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5月12日爆發的比特幣病毒事件震驚全球,全球66個國家都遭到了這個病毒的網絡攻擊。只有支付高額的贖金才能恢復,否則電腦資料將被永久銷毀。

截至目前,這款勒索病毒已經入侵了全世界120多個國家,其中歐洲、中國和美國成為重災區,中國多所高校遭到攻擊。在這個黑客橫行的互聯網信息時代,只要是聯網的設備,都存在被病毒入侵的危險。
而就在比特幣病毒席卷全球之時,人工智能領域的黑客之戰“全球首次海上極客大賽”也就此打響。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白帽黑客聚集在這里進行同臺競技,上演了一個個腦洞大開的人工智能黑科技秀。
人工智能黑科技入侵
這次比賽涉及了智能出行、智能家居、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等項目,幾乎覆蓋了智能設備的所有領域。本文以共享智能單車、智能家居為例。

智能單車出行便捷?黑客:個人信息盡在我手
如今存在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以智能出行的名義,借助資本的力量,已然進入一個野蠻生長期,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下,安全問題成了共享單車的重要評判標準之一。
來自上海的女黑客“tyy”,就在Geekpwn現場挑戰了四款共享單車:小鳴、永安行、享騎和百拜。
因為法律法規的問題,共享自行車并沒有搬到現場的場地上。評委事前在手機中下載了上述四個公司的App,并且已經使用過,賬戶中也存在著余額。
“tyy”在整個的攻擊過程中,一是沒有接觸手機,二是也不知目標用戶的賬戶與密碼信息。然而當評委在現場接連打開四款App的同時,“tyy”選手也很快獲取了各個賬號中的用戶信息,包括行程和余額等具體操作細節。
而通過視頻,“tyy”連線了遠在上海的助手,同步了攻擊后獲得的信息,上海助手的手機APP中馬上顯示了評委手機中的行程和余額,并能夠在上海打開共享單車,實現了人在香港之外的公海上,但賬戶卻能解鎖上海的單車。那么數以百萬計的共享智能單車所積累下來的龐大用戶群,他們的實名制用戶信息、定位等隱私問題該怎么解決呢?
智能家居生活便捷?黑客:遠程控制隨意開鎖
智能家居在生活上的智能便捷也為黑客們打開了一扇掌控你生活的門。來自百度安全實驗室的兩位白帽黑客謝海闊、黃正就在無需任何物理接觸的情況下,利用門鎖通信協議漏洞成功在遠程秒開“果加智能門鎖”,獲得所有開鎖密碼。引人注意的是,果加智能門鎖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智能鎖品牌,被大量公寓使用,其在京東公布的用戶數量就已超過100萬人。

除此之外,來自看雪智能硬件小組的選手們通過智能門鈴與云端的通訊協議漏洞,不僅使智能門鈴響起了“怪聲”,還跨公網接管了一系列智能家居設備,對智能家居
“一網打盡”。選手稱:“不管在世界的哪個角落,給我一根網線,就可以控制所有連接到他云平臺的智能設備。”
目前智能家居設備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而門鎖更是關乎生命財產的安全問題,如果它的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證,用戶的財產及生命安全都將受到不法分子的威脅。
未來人人都有可能是人工智能“黑客”
正如上文所說,人工智能產業已經覆蓋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如無人駕駛、人臉識別、金融貿易、語音翻譯等。但智能AI技術的飛速發展也暴露出了諸多潛在的缺點與不足。
人工智能已經漸漸地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它正在一點一點加深自己的比重,尤其是現在已經比較成熟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已經用于地圖導航、公共安全、軍事情報等多個領域。
人工智能有一個概念,叫“深度學習”,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做出準確無誤的判斷,都是通過大量樣本深度學習來得出結論。
那么,假設人工智能通過黑客的“攻擊樣本”,經過深度學習得出的,就是“錯誤的行為”。這與黑客挖漏洞的過程是極其相似的——生成大量的樣本,交給軟件,改變數據流程,最后導致一個錯誤的決策。那么黑客通過離線模擬產生的AI攻擊樣本,就有可能給人工智能帶來錯誤的決策和行為。

就像是微軟的聊天機器人——Tay上線不到一天的時間內,其語言中就臟話不斷、并充滿了種族主義。因為它通過網絡的學習,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人跟人之間交流溝通的方式。
還有像波士頓動力在訓練機器狗時,用腳踹的方式,讓它學習維持平衡的能力,但如果這個機器人覺得踹一腳或是給別人一拳是正常的呢?
某位業內人士稱,“到了人工智能時代,人人都可能成為黑客”。正如Tay被污染的過程中,扮演污染源的人類是不需要會寫代碼。
金融行業或將成為人工智能顛覆的第一個領域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識別,用戶畫像等重要技術都取得突破性進展,各個行業正在面臨或即將面臨根本上的產業升級和改造。
正如無人駕駛對于汽車行業的革命一樣,人工智能也對金融行業的影響也將是深刻,全面,顛覆的。投資顧問在財富管理中的角色,與客戶之間的關系,甚至財富管理公司運營的模式都將發生重大變化。

京東金融首席執行官陳生強表示:“未來真正核心的地方,實際是在人工智能方面,可以幫我們去實現比你更懂你。”
人工智能正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給整個金融行業帶來深度變革,而隨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不斷應用,毋庸置疑將會持續提升金融服務體驗,改變金融用戶的消費方式。金融科技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強大的能力,幫助金融機構做一些以往做不了的或者做起來成本很高的業務,提升大眾金融服務的可得性。

在投資選擇上,人工智能也將利用強大的算力和復雜的算法,為人類提供更好的分析,幫助人類做投資判斷。
例如,第一個以人工智能驅動的基金Rebellion就預測到了2008年美國股市崩盤和2010年的希臘破產。人工智能公司Kensho通過大數據和深度學習可以在幾十秒內得出一個華爾街分析師團隊一星期得出的復雜金融問題的答案。而這種算力也將使客戶受益,擁有更強大的辨別和判斷投資顧問的能力。
李開復曾在某次發布會上表示,人工智能顛覆的第一個領域必將是金融領域。金融業擁有海量的數據,數據就是資源,銀行里面的很多業務可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和提升,整個金融行業還有更多更大的機會。

從以上我們不難看出,人工智能的深度普及,一方面給用戶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但同時也讓黑客掌控了你的一切信息,但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進步,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這些人工智能技術對我們的影響必然是深淵而重大的。
或許就像霍金說的那樣:“人工智能的發展能給人們帶來積極的益處,但如果發展不當的話,人工智能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