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琦,華住酒店集團(漢庭酒店)創始人兼董事長,是中國連續創業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他作為創始CEO連續創辦“攜程旅行網”、“如家快捷酒店”和“華住酒店集團”,并先后在美國上市。
他,從攜程起家,卻中途離開,做起酒店生意。在他眼里,比起攜程,華住才是他窮盡畢生所求之事。季琦因攜程而機緣巧合做了如家,2005年又創立漢庭。下個路口轉向哪里,對他來講一直都很堅定,他主張的“慢擴張”精神也讓漢庭一步一步走向更大的市場。
漢庭酒店的誕生
說到季琦創立的漢庭,就又不得不提如家。
最初,季琦還在攜程任職之時,因“攜程四君子”的吸金組合吸引不少海外投資,為剛起步的攜程奠定了堅實的融資基礎。不安于現狀的季琦又看到預訂平臺中酒店市場的空缺,于是憑借攜程的訂房網絡和融資能力獨自創立了如家酒店,并很快創下15%-20%的盈利能力。
就在季琦將“如家”連鎖酒店的生意做得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又選擇離去。其中原因不必深究,但那時的季琦,并沒有氣餒和放棄,依舊不忘初心,繼續張羅自己的酒店生意,也就有了后來的漢庭。
2005年,那是季琦離開如家的那年,也是創立漢庭的那年。當時國內的酒店市場,還未飽和。業內早一步起來的如家和錦江之星,開始加快連鎖的步伐,在重點城市建立幾十家門店,形成網絡,擴大品牌認知。
也是這一年,七天連鎖酒店誕生,如家、錦江之星等酒店在一線城市的競爭也愈演愈烈。雖然有著在攜程、如家的創業經驗,但是重新白手起家,對于季琦而言,難度也是不容小覷的。那時的季琦,幾乎注入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對于季琦而言,對漢庭孤注一擲,是一次選擇,也找到了全新的自己。
一心趕超的擴張、并購
漢庭,對于季琦而言,是一次新的開始。在2007年中和2008年底,漢庭宣布獲得8500萬和5500萬的融資。
當時,國內形成了如家、錦江之星、7天、漢庭四雄割據的格局。那時候的季琦很是著急。他的目標就是把漢庭做成世界級規模的公司,而實現的愿景就是要把企業迅速做大,為此定下里“千店計劃”。
焦慮的他開始盲目地擴張,只顧規模,不顧商業規律,跑馬圈地,盲目地收購小的連鎖酒店,著重加力在加盟店的擴張上,并瘋狂進入到一些三四線城市。
據了解,2011年漢庭的全年營收總額為22.5億元,同比增加29.4%。全年新增門店201家,加盟店比例近一步提升。具體看來,在Q1、Q2階段,漢庭的直營店和加盟店的開店數量,雖然都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但從年底的數字可以看出來,全部籌備的直營店為93家,僅比去年增加24家。但加盟店的籌備比上年同期增加一倍,占總籌備總數的66.5%,不難看出加盟店已經成為漢庭的主要擴張動力。
但凡事急于求成,都往往得不到好的結果。很快,公司的資金鏈端和加盟商開始頻爆問題。旗下開始出現加盟商聯合抵制的丑聞,暗指華住全然不顧加盟商的利益,暗中剝削的新聞一時間開始鬧得沸沸揚揚。
與此同時,業界的質疑聲同樣存在。像漢庭這樣的經濟型酒店本身經營壓力很大,大量收購后帶來的高出租率的維護費用是不可持續的,長期的高出租率帶來設施損耗,設施會在兩三年就需要換,如果不換,服務就跟不上,這樣的大規模投入會帶來營運成本的進一步壓力,這是一個典型的泡沫。
那時候,季琦才意識到自己的決策有方向性的錯誤。他痛定思痛,開始對漢庭重新進行布局規整。
在經濟型酒店的基礎上,進而細分經濟型連鎖酒店市場,開設“漢庭酒店”、“漢庭快捷”“漢庭客棧”三大產品,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要求,同時還建立完善的會員網絡、網上銷售等服務。
同時,華住還舍棄了星級酒店豪華設施、豪華大堂、餐飲服務等,僅保留住宿為核心功能,并找到了每晚200元左右的價格空檔,同時在運營層選擇連鎖模式,更加容易確立品牌認知,也是這時候,季琦開始注意到酒店品牌認知度的重要性。
短租熱潮來襲,酒店行業遇冷
商場如戰場。2012年,國內開始掀起在線短租的熱潮,一時間成為眾多旅客、追捧的“香餑餑”。當時,小豬短租、螞蟻短租打著“輕旅行”、“居住自由”的口號吸引了相當多的年輕群體。
相比酒店,短租平臺不僅更加方便簡單,而且非常貼合現代人的生活,是在傳播一種文化。那時候,短租市場非常火熱,可接納客源渠道也更多,在升值潛力上,短租明顯高過酒店,也爭得投資人的重金追捧。
注重打造品牌的漢庭對比帶著現代生活寫意的短租平臺,顯得過于厚重和呆板,一時之間,酒店行業受到沖擊,失去了大量客源。吸取教訓的季琦,并沒有慌了神,而是開始想對策度過難關。
首先,品牌是用來區分用戶的,這是不能丟的。品牌和連鎖效應給予客戶的是一種信
任和承諾,對比美國的酒店行業,中國酒店的連鎖化程度也只有1/6,可以看出來這是中國市場的空缺。當然,品牌的建立依舊是一個長期且需要堅持的過程,所以季琦明白,要做品牌急不得,要有耐心。
其次,新興的短租平臺,對房東、房源等問題尚未經過嚴格的審查認證,仍存在不少漏洞和弊端,這些都會成為后續的隱患。相比較短租式公寓,本地式酒店信譽度高、客服保障更加全面,熟悉服務行業的人都知道,吸引客戶的無非就是口碑和信譽。
不過,短租平臺的流行也提醒了季琦,現代酒店的住宿風格過于乏味,有點不上潮流了,這也要求傳統酒店需要做改變。之后,漢庭開始規整住宿的房間風格、也設置了針對不同人群的特色酒店和主題酒店,同時還開始注重酒店公共區域的建設,營造
溫馨、舒適的氛圍。
直到2010年3月,漢庭連鎖酒店集團融資5000萬美元,向美國證監會遞交IPO申請書,登陸納斯達克上市,這一次上市,季琦也真正地實現了自己“酒店人”的轉型。
華住今后的方向
對于季琦的創業經歷,不少人會發問,華住上市后,是否又會離開華住,轉向另外一個新的領域。面對疑問,季琦非常堅定,要繼續以一個“酒店人”的身份,做他的酒店事業。
面對漢庭,他不會放棄品牌建設,更不怕市場上突如其來的挑戰。接下來,華住要做的就是不斷加碼中高端酒店布局,也將重啟旗下中高檔酒店的代表品牌漫心,極力開拓中高檔酒店,專注于做品牌、質量這一件事上。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季琦同樣認可,自己的性格是“開拓性的”,“敢冒險”,“有號召力”,“有激情”,總之“適合創業”。現在,仍能在酒店行業看到他的身影,而接下來,他要帶領華住走向的是百年老店的這條路。