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年一度的ChinaJoy于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正式舉行。2017CJ游戲展會期間,速途網有幸專訪到了炫蹤網絡COO吳軍,他向速途網介紹目前了炫蹤網絡游戲孵化中心的進度,以及對于全球化市場的看法。

東南亞地區趨于飽和 歐美成孵化出海主戰場
近年來,隨著國內游戲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現在的榜單幾乎成了騰訊、網易、盛大、完美這些綜合實力很強的游戲巨頭的天下,一些中小游戲廠商紛紛把目光轉向了海外。相比于其他廠商選擇把文化相似度較高,可以直接出口的東南亞地區作為目標,炫蹤網絡則把歐美市場作為了其孵化出海的主戰場。
在吳軍看來,歐美市場有其健全的游戲體制,同時具有較高的APRU值,因其對游戲品質及核心玩法的創新上有較高的要求,成為了很多游戲公司的一道門檻,同時也給那些有創新能力的中小游戲公司提供了機會。
據Newzoo報告顯示,美國擁有3.2億的人口中,游戲玩家總數約有1.8億,其中游戲付費玩家為1億,2016年人均游戲付費約為224美元。移動游戲玩家約有1.6億,其中,移動游戲付費用戶約有6900萬。美國作為北美第1,全球第2大游戲市場,游戲市場規模達到236億美元。

而東南亞地區因其文化相似度較高,也成了早期游戲廠商游戲出海的主戰場,不過在近年來已趨于飽和成為了競爭激烈程度不弱于國內的紅海戰場。
3億人民幣投資孵化游戲發行
為了進一步布局全球化市場,繼“千萬美金懸賞優質游戲發行產品”活動之后,吳軍透露,今年炫蹤網絡將啟動3億人民幣的投資孵化基金,招募國內優質的游戲孵化團隊和產品。
在談及對于投資孵化的團隊要求時,吳軍稱主要是看三個方面:首先,要看團隊提案的創意;然后是看產品的類型,由于歐美市場更偏向于中輕度,所以MMO這類偏重度的基本不看;最后是看團隊,如開發過一些成功產品的,有創意的團隊會是首選。
吳軍表示,希望這些游戲團隊進來能是創業的狀態,而不是那種找工作的,炫蹤網絡孵化團隊采用的是獨立核算,利潤分成的模式。而游戲孵化中心在去年就已經開始孵化進程,目前已經成立了8個團隊,預計今年Q3、Q4的時候會上三至四款產品,2017年預計將新增20個工作室,希望明年可以上線7、8款產品。
炫蹤的全球化布局和出海的“雷區”
對于炫蹤網絡全球化的布局,吳軍稱,主要戰場在歐美,以北美為主,其次是歐洲。2016年在全美排名TOP100的手游中,中國手游僅占6個名額,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而近期炫蹤網絡在北歐建立的創意中心,主要是為了研發考慮。以芬蘭、瑞典為主的北歐國家在創意上一直是強項,如《憤怒的小鳥》、《部落沖突》這些享譽全球的經典游戲,都是出自這些地方。
而中東市場的布局,更多的是為后續的發行做準備,這些地方的人口有8000萬,其中2000萬都是游戲玩家,由于這個市場相對比較封閉,所以開發潛力非常大。不過吳軍也表示,中東市場比較復雜,語言派系很多。如在阿拉伯市場阿語和英語是通用的,英語的游戲產品同樣有市場。不過在阿拉伯的游戲傳播方式基本上是基于家族形式的,而家族交流的語言主要是阿拉伯語。
對于東南亞及日韓市場,吳軍則認為前者已經趨于飽和,有合適的產品才會考慮這些國家地區。
在談及如果中小團隊考慮出海要避免哪些“雷區”時,吳軍則表示,一,國內的很多游戲團隊習慣堆系統,出海的產品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玩法及創意;二,重度游戲要三思;三,由于文化上的差異,所以游戲的引導方式、界面、玩家習慣及本地化的時候要注意他們的幽默方式。
由于歐美游戲玩家和中國玩家在文化上的起步不一樣,他們更講究創意、探索,而中國玩家接觸的游戲從網游到頁游,更多的是拼運營和數值,同質化比較嚴重,玩的模式也比較固話。歐美玩家則更看重核心玩法,并以此為包裝成各種不同的游戲類型。
最后吳軍表示,隨著內容為王的時代到來,獨立游戲將成為游戲創意的源泉,而炫蹤網絡也更希望看到有創意的獨立游戲,幫助那些愿意把這些好玩的游戲變的更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