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有一種生物叫瓦松。
它是中藥的一種,頑強地生活在房頂瓦片這貧瘠不毛之地,任憑風吹雨打,世世代代頻頻開花,繁延生息,卻少有人知。

圖:唯品會CEO沈亞
現如今,有一個人叫沈亞。
他是唯品會的老大(CEO),將光環都拋給了唯品會,自己卻甘愿做一個“默默無聞”的人。
上述二者有兩個相同點,一個是“低調少言”,一個是“付出”,前者可救世間百姓,后者可讓唯品會江湖留名。
大佬命 平凡名
沈亞雖不是一線企業家,但帶領唯品會在電商江湖中廝殺了九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稱之為“大佬”應該也不為過。
可江湖上留下的只有“唯品會”的身影,沈亞這個名字卻極少出現。
在百度百科上,“擁有20多年的電子通訊產品海外市場經驗以及近10年的電子商務運作經驗”是沈亞僅有的一句介紹,除此之外,就連具體的出生年月都未有記錄。
沈亞在踏入互聯網地界之前是一個“溫商”,但可不是“江南皮革廠倒閉了,老板領小姨子跑了……”那種,這點大家不用多想。
最初,沈亞創業做電池代理業務,據說做的也還算不錯,在這過程中,沈亞結識了唯品會的另一個創始人洪曉波。直到2007年,沈亞與洪曉波一起報名就讀長江商學院EMBA。據說當時二人的價值觀十分一致,都想跨進互聯網地界,并對電子商務有一定的興趣。
次年,唯品會在廣州成立了。沈亞的這顆“夢想種子”終于落地了,截至今天,共計九年,此時的唯品會也算是開花結果,但沈亞除了外在變化外,內在幾乎并無任何變化,低調、少言也伴隨他走過了九年。
馬云喜歡雞湯、劉強東愛講情誼、侯恩龍敢于直言、方巍更像是一個學者,那沈亞呢?恐怕很少有人能給他貼上一個準確的標簽。
唯品會的故事 沈亞的滄桑
“世界的錢裝在美國人的口袋里,美國人的錢卻裝在猶太人的口袋里,而溫州人被各界稱為東方的猶太人。據說,在法國,溫商獨有的做人、做事方法逐漸將猶太人擠出了市場,天下第一的猶太商人驚呼,居然還有比我們更會做生意的人。”這是網上流傳的一個關于溫商的故事。
溫商沈亞雖說沒能帶領唯品會站在電商金字塔頂端,但這個位置也不是誰都能爬上來的。不過沈亞更像軍師,能指揮,但自己幾乎不靠近戰場。
前段時間,網上有傳言稱,京東和唯品會要合并了。唯品會副總裁黃紅英站出來辟謠,沈亞沒說話。
再之前,2017年5月17日,唯品會在廣州召開了“2017年一季度財報溝通會”,現身的是唯品會首席財務官楊東皓,沈亞也沒來。
恐怕要想聽沈亞發聲,只能等待唯品會發布財報之后的電話解讀了吧。唯品會2016年Q3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沈亞表示,中國網購市場仍然足夠巨大,用戶網購人群足夠多,我們在2016年已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加上2017年還要增加許多新顧客。因此,從顧客層面,我們對2017年充滿信心。
根據唯品會2017年Q1財報顯示,唯品會活躍客戶數量為2600萬,同比增長32%。第一季度的唯品會在活躍用戶數上,是如沈亞所說,有所提升的,但也不能忘了,2015年時,唯品會市值最高達到178億美元,現在卻不到70億。
知乎上有個帖子叫《唯品會 CEO
沈亞是一個怎樣的人?》,其中有唯品會員工透露,沈亞是一個很低調的人,發言簡短,沒有廢話,也很親民,跟大家一樣吃的是員工餐。
當然,也有用戶認為沈亞是個奸商,原因是,要不是為了占便宜,干嘛還去唯品會買東西。
有唯品會員工告訴速途網,沈亞在內部露面的次數不多,基層員工也不是經常可以見到,但沈亞更多的是扮演一個決策者,做事情干脆。
峰回路轉 沈亞該不該給自己貼標簽?
去年是李彥宏的本命年,百度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唱衰,當時,李彥宏帶頭逃出了舒適區。上綜藝,拋頭露面,給自己貼標簽。
上個月末,因為一篇文章《人民想念周鴻祎》,久不經沙場的紅衣教主周鴻祎也被召喚出來了,“敢于直言”是周鴻祎的代言詞。
沈亞呢?
其實也該說說話了,或許二十年前,商人是埋頭苦干,你砌你的墻,我賣我的鞋,但現在不一樣了,好戰并不一定就是壞事,馬云給盒馬鮮生站臺;丁磊給網易嚴選站臺;張朝陽給搜狐視頻站臺,自家大佬親自站臺吸引熱度的事情已經并不罕見。
那唯品會呢?用戶恐怕不僅僅想看周杰倫給唯品會站臺,更愿意看到的是沈亞親自給唯品會站臺。
另外,馬云是浙商的代表,劉強東是蘇商的代表,溫商其實也需要一個代表,不能說一定是沈亞,但起碼可以爭一爭的。或許在沈亞心里有“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的想法,但這也可以當做標簽來用不是嗎?
時代不同了,沈亞該走到臺前說句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