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遠程幼兒安防監控切入幼教市場的掌通家園宣布,已于6月份獲得賽伯樂華創、億潤投資、新東方過億元聯合投資。掌通家園兩年四次五億融資的“現象級”事件引發業界的關注,也讓“互聯網+幼教”再次成為業界熱議的對象。
那么,掌通家園為何能夠頻受資本青睞?互聯網+幼教行業存在哪些機遇和挑戰?其未來又會呈現出怎樣的發展趨勢呢?
內外部環境助推掌通家園的發展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家庭消費水平的提高,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以及80、90后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互聯網+幼教行業迎來人口紅利與新一輪的變革機會,千億級別市場前景使得幼教市場成為各大資本“掘金”的另一塊“寶地”。
掌通家園是神州鷹旗下一款連接父母、幼教老師的家園共育互動APP,主要從民辦幼兒園入手打造“互聯網+幼教行業”生態圈。在2015年10月至今這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掌通家園完成了四次不同程度的融資,資金規模達5億元人民幣。

據教育部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我國幼兒園總數為22.37萬所,其中民辦園14.64萬所,整體民辦率達65%,公辦和其他部門辦園不足35%;同年,我國在園總人數為4264.83萬人,其中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達2302.44萬人,占比約54%。
而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移動互聯網主導地位強化。
也就是說,掌通家園的發展除了自身產品模式、技術等優勢外,所處的大環境也為其快速發展提供了條件。
掌通家園融資的背后是剛需巨大的幼教市場,以及資本對幼教領域的普遍看好。拼圖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磊在接受速途教育采訪時表示,“就互聯網+幼教這一領域來說,資本看中的主要是入口和流量。具體來講,這種平臺型的產品會切入大量的幼兒園,進而擁有很多的用戶群體,而由此帶來的流量在未來會有很多的變現空間。”
掌通家園董事長兼CEO葉荏芊在發布會上指出,截至2017年6月,掌通家園已覆蓋全國50666所幼兒園,擁有120萬付費賬號,平均每天新增100家幼兒園,園丁端每天20萬的日活用戶,家長端每天200萬日活用戶。
目前,掌通家園的變現方式是,對B端幼教機構,以成本價交易,對C端家長,主要以視頻變現為主,孩子每學期在校情況的視頻售價為150元。
幼教行業的機遇在于內容和技術的雙輪驅動
據Analysys易觀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互聯網教育市場交易規模達1601億元人民幣,且未來將持續增長。其中,互聯網學前教育市場交易規模達30.4億元人民幣,預計2019年交易規模將達66.9億元。
雖然從多方數據可以看出,互聯網+幼教行業的發展前景相當可觀,但也存在行業痛點。

幼教投資人楊明豪告訴速途教育,目前,互聯網+幼教市場多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做互聯網的不懂幼教行業,幼師、園長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樣,因此由此衍生的產品及服務很難被大規模的使用;另一方面,做幼教的不懂互聯網,傳統的教育行業尤其是幼教行業,以傳統的教學為主,缺乏系統化的平臺,雙方難以達到無縫連接。”
楊明豪認為,互聯網+幼教行業未來的發展機遇在于幼教行業與科技類企業的結合,借助硬件設備,如視頻監控、可穿戴設備以及AI教學等的幫助,來對幼教領域進行有效的布局。
現如今,不少教育企業針對幼兒教育推出家園互動或家園共育APP,希望起到連接的作用,但是,“這種方式持續不了很長時間,通過短信推送的方式,讓家長進入APP查看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可長此以往很難保證家長不會厭煩這種推送方式,以及會一如既往的查看。此外,該領域的部分企業沒有太大的擴張,基本路線及方式走的都相當謹慎,只是解決了視頻上的東西,內容上有待進步。”
對于互聯網+幼教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王磊表示,“內容、技術輸出的公司將會更好的利用互聯網優勢。”
而楊明豪則認為,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這個行業的BAT,且以資本路線的方式占領市場,也會有一部分企業“走向死亡”。
綜合來看,受內部環境及外部環境的影響,互聯網+幼教行業已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競爭也愈發激烈。不管是這一市場的“先入者”,還是“后來者”,如何以最好的姿態切入幼教市場,通過科技創新與優質內容的提供,滿足幼兒園、學生及家長的需求異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