS和eMMC高低端閃存芯片混用的問題被輿論推上了風口浪尖。事件曝光后,身出同門的榮耀V9也同樣被曝出了閃存混用的問題。而榮耀9甚至全部采用eMMC閃存而備受粉絲吐槽。

UFS和eMMC閃存混用,不僅讓華為無需受制于供應鏈,還讓每部手機可以省下10美元左右的成本,提高了利潤。不僅如此,還有微博數碼大V發現榮耀9在屏幕和相機模組上也有所縮水。
在各種“節約成本”的設計被曝光,榮耀品牌雖然依然是華為系列中相對便宜的系列,但在“低價”之外,原先的“高配”變成了“減配”。
所以,對于如今的華為榮耀來說,失去了“性價比”的優勢,在市場中的定位也略顯尷尬:于線上,不再有與眾多互聯網品牌一較高下的性價比;于線下,又因要與華為的高端定位保持距離,缺乏一招鮮穿透市場的鋒芒。
也許榮耀成為中國手機業的“黃埔軍校”,正是因為昔日榮耀老將已感到重新并入華為終端的榮耀品牌,不再是那個當年從零到一的榮耀,而是華為精簡產品線后的附庸,他們不愿自己“打江山”的本事雪藏,最終選擇了帶著那份自豪與驕傲高飛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