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阿里巴巴集團公布了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2018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受益于新零售戰略加速推進的強大帶動作用,本季度收入達人民幣501.84億元(74.03億美元),同比增長56%。中國零售平臺上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4.66億,約為中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移動月度活躍用戶更高達5.29億,較2017年3月增長2200萬。全球化戰略為未來增長打下堅實基礎,國際零售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6%。

其中,核心電商收入加速鞏固領先優勢,天貓在B2C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平臺付費商家數量及平均支出均創歷史新高。核心電商業務收入達人民幣430.27億元(63.47億美元),同比增長58%。作為新零售主陣地,天貓實物商品的交易總額(GMV)同比增長49%,時尚服飾、消費電子、快速消費品等核心品類表現強勁,再度推升了GMV的增長。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用“強勁開端”來形容本季度的業績表現,而背后的推動作用與基礎搭建,即來自于新零售戰略的加速推進,與市場對新零售戰略巨大價值的加速發現。
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2300家典型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4.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3個百分點,零售企業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增速同比分別提高7.8和14.3個百分點,回暖態勢凸顯。觀察者們多注意到,這一波零售回暖以及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和全國范圍內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密切相關。“新零售”驅動了整個零售行業的升級,并為中國實體經濟注入全新活力。
新零售引領商業新業態

本季度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動作頻頻,為高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作為新零售戰略的一部分,阿里巴巴自2015年起孵化盒馬鮮生,本季度正式推向公眾,借助阿里的消費者洞察、移動技術以及其他的門店內專有技術,為消費者提供了無縫的線上線下全渠道體驗。與傳統零售門店不同,盒馬門店總銷售額中平均超過50%來自線上,獨有的倉配系統能夠為消費者提供3公里范圍內最快30分鐘送達的服務。
5月,阿里巴巴以126億港元(16億美元)作價,完成對銀泰商業的私有化及控股股權收購。銀泰現有49家百貨店和購物中心將借助阿里龐大的消費者群體、消費者認知及技術,來支持新零售戰略,改造傳統零售。

手機淘寶5月推出全新用戶界面,繼續帶動活躍用戶及互動的強勁增長,促進、賦能并且受惠于中國中小企業及創業者的創新。在7月的第二屆淘寶造物節上,數以千萬計的消費者通過線上或親臨現場,參與了為期5天的活動,原創優質設計和引領潮流的產品展現出了中國年輕世代的創新思維,代表新零售未來的“淘咖啡”無人店更一時家喻戶曉。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亦收獲喜人成果。受益于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以及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的強勁增長,阿里巴巴國際零售業務季度收入達人民幣26.38億(3.89億美元),同比增長136%。
本季度阿里巴巴對Lazada的持股增加至83%,后者通過與淘寶合作,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推出“淘寶精選”( Taobao Collection
),為當地消費者提供來自中國的優質產品。
核心品類爆發,天貓成新零售主引擎
以天貓為主的核心電商業績亮眼,其中天貓實物商品的交易額同比增長達49%。如此大的體量上還能保持快速增長,與天貓服飾、快消食品、3c數碼等核心行業增長強勁有關,天貓新零售的快速推進帶來的遠期爆發力更是驚人。
8月15日,全球最大市場調研機構之一的捷孚凱(GfK)最新報告顯示,智能化、時尚化、個性化、定制化是3C家電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在新零售戰略帶動下,天貓已成為引領3C家電行業升級的第一平臺。

GfK數據顯示,2017上半年,一級能耗空調、大容量洗衣機、多門冰箱、55吋大屏電視等“趨優消費”熱門品類,在天貓增速分別為795%、349%、210%、114%,均達到整體在線增長率的2倍以上,成為數碼家電行業引領增長搶占未來的關鍵。
三個月來,包括LVMH旗下烈酒品牌酩悅軒尼詩、維多利亞的秘密、Roland及 Abercrombie &
Fitch等國際品牌均宣布入駐天貓。
線上線下全面增長為天貓迎來長期利好,近年來,越來越多全球大牌將天貓寫入財報,包括歐舒丹、耐克、格力、美的、海爾、安踏等品牌,都在財報中披露了電商業績,并頻頻提及在天貓的增長亮點。
天貓新零售正成為全球品牌的新增長引擎。通過參加天貓超級品牌日,在過去兩年中,有近20%的品牌單日銷量超越雙11,80%品牌銷量僅次于雙11。拋開銷量看聲量,品牌本身的美譽度和傳播指數均已成為當年的最高峰。
天貓全球化進程也在本季度加速。天貓618期間,“天貓出海”橫空出世,帶領12億國貨走出國門,同期Lazada馬來西亞站的“Taobao
Collection”頻道正式上線。7月底,天貓出海宣布澳洲站上線。
以天貓國際為代表的跨境進口平臺也已累計服務4000萬國內消費者。美國彭博社近日刊文稱2017年已成中國海外消費回流拐點,天貓國際等跨境平臺崛起是主因。
阿里巴巴全力建設新零售搭建商業基礎設施
如今“新零售”目前已經成為行業共識。2017年7月3日,商務部發布《中國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16/2017年)》,天貓新零售首次被寫入政府報告。天貓新零售戰略對我國零售業效率提升價值得到國家肯定。
2017年7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點贊了阿里巴巴探索的“無人超市”等新零售業態。認為一場商業變革的最大試驗場將在中國發生。
今年7月,馬云發出內部信,宣布成立“五新執行委員會”,由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擔任主席,領軍阿里生態內全部力量建設“五新”,并提出以Made in
Internet助力對于當下中國經濟至關重要的供給側改革。資本市場敏銳捕捉到這一信息,將之視為阿里未來發展的戰略信號,在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五個方面,阿里將為未來商業形態搭建完整的基礎設施。
市場正在迅速認識到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的巨大價值和潛力。今年以來,阿里巴巴股價已大漲超過70%,在過去一年,漲幅更是超過80%。就在本月,阿里巴巴成為亞洲首家市值超越40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
隨著業務及創新的不斷落地,阿里巴巴引領的新零售愈加獲得業界及投資機構的理解及青睞。美國基金大佬Daniel Loeb旗下的對沖基金Third
Point日前大規模增持阿里巴巴股票,該基金認為,由于新零售的無限可能和全球化的巨大空間,阿里巴巴目前正處于一個積極拐點。
德銀在分析報告中認為,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戰略已經走在亞馬遜之前。亞馬遜以137億美元價格收購全食超市,美國媒體據此評論稱“亞馬遜偷師阿里巴巴”。7月26日,美國知名商業科技新聞網站ZDNet又刊發報道《零售行業阿里巴巴領頭,亞馬遜追趕》稱:在為零售業尋找升級道路方面,阿里巴巴與亞馬遜如今在一條賽道上,阿里從概念到實操都更有成效。
摩根斯坦利研究機構分析師Grace
Chen則在報告中預測,阿里會利用其極其豐富的大數據資源來吸引更多廣告和流量,鑒于阿里巴巴正在推行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戰略,大數據資源將更為豐富,阿里巴巴的長期持續增長值得期待。(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