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全球化思潮抬頭、民粹主義風行的國際形勢下,中國的中小企業如何迎風向前、彎道超車?和美國不同,崛起的中國現在正應該順應大歷史潮流,積極擁抱全球化,這其中孕育著中小企業百年不遇的新機會。
反觀亞洲,日本的索尼,韓國的現代在品牌全球化的過程中都經歷了至少百年的時間,中國像華為、聯想這樣的公司品牌出海也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現在隨著中國跨境電商平臺企業的崛起,以互聯網+造船出海,中國的中小企業創立品牌,走向世界有了極大縮短周期的方式。
但中國的中小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還需要在理念上與時俱進,吃透“全球本土化(Glocal)”的內涵,一方面要根植本土,集結、整合優勢資源;另一方面,還要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讓產品滿足國際市場需求,走得更遠。中小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依靠自身力量還顯勢單力薄,應充分利用平臺的集約效應,抱團出海。
市場意識敏銳的企業平臺早已選好戰略高地開始布局,目前,跨境B2B在線交易平臺敦煌網的創始人兼CEO王樹彤首度走出來,為中小企業走出去代言。她說:“數字貿易的大環境讓中小企業‘走出去’的需求日益迫切。作為中國電子商務起步與騰飛的親歷者、見證者、參與者,我愿為這些徘徊中的中小企業‘出謀劃策’,充分利用敦煌網的平臺資源和生態圈優勢,給他們打開通向海外的窗口,也賦予他們出海遠航的技能。中小企業是我國社會經濟中數量最大的企業群體,關注并幫助他們的成長是企業家必須的擔當,這也是我’為中小企業走出去代言’的初衷。”
借勢數字技術,跨境電商轉型升級正當時。目前敦煌網已經實現140多萬家國內供應商在線,4000萬種商品,遍布全球227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萬買家的規模,每小時有10萬買家實時在線采購。為中國中小企業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走向全球市場,開辟了一條全新的國際貿易通道。
貿易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世界貿易近年來已經開始下滑,從未恢復到全球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中國是少數可能扭轉這種局面的大國,近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就是一個強有力的證明。據發改委主任何立峰介紹,一帶一路成果好于預期,先后簽訂了50多份政府間的協議。
未來,一帶一路的潛力還將更大釋放。根據麥肯錫預測,到2050年,“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將會貢獻全球GDP增量的80%左右,發展潛力巨大。敦煌網是目前中國唯一覆蓋全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B2B在線交易平臺,近期敦煌網的創始人兼CEO王樹彤還大范圍推廣了為中小企業走出去代言活動,擊中了中小企業的發展痛點。她認為,未來沒有純粹的電商企業,也沒有純粹的線下實體,而是跨境電商與傳統外貿、線上與線下的高度融合;同時,隨著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轉型,一般貿易線上化,交易服務平臺化也成為未來發展方向。
全球正在掀起一場數字貿易、產業互聯的深遠變革,數字化為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品牌出海提供了機遇和動力。重塑全球價值鏈,大貿交易服務一體化、平臺化即可實現一鍵“買全球、賣全球”。
中國崛起光靠少數這幾個寡頭還不夠,還需要更多發展勢頭良好的獨角獸和中小企業。只有千千萬萬的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是真的好。這就需要借助新技術的力量,尤其是互聯網科技,打造安全優質的平臺,使之產生集約化效應,在規模和效率方面實現最大化,從而形成多贏共生的格局,方能行之久遠,基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